翟展艺 赵 冲 李海明 李春苗 年立全 李宁宁
肺癌早期缺乏特异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发现时都已较晚。根据调查显示,非小细胞肺癌总的5 年生存率最高在15%左右,但是早期非小细胞肺癌5年生存率高达80%[1]。因此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率,关键在于肺癌早期的诊断。肺癌诊断的金标准是组织病理学和细胞病理学检查,其具有特异性高的特点,缺点是对患者身体具有创伤性,部分患者无法接受。而肺部组织活检的结果判定也极其复杂,临床存在由于在活检取材过程中未取到病变组织而误诊的情况,并且其结果的判定也取决于判读结果的病理医生,因此活检结果也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医学影像学近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考虑到其检查的价格高昂性与结果判读的不确定性,并不适合作为早期筛查的方法进行大范围推广。而肺癌患者的血清学变化往往先于临床影像学变化,其特性为虽然正常或良性病变者有几率升高,但早期无症状癌变患者的升高比起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更能引起检测者的注意[2]。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肿瘤标志物和自身免疫抗体对早期肺癌的诊断均有提示作用。肿瘤在生长过程中,会自发产生或刺激宿主产生一类在正常组织内含量低下或不存在的物质,我们称其为肿瘤标志物。通过检测人群血清中肿瘤标志物可进一步提高肺癌的检出率,对诊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研究拟针对3种肿瘤标志物(CYFRA21-1、CEA和SCC)和3种自身抗体(p53、CAGE和PGP9.5)的联合检测方法在肺癌临床诊断中的价值进行探讨,为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和自身免疫抗体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病例来自我院于2016年至2019年的住院患者,均经过病理确诊。非小细胞肺癌组82人,男性49人、女性33人,平均年龄为(63.55±9.21)岁,中位年龄64岁(年龄<60岁29例,占35.7%),均经病理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病理类型中腺癌患者有42例(51.4%)、鱗癌患者为34例(41.4%)、大细胞肺癌有1 例(1.2%)、其他类型(腺鳞癌或鳞腺癌)为5例(6.1%);有吸烟史的39例,占比47.6%;Ⅰ、Ⅱ期肺癌患者31例(37.8%)、Ⅲ、Ⅳ期肺癌患者51例(62.2%)。对照组包括肺部良性组和健康体检组,良性对照组32人,健康体检组50人。
1.2.1 纳入标准 非小细胞肺癌组:①年龄18~83岁;②完全排除其它器官系统恶性肿瘤;③经病理学检测(组织病理或细胞病理),确诊为肺癌,并且明确组织分型[3]及TNM分期[4]。
肺部良性组:①年龄18~83岁;②影像学检查完全排除其它器官系统恶性肿瘤;③经胸部CT及其他相关辅助检测,确诊为其他肺部良性疾病,同时排除肺部恶性肿瘤。
健康人群入组标准:①年龄18~83岁;②影像学检查完全排除其它器官系统恶性肿瘤;③胸部CT检查无异常,排除肺部恶性肿瘤及其他良性疾病。
1.2.2 排除标准 标本溶血致使血清检测无法进行的;病历病史混乱,诊断不明确的;已经进行人为干预致使目标标记物含量丧失检测意义的。
抽取晨起空腹静脉血3 ml,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CEA、SSC和CYFRA21-1进行测定,试剂盒由德国罗氏公司提供;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p53、CAGE和PGP9.5进行测定,试剂盒由上海晶抗生物科技公司生产提供。正常参考值范围:肿瘤标志物:CYFRA21-1 0~3.3 ng/ml,CEA 0~5 μg/l,SCC 0~1.5 ng/ml;p53:13.1 U/ml、PGP9.5:11.1 U/ml、CAGE:7.2 U/ml。
1.4.1 阴性判定 如果样本所有自身抗体检验结果低于阳性判断值,那么诊断为“阴性”。 如果样本所有肿瘤标志物检验结果低于阳性判断值,那么诊断为“阴性”。
1.4.2 阳性判定 如果任何一个自身抗体的检验结果高于其阳性判断值,那么诊断为“阳性”。 如果任何一个肿瘤标志物的检验结果高于其阳性判断值,那么诊断为“阳性”。
非小细胞肺癌组检测自身抗体的阳性率为82.9%(68/8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7.1%(14/82),经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1.122,P<0.01)。
非小细胞肺组自身抗体的测定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2 各组自身抗体检测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组检测肿瘤标志物阳性率为54.9%(45/8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5%(15/82),经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3.654,P<0.01)。
非小细胞肺组肿瘤标志物的测定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经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各组肿瘤标志物阳性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组中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84.2%(69/82),即联合检测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的敏感性为84.2%,高于单用自身抗体检测的82.9%及单用肿瘤标志物检测的54.7%;对照组中联合检测的阴性率为74.3%(61/82),即联合检测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的特异性性为74.3%,高于单用自身抗体检测的72.8%,低于单用肿瘤标志物检测的81.4%,且联合检测阴性预测值高达91.2%。见表3。
表3 自身抗体、肿瘤标志物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的临床诊断价值/%
近年来,针对肺癌的治疗方法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5年生存率仍然仅为18%[5],所以对肺癌的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才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P53基因是转录因子组成部分,属于抑癌基因的一种。P53编码翻译的蛋白质起着调节细胞周期的重要作用,同时它监视着细胞,避免细胞的异常发生而导致的癌变。在诸多癌症中,P53基因或蛋白的失效可导致细胞周期失控,而这是癌症产生的关键步骤。CAGE为肿瘤相关抗原基因,对于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PGP9.5在正常的组织中完全检测不出,而有一半以上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有大量的PGP9.5进行表达。
CYFRA21-1是细胞蛋白19的可溶性片段,有研究指出[6-10]CYFRA21-1不仅对鳞癌的早期诊断有着很好的评价效果,对所有的非小细胞肺癌都有着出色的提示作用。其原理在于,由于肿瘤生长旺盛,机体的营养供应往往跟不上肿瘤组织的巨量消耗,导致大量癌细胞死亡裂解,使得CYFRA21-1溶解入血从而得到检测。CEA即癌胚抗原,在胚胎组织中高度表达,而成人正常组织中无法得到检测的酸性糖蛋白。以前CEA主要作为结肠癌和直肠癌早期诊断的特异标志物。CEA 的检测可增加肺癌早期的检出率最高 87%[11],并且有着58%的肿瘤复发预测值[12]。SCC 是一种从子宫颈鳞状细胞而来的抗原 TA4 的亚成分,分为酸性和中性两个亚组,恶性肿瘤细胞可见酸性组分。肺富含鳞状细胞,发生恶性肿瘤时,SCC 将高度表达,但部分肺部良性病变和皮肤病变也可引起小幅升高。经查阅资料,SCC在鳞癌中的检测率相当显著,最高可达60%[13]。
本实验中可以看出,在以往的肺癌早期诊断中单独对肿瘤标志物或自身抗体的检测对肺癌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达不到对二者联合检测的程度,并且单独检测的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不理想。说明在对肺癌的早期诊断中,二者的同时检测能够更好地提高肺癌的检出率。由于同时检测的阴性预测值高达91.2%,所以二者同时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则可以基本排除肺癌的可能性。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联合检测的灵敏度提高,但特异度并不理想。只有不断优化检测的组合,才能更好地提高临床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