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纤颤患者中的效果及SDS、SAS评分分析

2021-10-09 07:38杨援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年14期
关键词:性心理房颤依从性

杨援冰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福建 莆田 351100)

慢性心力衰竭和房颤均属于心血管疾病,均对患者身体健康有严重影响,二者若合并存在,则会使患者出现失眠、乏力心悸、气短等症状表现,随着病情发展,还会出现呼吸困难、咳血等严重结果,最终危及患者生命[1]。临床虽然可以采取强心、扩张血管、利尿、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治疗,但患者依然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影响到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从而使治疗效果大打折扣。对此,本文试观察应用心理护理后患者依从性、SDS评分和SAS评分发生的变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70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以便利抽样法分组,对照组35例,研究组35例。

入选标准:(1)与慢性心力衰竭、房颤的诊断标准相符[2];(2)心功能为II-III级;(3)患者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且本研究得到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排除标准:(1)合并有急性心力衰竭等其他心血管疾病;(2)脑、肺、肝、肾功能异常;(3)因精神疾病、依从性差等原因无法配合完成研究者或中途退出研究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行常规护理:监测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患者病情,给予用药指导,并通过健康宣教告知患者注意事项。

1.2.2 研究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行心理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健康宣教:借助播放视频、发放手册、微信推送消息等方式向患者详解慢性心力衰竭及房颤的疾病相关知识,使患者了解疾病的病因、治疗护理方法、注意事项,一方面使其可以冷静对待疾病,更加积极配合临床工作,一方面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

(2)借助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等工具评估患者心理状态,结合患者文化程度、性格特点、职业类别等要素开展针对性疏导,结合健康宣教,缓解患者的负性心理[3]。

(3)组织召开病友互助会,使患者之间得以交流自身心路历程,进而达到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提高患者自信的目的。

(4)音乐干预:为患者播放舒缓音乐,指导其冥想放松,以改善其消极心态。

1.3 观察指标

1.3.1 护理前后的SDS评分、SAS评分 抑郁情绪、焦虑情绪的轻重由患者使用SDS量表、SAS量表进行自评,两个量表各有描述了20种症状的20个条目,采用四级评分法(从轻到重分别计1-4分),20个条目的评分总和×1.25,取整,所得标准分即为最终的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评分越高,患者的抑郁程度、焦虑程度越严重[4-5]。

1.3.2 患者依从性 能够完全配合完成医嘱的要求为“依从性良好”,基本上能够配合完成医嘱的要求为“依从性一般”,完全无法配合完成医嘱的要求为“依从性较差”,依从性良好、依从性一般患者例数之和在总患者例数中所占百分比即为依从率[6]。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均使用软件SPSS19.0,计数资料、计量资料表现形式分别为n(%)和±s,检验分别使用χ2和t值。若P<0.05,则组间对比有显著性差异。

2 结 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统计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对比[n(%)/±s]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对比[n(%)/±s]

组别研究组对照组χ2/t值P值例数(n)35 35男女19(54.29)17(48.57)16(45.71)18(51.43)0.229 0.632平均年龄(岁)79.52±13.23 79.56±13.20 0.013 0.990病程(年)9.86±2.44 9.82±2.48 0.068 0.946

2.2 两组患者依从率比较

研究组的患者依从率(97.14%)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依从率的对比[n(%)]

2.3 两组护理前后的SAS评分、SDS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的SAS评分、SDS评分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SAS评分、SDS评分均较护理前有所降低,且研究组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的对比(x±s,分)

3 讨 论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大多病程漫长,病情反复发作,患者处于严重负性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较低,为了避免病情的继续加重,保障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临床需要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常规护理主要针对患者生理功能进行干预,措施简单、被动,患者虽然病情有所改善,但依从性与负性心理问题没有得到显著改善,因此恢复效果较为一般[7]。若能辅以心理护理,则能对其依从性和负性心理都产生显著的改善效果,进而使其恢复效果显著提高。本文中研究组便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行了心理护理,先是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和自护能力,又为患者采取了个性化心理疏导,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负性情绪,此外还通过音乐疗法和病友间的交流对患者负性情绪进行了进一步的改善,故可以对患者依从性和负性情绪产生最大程度的积极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患者依从率(97.14%)高于对照组(80.00%),护理后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林钰烨[8]研究中研究组低于常规组的SAS评分、SDS评分有一致的趋势,故可证明以上论点的真实可靠。

心理护理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可以对其SAS、SDS评分及依从性均产生积极影响,临床应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性心理房颤依从性
心理护理对肿瘤介入治疗患者生存质量及负性心理状态的影响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药学服务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脂肪酸与心房颤动相关性研究进展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房颤别不当回事儿
预防房颤有九“招”
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性心理
浅谈青少年性心理网络色情问题凌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