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练兵备战热情问题研究综述

2021-10-08 02:13田润泽
中国军转民·下半月 2021年7期
关键词:研究综述热情激发

摘要:激发练兵备战热情是军队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系统任务,也是国内外学者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在相关概念、行为表现、影响因素、方法途径、历史经验等方面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为开展激发练兵备战热情问题研究提供了广泛的文献资源。但总体而言,一些具体问题的研究领域不够系统深入,亟待进一步深化研究。

关键词:激发;练兵备战;热情;研究综述

习主席强调,“要尊重官兵主体地位,发扬军事民主,鼓励创新创造,把广大官兵练兵热情激发出来、练兵智慧凝聚起来[1]。”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大国博弈更加激烈,要在军事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抓练思想、练作风、练技术与练战法的深度融合,这就对军事训练这个中心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练兵备战热情直接关系到军事训练的质量和作战能力的提高,而我军长期处于相对和平时期的现状没有变,部分官兵练兵备战热情低甚至无热情的现象,与我军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国际形势的发展、技术装备的更新等要求不相适应。因此,发挥好政治工作的服务保证作用,激发练兵备战热情,提高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就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关于工作热情的相关研究

(一)工作热情的内外表现

Gubman提出热情的员工在行为上表现出5个特征:相对外向、有追求和目标、能较好处理人际关系、面对不同工作能随机应变和更喜欢新鲜的事[2]。苗元江等认为工作热情的人还具有正面思考的能力,不会在遇到困难时消极退缩;他们愿意主动承担工作,且愿意做分外之事;他们希望感染和影响他人,让周围的人都变得更好[3]。而李勇认为官兵练兵备战内动力不足的主要表现有:有当兵训练的姿态,但缺少上战场打仗的心态;认同当兵打仗的道理,但缺乏“我要上战场”的心理;有投身训练的愿望,但缺乏刻苦训练的热情[4]。

(二)工作热情的影响因素

Gubman提出了工作热情的方程式:工作热情=适才适所的工作×正面的工作环境×员工的自我激发。有研究发现个体对工作环境中的事件、目标和情境等特定背景的评价是工作热情产生的重要影响因素[5]。江瑞芳认为产生职业倦怠主要有“个人认识偏差,自我价值感降低;工作压力大,心理负担重;考核机制不健全,不利于调动积极性”3个影响因素[6]。张振声等认为“生理衰竭、情绪的耗竭感、人格的解体、较低的成就感”是影响公安民警工作热情的4种典型因素[7]。

(三)激发工作热情的方法途径

苗元江等认为可以从“适才适用、提升自我竞争力、融入组织文化”3方面入手,做到员工的自我努力与人文关怀和制度管理的和谐运行。涂玉龙认为领导者应从“建立授权参与计划;建立员工自信心;建立公平的奖励和晋升制度;适时扩大、丰富工作内容或进行工作轮换;重视员工职业发展规划;重视员工关系管理”6方面着手提升工作热情[8]。张艳艳总结了激发工作热情的20种非经济手段:自我激励、个人业务承诺计划、组建临时团队、生存竞争、新陈代谢机制、分组竞争机制、引入外来竞争、鼓励“非法行动”、给与自由发挥的空间、培训机会、岗位轮换、畅顺的事业发展渠道、减少审批程序、员工参与决策、荣誉激励、危机教育、双向沟通、变惩罚为激励、亲情关怀、变消极管理为积极管理[9]。

练兵备战是当前官兵的主要工作,练兵备战热情属于工作热情的一种。通过对工作热情相关研究的梳理,除个别具体行业外,主要集中于政企单位的研究中。国内外学者主要从工作者生理、心理、认知、物质和精神需求、外部环境和制度机制等方面,对工作热情的内外表现、影响因素和激发的方法途径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

二、关于练兵备战热情的相关研究

(一)练兵备战热情的影响因素

宋歌等认为练兵动力的持久性来自思想牵动的稳固性、利益驱动的激励性、组训施训的科学性、浓厚氛围的感染性[10]。李勇认为练兵备战内动力不足既有长期和平环境的影响,又与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有关;既有政策机制不配套不合理不科学,激励手段单一乏力的原因,也有官兵自身觉悟素质的因素。蒋天山认为奉行“唯精兵论”会导致在军事训练中出现“马太效应”[11]。陈凯调研发现边防干部的五因素需要从高至低依次为家庭生活、发展前途、学习培训、守防环境、权益保障[12]。

(二)激发练兵备战热情的方法途径

于国锋等认为要搞好职能教育、弘扬优良传统、发扬军事民主、开展评比竞赛、建立问责机制、真心关爱解难[13]。刘建斌等认为应打牢思想根基、营造练兵氛围、贯彻以人为本、解决实际问题[14]。王向丽认为要及时了解和准确掌握官兵的心理状况、不断提高官兵自我调控能力、坚持解决问题为重[15]。吴合春总结了训练中思想政治工作的10法:教育引导、目标激励、评比竞赛、典型示范、形象感召、民主练兵、个别疏导、官兵互教、奖惩激励、生活调节[16]。

(三)我军激发练兵备战热情的历史经验

较典型的有革命战争时期的“三大运动”、20世纪60年代大练兵运动中的郭兴福教学法和90年代科技大练兵。何立波总结,重视“两个结合”(与本单位的作战和工作任务相结合,与本职工作相结合);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论功行赏,赏罚分明的“立功运动”成为我军政治工作的一個创举,使部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17]。潘云成总结,以尊干爱兵、团结互助为核心内容,实行思想、技术、生活互助的“王克勤运动”的普遍开展,密切了部队内部官兵的思想感情和联系,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18]。涂首龙等总结,以“诉苦”“三查”为中心内容的新式整军运动,通过“整顿思想、整顿组织、整顿作风”,广泛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组织“官教兵、兵教官、兵教兵”的群众性练兵运动,使我军的政治素质和军事素质出现质的飞跃[19]。《解放军报》将郭兴福教学法归纳为8条经验:摸清底细,因人施教;分清层次,由简到繁;归纳要领,多做样子;情况诱导,正误对比;重点提问,反复练习;民主教学,运用骨干;评比竞赛,广树标兵;宣传鼓动,做思想工作[20]。陈赋斌认为郭兴福教学法的本质核心是“练为战”,基本经验是“方法灵活”,主要特点是“群众性练兵”,永恒主题是“创新发展”[21]。赵长明等认为实施“科技兴训”战略要搞好宣传教育,充分发动群众;精选训练内容,构建充满高技术的训练内容体系;采用高技术训练方法;增大投入,创造高技术训练环境[22]。韩洪泉总结,“训战一致,与时发展;军政同步,整训结合;群众练兵,干部带头 ;博采兼收,开拓创新”是我军单兵训练的主要特点及经验[23]。王光英认为,历史上我军之所以能够很好地激发出官兵的练兵动力,主要是在利益原则下发挥了爱、恨、荣誉的作用。爱是练兵动力的力量源;恨是练兵动力的推进剂;荣誉是练兵动力的倍增器。这就启示我们可从使命的牵引、利益的激励、忧患的驱动、激情的迸发方面来激发官兵的练兵动力[24]。

(四)外军激发练兵备战热情的经验做法

尹东升总结了外军思想教育10法:课堂灌输、媒体宣传、宗教服务、培训学习、典型示范、环境熏陶、寓教于乐、社会教育、精神鼓励、物质激励[25]。郑刚总结,美军从“提高物质待遇、解决家庭生活困难、加大社会保障力度、保障人身安全”满足官兵生存需要;从“增强团队意识、做好家属工作、营造爱兵拥军氛围”满足官兵相互关系需要;从“开展精神教育、精神激励”培养和激发官兵荣誉感,满足官兵成长发展需要[26]。李不难认为美军特别注重利用军事文化培育和激发官兵士气,利用影视,以英雄主义培育士气;渲染“威胁”,以危机意识激励士气;美化行动,以崇高的道德感激发士气;塑造典型,以榜样的力量鼓舞士气;尊重个体,以“零伤亡”理念增强士气[27]。

通过对练兵备战热情相关研究的梳理发现,学者们提出了许多富有见地的学术观点和思想,但目前的研究仍有4方面不足:一是仅零碎地提到激发练兵备战热情的重要性,以及较笼统的建议;二是相比于政企单位,对“热情”这一概念的研究明显少于“动力”;三是总结历史经验和对外军的研究虽较多,但结合发展并创新运用到现阶段的较少,关注生理和心理调节、新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较少;四是理论性、系统性、针对性的深入研究较少,更缺乏对一线官兵的深入调研。

三、对已有研究的评述和思考

综观学界现有的研究成果,对工作热情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政企等单位关注的重要领域:既有丰富的理论支撑,又有各行各业的实践探索;既有质性分析,又有量化调研和数据分析;研究起步时间较早,且一直持续至今,研究的方法、内容的侧重点和切入点也全面多样。相比于对工作热情的研究,军内外对练兵备战热情的状况分析和激发的方法途径虽较为丰富,但这两方面的研究时间较早,对当前练兵备战热情的理论分析、实证研究、现状分析的探索还较为薄弱,更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

当前对练兵备战热情相关研究的不足主要有4方面:第一,在研究对象上,以往虽有对激发官兵各种动力的研究,但涉及激发练兵备战热情的研究较少;第二,在研究内容上,现有研究对练兵备战热情的相关理论、价值功能、影响因素、生成模式等方面的梳理分析并不清晰,且只考虑了整体,忽略了官兵个体性,缺乏较为全面系统和适时创新的有效方法策略;第三,在研究方法上,大多单独地采用质性的方法来研究,很少使用到量化调研等方法;第四,在研究时间上,现有研究大多时间较早,缺乏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下的深入研究。

针对这些情况,我们需要基于已有的研究,结合质性和量化共同探究当前官兵练兵备战热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具体做法有4方面:第一,系统梳理总结,做好理论支撑;第二,通过发放问卷、实地考察等方式调查练兵备战热情现状,为研究提供现实依据;第三,结合调研结果,对表现典型的官兵进行深入访谈,探讨影响因素及产生差异的原因;第四,通过质性和量化分析,吸收借鉴多方意见建议和有效经验做法,提出具有系统性、时代性、创新性、可行性的方法途径。总的来说,希望通过进一步的研究,为我军的发展和官兵的职业成长提供帮助,更好地服务于练兵备战。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央军委军事训练会议上强调全面加强实战化军事训练全面提高训练水平和打赢能力[N].解放军报,2020-11-26(1).

[2]Gubman.Form Engagement to passion for work:The search for the missing person[J].Human Resource Planning,2004,27(3):42-46.

[3]苗元江,吴叔,梁小玲.工作热情研究概述[J].企业活力,2012(1):92-96.

[4]李勇.围绕强军目标激发练兵备战内动力[J].政工学刊,2014(5):21-22.

[5]ShragaO,Shirom A.The construct validity of vigor and its antecedents:A q u a l i t a t i v e s t u d y [ J ] . H u m a n Relations,2009,62(2):271-291.

[6]江瑞芳.克服职业倦怠 保持工作热情——关于高校学院办公室工作人员职业倦怠现象的探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47-48.

[7]張振声,徐永红.中国警察职业倦怠问题解析[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4(3):130-134.

[8]涂玉龙.组织自尊:重燃员工的工作热情与动力[J].领导科学,2019(2):84-86.

[9]张艳艳.激发员工工作热情的二十种非经济手段[J].人才资源开发,2008(2):92-93.

[10]宋歌,梅殿一.坚持战斗力标准 持久激发练兵动力[J].政工学刊,2015(2):14-15.

[11]蒋天山.不让一个战斗力链条松动[J].政工学刊,2015(12):72.

[12]陈凯.我军边防干部激励机制研究[D].长沙: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

[13]于国锋,尚尔琛.激发官兵持久练兵动力[J].政工学刊,2010(5):69.

[14]刘建斌,李全林,金凯.激发练兵动力应注重抓“四力”[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1,24(3):126-127.

[15]王向丽.切实加强强军兴军实践中的心理服务工作[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16,17(2):72-74.

[16]吴合春.训练中思想政治工作十法[J].政工学刊,1996(10):36-37.

[17]何立波.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军队的“立功运动”[J].检察风云,2017(16):78-80.

[18]潘云成.论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激励方式[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30(6):66-69.

[19]涂首龙,姬宏斌,李诗华.向毛泽东学习战争设计[N].解放军报,2020-12-29(7).

[20]王义明.“郭兴福教学法”要点解读[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8(S2):159-162.

[21]陈赋斌.郭兴福教学法的回顾与思考[J].军事历史,2012(4):36-40.

[22]赵长明,满强.“科技兴训”是知识经济时代我军军事训练发展的必由之路[J].继续教育,1999(2):42-44.

[23]韩洪泉.我军单兵训练的历史考察[J].中国军事教育,2015(6):53-57.

[24]王光英.我军激发官兵练兵动力的历史经验及启示[J].学理论,2011(24):55-56.

[25]尹东升.外军思想教育10法[J].政工学刊,2004(10):58-59.

[26]郑刚.动力心理学视野下的美军战斗精神培育[J].国防科技,2007(2):77-80.

[27]李不难.美军利用军事文化培育官兵士气的实践及效能分析[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3,26(3):51-53.(作者简介:田润泽,国防大学政治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研究综述热情激发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文献综述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英语虚拟语气的认知研究综述
激发中职学校旅游酒店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探
关于重游意愿的研究综述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培养想象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热情的小山羊
你有没有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