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的“互联网 + 援外培训”

2021-10-08 00:17李坤益
在线学习 2021年9期
关键词:课程模式在线教育

后疫情时代外国官员来华不便,在难以“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情况下,传统的线下援外培训项目暂停。在疫情与“互联网+”背景下,我国顺应形势,科学应变,启动了线上援外培训。这种“互联网+援外培训”新模式目前还处于探索初期,我们应该结合后疫情时代特点,迎接挑战,借助“互联网+”的优势,提升管理效率、创新课程形式,提高援外培训质量和效果,提升受援国“造血能力”,为分享中国经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贡献。

关键词 援外培训 线上培训 在线教育 时空分离 课程模式

作为大国外交的重要手段,援外培训是我国对外援助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造成了巨大影响,我国援外培训项目也因此按下了暂停键。然而,“互联网+”浪潮却再次兴起,“互联网+教育”的迅速普及为线上援外培训的开展提供了条件。

当前,2021年已经进入下半段,我国也进入“后疫情时代”,为了能够巩固以往成果,稳住中外合作关系,继续树立和提升国际形象,我们应顺应形势,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把握“互联网+”的趋势,结合在线教育的优势,积极探索在新形势下开展援外培训的新方法新模式。

援外培训的发展与现状

援外培训即人力资源开发与合作, 是指中国通过多雙边渠道为发展中国家举办的政府官员研修、学历学位教育、专业技术培训等各种形式的培训及其他人员交流项目。本文提到的“援外培训”特指外国官员来华学习交流的短期培训。

我国援外培训始于1953年,形式由最初的外国实习生培训班、多边技术培训班发展成为了现在的研修班。绝大部分研修班采用的是线下授课的模式,即,邀请受援国官员来华参加2—4周的短期培训。中方承办单位一般为各高校,培训课程种类丰富,包括专业讲座、企业参访、实践教学等。一直以来,援外培训作为我国对外援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多种方式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分享发展经验和实用技术,帮助发展中国家培养人才,增强自主发展的“造血功能”,为我国建立良好的国际交流合作关系、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

然而,疫情的突袭直接导致国际交通往来受阻,援外培训不得不暂停。战胜疫情需要我们采取行动,需要世界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应对,共克时艰”。援外培训作为我国与发展中国家开放合作、分享交流的方式之一,承担着讲好中国故事,分享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任,援外培训重新启动刻不容缓。

“互联网+援外培训”面临的挑战

就目前来看,后疫情时代线上方式的援外培训尚处于起步阶段,仅有承办单位通过线上举办过援外培训。但援外培训属于国际培训,由于异国条件差异、地理时差等客观因素造成的不便,会加大承办单位举办培训的难度。此外,由于该项目以往尚未开展过线上培训,承办单位的师资团队与管理人员的线上教学管理经验不足,参训国家官员也需要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

1. 基础设施较落后,学习环境受限

通常,受援国家的电力设施、通信设备及网络条件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学习环境缺乏稳定性,导致在线授课过程中难免出现网络中断、平台故障等教学突发事故。根据笔者组织援外培训的经验,参训官员母语种类丰富,英语能力参差不齐。较差的网络学习环境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授课内容的连贯性,降低培训质量,这会给参训学员带来欠佳的体验,违背了我国援外培训的初衷。

2. 需求调研不充分,难以精准施策

长期以来,援外培训项目立项机制有待完善,加上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经商处的招生环节和承办单位的课程设计环节常常同步进行,培训内容有时游离于需求之外,无法为参训官员提供更多实用的知识与技能。因此,以承办单位的优势学科为依托,精准对接参训学员的实际需求,是援外培训一直以来的追求目标之一。

3. 互动交流不直接,培训效果欠佳

援外培训的新模式与传统模式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新模式下学员与授课教师相隔万里,老师无法直观地感受和衡量学员对于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学员也容易被其他事务分散注意力。再者,原来的课程设置包含企业参观、文化游览等环节,而在线上难以实现。这会直接导致学员参训积极性不高,并会导致授课教师课时互动交流效果不及预期、培训效果欠佳,甚至可能使我国援外培训项目长期以来在国际上建立起的良好口碑受到损害。

4. 学员自律性不够,维持秩序不易

与传统相比,“互联网+援外培训”模式最大的区别在于师生无法面对面交流,导致教学管理的难度加大。根据笔者从事线下援外培训的经验来看,由于参训学员多为本国有身份和地位的官员,即使参加培训期间也会有工作事务要处理,同时其又多具活泼热情的性格,时常会存在学员精力不集中或相互私下交流的情况。而线上培训由于是远程教学,隔着屏幕维持课堂秩序变得更加困难。

“互联网+援外培训”的发展建议

与传统的面授培训相比,基于“互联网+”的援外培训新模式可以实现时空分离,提供近乎同步的信息传播渠道,而多种平台的存在为课程模式创新创造了条件。在某种程度上,这为承办单位和参训学员带来了许多便利,也为援外培训提供了新的途径。想要在后疫情时代继续推动援外培训,必须要搭上“互联网+”的顺风车,对平台选择、需求调研、课程形式、反馈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

1. 选择合适的平台,提前进行测试

在援外培训开展前,要与参训国充分沟通,把握其所在地区的网络覆盖技术情况,保证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以及无线网络、电力装备等硬件设施的配备,网络安全和技术问题要配备专业的技术保障团队。根据项目实施方案和教学计划选择合适的授课平台,例如Zoom、腾讯会议、微软Teams等。管理团队应提前对平台的安全性、操作性、功能模块进行测试,必要时可选择多平台,以便充分发挥各平台与终端等特点和优势。鉴于线上授课对网络和平台等依赖性较大,客观上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必须做好应急预案,准备备用教学方案,以确保在平台出现卡顿、故障或网络掉线等情况时,培训可以正常进行。

2. 利用大数据技术,精准把握需求

以往援外培训习惯于以纸质问卷形式收集学员的信息和反馈,而开展线上援外培训可以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利用好数据的采集、预处理、存储和分析等功能。在招生阶段,可采用电子问卷等形式收集学员需求、学员偏好等,根据数据汇总和整理的结果制订援外培训的教学计划。培训进行阶段,要利用线上平台做好电子建档工作,便于妥善保存教学资料,同时还可以收集和储存学员对于每位授课教师的反馈,有利于援外培训的师资团队建设。结业后,可在线上对学员进行测试以检验培训效果,測试结果还可以经过信息技术处理,便于形成调研报告。

3. 运用“互联网+”创新教学模式

授课形式应结合课程特点,充分考虑跨国跨时区问题,合理选择MOOC学习、远程直播、提前预习、网络辅导、线上答疑等灵活多样的线上教学方式,并将学习材料及时上传和发放。另外,可以在授课时借助平台的丰富功能创新授课方式。例如,增设云参观课程,弥补学员无法实地考察的缺失;设置师生互动环节,通过随机选人、抢答等方式进行问答,以便授课教师随时根据学员的学习进度和理解程度,做出对课程进度和讲解方式的调整;或通过平台的随机分组功能,进行多边班不同国家学员之间的线上破冰活动。

4. 增强课程吸引力,注重教学管理

为了尽量解决线上教学出勤率普遍偏低的问题,使参训学员得到尽可能多的收获,应不断提高在线教学质量和课程吸引力,引导学员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学有所获、思有所得。课程内容方面,要紧跟时代,增加疫情防控知识相关的课程,将我国的经验分享给受援国。课堂互动方面,授课教师要根据所教授的课程内容实时跟踪学生的学习状况,不断探索建立线上师生互动的新方法与新模式,充分利用好在线平台随堂提问、收集学员反馈等功能。教学管理方面,针对线上开班更容易导致学员精力不集中或缺勤等情况,管理人员应全程在线深入课堂,实时了解教学秩序、课堂氛围、教室授课情况,以及学员听课状态、接受程度等,保证线上课堂的顺利进行。

“互联网+”时代下,在线教育飞速发展,教学模式更加灵活新颖,管理效率得以提升,为“互联网+援外培训”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当前,各承办单位正在按照计划逐步开展线上援外培训,这种模式很可能成为援外培训的“新常态”。相信,在各承办单位的精心设计和锐意探索下, “互联网+援外培训”一定能实现高质量发展,谱写援外事业的新篇章。

(李坤益,研究实习员,党政办公室主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继续教育与远程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夏英  邮箱:chinadisedu@zxxx.net.cn

猜你喜欢
课程模式在线教育
建筑学专业建筑设计课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突破传统课程模式立足发展核心素养
“互联网+”时代在线教育模式创新研究
在线教育商业模式探究
提高机械原理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慕课中美应用差异的四大原因分析
中国古典舞教学课程模式探究
混合学习模式及其实施要点 
基于在线教育的大数据研究
“六位一体”课程模式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