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曼
以5G为基础的网络可以支撑智慧校园人、机、物深度融合发展,做到智慧教育的整体规划、整体布局。中国移动将与教育生态各方主体协同合作,促成融通发展5G智慧教育新格局。
关键词 教育新基建 5G 智慧教育 教育生态
在国家战略与行业趋势背景下,在教育部的指导与产业链的支持下,中国移动在5G教育专网、智慧校园、家校共育、5G云考场等教育领域取得了诸多成果和经验。中国移动政企事业部教育行业拓展部副总经理李颖与本刊对话时表示,中国移动将以5G技术赋能智慧教育新基建,在平台体系、数字资源、智慧校园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多维度勾勒教育新基建的发展蓝图。
5G赋能智慧教育新基建
近十年来,中国移动全力保障基础设施水平提升,主动开展信息化应用创新,积极助力教育均衡发展,取得了诸多成果。比如,中国移动建设的“5G赋能、多网融合、快速稳定、绿色安全、可管可控”的5G教育专网,推动了5G教育信息网络实现从概念到示范的演变。创新打造的“5G+4K/8K高清远程互动教学、5G+沉浸式教学、5G+智慧家校、5G+云考场、AI平安校园”等多类应用,推动5G智慧教育应用实现从无到有。设立了“教育部—中国移动科研经费”,助力科研腾飞,推动5G智慧教育发展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中国移动前期所取得的成效不局限于这三方面,我们在平台体系、数字资源、智慧校园等方面也进行了深入探索,多维度勾勒了教育新基建的发展蓝图。”李颖如是说。
在李颖看来,教育新基建指导意见出台,并将信息网络新型基础设施作为教育新基建的六大重点方向之首,是肯定了信息网络对国家发展的战略作用。这对中国移动而言有三个方面的意义。
首先,对于发挥中国移动网络建设的核心优势来说,它是一个关乎战略布局的重要契机。“《意见》支持企业在校园内发展5G无线网络与千兆无线局域网等多种网络形式,实现校园无线网络的全覆盖,为我司5G发展与教育行业的融合提供了有力抓手。”
其次,对于中国移动践行运营商职责来说,它是一个助推提升教育基础设施能力的关键要素。5G作为新基建之“基”,最具全民普惠性、最富产业延展性。支持5G与教育融合发展,有利于提升教学、管理、科研、服务等各环节的信息化能力。
最后,对于智慧教育产业来说,它是一条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破局之路。《意见》的出台将加强协同推进、提高系统谋划,可以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培育良好的发展生态,是实现智慧教育发展系统推进的核心抓手和利器。
值得关注的是,为了更好地保障《意见》要求落地实施,中国移动将从三个方面与教育生态各方主体协调合作。一是与主管部门密切开展顶层联动。基于战略协议内容,与教育部、中央电教馆积极做好顶层配合,推动政企联动和区域协调,推动各级单位强化与本地主管部门合作。二是与学校做好产学研创新体系和研发生态。在教育部指导下,持续深化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做好5G智慧教育核心技术攻关与关键技术提升,培育壮大新动能。三是与企业上下游打好生态共建“团体赛”,继续联合科大讯飞、华为等头部企事业单位,共同探索5G环境下的智慧教育业务试点示范,共同促成融通发展5G智慧教育新格局。
三个维度勾勒教育新基建发展蓝图
谈及教育新基建政策支持下的重点布局,李颖表示,中国移动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型技术手段推动5G与教育产业的深度融合,助力教育从数字化向智慧化转型升级,从三个维度全面加快“5G+教育新基建”的步伐。
首先,持续建设教育新型基础设施。一是要深化推动云网筑基。将基于“中心云—区域云—边缘云”服务,打造“国家—省级—区域—校内”多级互联的教育网络;二是要深化建设信息高速。基于网络规模建设和网络质量建设,探索“5G+双千兆”校园建设,推动“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三是要深化运营信息高铁。拓展丰富应用,提供“个性”服务,打造面向教育行业的5G专网专属运营模式,实現“5G专网+平台+应用+终端”一体化。
其次,围绕《意见》提出的教学、评价、研训、管理四大方向,持续建设5G智慧教育应用。一是推动5G与高清视频技术的融合,提供体验更加真实、交互更加流畅的线上教学环境。二是推动AI精准评价,助力师生减负。三是推动研训发展,助力教师的高质量研训。通过NLP、知识图谱等自动抽取知识点,提供智能知识点标签管理,基于个人、班级、区校实现存储空间联动,助力教研沉淀和流转分享,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四是推动服务提升,助力管理更高效。基于5G智慧物联的广连接、低时延,助力实现校园装备万物互联,实现设施精细管理;抓紧“双减”政策契机,卡位国家平台入口,切入校外监管服务市场,打造一体化、智能化的5G教培监管平台。
最后,持续做好产业生态构建。将以顶层合作为基础,以即将与教育部签订的新一轮战略协议、即将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签订的5G双千兆智慧校园战略协议为基础,探索教育新基建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系统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为推进家校协同、“双减”工作等提供保障。以标准引领发展,依托标准委员会委员身份,基于全国近300个实践案例,深入剖析了5G赋能教学、评价、研训、管理范式的革新成效,形成5G智慧教育行业标准指南,以标准化带动规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