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域认知的高中地理教材图像系统的教学研究

2021-10-08 18:02张明康
名师在线·下旬刊 2021年8期
关键词:区域认知教学研究高中地理

摘 要:在地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区域认知被列为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反映了学生对教材中的图像系统和教学系统的认知程度。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重视对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也是学习的主要任务之一。本文以人教版必修3中“流域的综合开发”为例,集中对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图像系统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分别对区域认知与教材图像系统的关系,以及图像认知过程和后续的图像教学模式这三个板块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区域认知;高中地理;图像系统;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24-0061-02

引  言

区域空间的认识是一个较为宽泛的课题,在这个课题的学习中,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包括对人地关系的了解,以及对因地制宜进行区域开发的理念的掌握。具有一定区域认知素养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很容易从区域专业的角度思考人地关系,从而促使自己深入地学习更为专业的区域方法和区域工具。这对他们后续对区域认知的了解和对区域开发的评析具有积极作用。

一、区域认知和高中地理教材图像系统的内涵

(一)区域认知

区域认知是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的地理差异的基础。“区域”包括按照尺度和不同类型、功能归纳出来的地球表面的各空间单位,“认知”就是在掌握区域知识的基础上再进行的基本学习。所以,“区域认知”这个词语包含两层意思,从基础层面来说,主要是指对区域地理知识的认识;从更高层面来说,是指学生在系统地学习地理知识一段时间后,对地域知识的深入了解和知识体系的建构[1]。在高中地理学习中,学生要想形成深刻的区域认知,就要对相应的区域综合分析法和区域比较分析法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够在系统理论的帮助下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区域。

(二)教学图像系统

教学图像系统是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用到的较为多元化的教学系统之一,它主要的教学手段是依靠图像和直接的感官刺激给学生传递信息,进而达到一定的教育和教学目的。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文字系统和图像系统都有十分重要的教育价值,很多地理信息需要通过视觉感官才能得到较好的呈现,且在感性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将文字、图片和相应的知识碎片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当前,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频率较高的图像系统有地图、地理示意图、地理统计图、地理漫画等。图像传递的知识一般较为直接,也是培养学生二维和三维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

(三)区域认知和教学图像系统之间的关系

区域认知是学习区域地理的一种方法,教师仅通过语言和文字的表达,容易使学生产生理解上的偏差,而且对学生来说,区域认知只有依靠直观的视觉体验才能达到真正熟悉和掌握的目的。因此,对于区域认知而言,教学图像系统提供的就是直观掌握和直接表达的方法,教师通过展示地图和相关地理示意图,将抽象的区域地理知识与对应的图像系统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绘制更为具体、清晰的地理位置分布图,有利于他们空间思维能力和空间定位能力的提升。在区域认知中,地理位置和地理数据的掌握尤其重要,在文字和语言的表达中,由于这些数据不具备三维立体效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将区域学习和数据掌握分割开,不利于后续整体区域认知的发展。

二、关于教学图像系统的认知

(一)基础认知阶段

基础认知阶段在学术界被称为“刺激阶段”,就是提供给对象一定的视觉刺激,通过刺激使对象形成对相关文本信息和图形要素的感知能力。信息加工的过程就是实践学习的过程,而学习的时间和阶段是有限的,所以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最直观的学习动力和学习要素。图像系统基础阶段的主要作用就在于此,它更多的是引导学生进行选择,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再接再厉的加工阶段

在这一阶段,教师主要借助两种固定的区域认知学习法帮助学生巩固和记忆知识,先通过区域综合分析法增加学生的基本知识储备,再通过区域比较法培养学生的分辨和转化能力。这样能够有层次地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组块,并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储备模板中进行内容加工,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一阶段可谓整个学习过程的重中之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师利用基础知识带领学生进入特定的学习和记忆氛围中,为学生后续不间断地记忆、存储和迁移知识提供了必要的跳板。

(三)知识的储存阶段

这一阶段意味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图像系统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已经通过图像系统获得了一定的知识储备,经受住了加工阶段的考验,进入了后续的总结夯实阶段。知识的储存阶段是将点状知识转化成面状知识的关键阶段,学生能够将前半部分学习到的知识转化成自己能够理解和输出的知识,才算是完成了整个学习过程,才算将所学知识纳入了自己长时记忆的范围。这时,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已经到了一定的层次,地理知识在他们脑海中的储存也不再局限于对书本知识的阅读,而是完成了基础知识的转化,提高了学生的记忆能力。

三、基于区域认知的教材图像系统的教学模式——以“流域的综合开发”为例

(一)进行基础情境的创设

流域的综合开发是一个比较有指向性和范围性的学习课题,在该课题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一定的学习链条,控制好学习节奏,如针对不同的图像来确定不同位置的气候、地形和水文特征,通过课本中已知的相关流域图文资料,总结出该地区的开发能力。在教学流域开发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区域模块的划分,然后以神农架为例,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神农架的基本地理风貌和流域分布情况,让学生对该地区相关地理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再要求学生根据已知的知识,选出自己认为会影响整个流域开发的重点,然后进行讨论和分析。这样由小见大的教学模式能够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的基本情境,促使学生跟着教师的指导进行学习,进而提高学习效果。

(二)建立联合思维导图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联合思维导图能引导学生将知识连接成一个整体,将繁杂的知识体系简单化,逐渐形成有条理和有逻辑思维的知识结构。在这种思维导图的影响下,学生很容易将学习到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再概括,将图像系统转化为自己能够理解的语言系统和文字系统。这一阶段是教学图像系统的深入发展阶段,也是学生逐渐形成图像学习意识的重要阶段。例如,在学习“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这部分内容时,学生可以先通过对地图的观察初步建立对水流和地域的系统化认识,再结合地图和地理图表,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这种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能够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思维导图,使学生在该思维导图的引领下不断提高学习效率。

(三)作业设计

作业设计要与图像教学系统相结合,并且要具备一定的地域因素,提出的问题要尽可能有逻辑性和递进层次。具体来说,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1)在福建省内,哪部分地区的水资源最为匮乏,其原因是什么;(2)福建省的經济发展离不开地理资源和水资源的加持,归纳福建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受到地理因素和水资源的影响方面;(3)对福建省如何协调好自身的经济发展和水资源的利用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对策。

结  语

图像系统教学是高中地理区域认知系统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图像系统的运用关系到学生能否形成完整的图像思考能力和区域认知素养,是提高学生区域认知水平的直观因素。因此,高中地理教师要积极探索利用图像系统开展区域认知教学的有效方法,以便促进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蔡琼艺.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读图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20(25):135-136.

作者简介:张明康(1973.12-),男,福建邵武人, 本科学历,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区域认知教学研究高中地理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区域认知与其他核心素养的联系
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区域认知”的学习策略
区域认知及其培养重点解析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