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胜 何静 余婉婷 卢婵
合理膳食是健康的基石,生活中关于合理膳食的各种说法层出不穷,真假难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营养科医生项杰帮你揭开真假谜团,还有五点建议,千万不要错过喔!
高碳水有损健康,因而不吃主食更健康?是真的吗?
假。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显示,目前中国人平均每日碳水化合物能量比为55%,大部分人吃的量并不超标,没有必要刻意减少或严格控制。不吃主食或吃很少的主食与大量吃主食都对健康不利。主食应当粗细搭配,粗杂粮约占主食量的1/3为宜。主食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然而碳水化合物的来源不仅仅是主食,精制糖、含糖饮料、各类甜食和高糖水果也是碳水化合物的来源,此类食物能量密度高而营养素密度低,应当适当限制。
鲜浓的肉汤比肉更营养,是真的吗?
假。很多老百姓认为“喝汤大补”,肉则干瘪寡淡。事实上,煲汤过程中肉类所含的脂肪、水溶性维生素比较容易溶入汤里,肉和骨头中含有的游离氨基酸也会溶入汤里,产生谷氨酸等物质使其味道鲜香浓郁,但汤的浓郁不代表它含有的营养物质比汤里的肉更浓,能溶入汤中的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量都极少,汤水所含蛋白质仅为肉的1%~2%,煲汤的高温也会破坏肉中的大量维生素,而骨头中的铁、钙、锌等基本不能够释出到汤里,汤水中的大量脂肪、嘌呤物质反而可能对健康造成不利。可見,鲜浓的肉汤比肉更营养,是错误的认识。但汤水也不是一无是处,对于食欲差的病人,适当饮用少油的汤水,可以促进消化液分泌,同时补充一定的营养。
豆浆不能和鸡蛋一起吃,是真的吗?
假。有的人认为大豆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剂以及植物凝集素,会破坏鸡蛋中的蛋白质,因而觉得豆浆不能和鸡蛋一起吃。其实这种担心大可不必,大豆在制作成豆浆后经过充分加热,其中不利于蛋白质吸收的成分已经被破坏,而大豆及其制品,如豆浆等则是植物优质蛋白的良好来源,而鸡蛋是动物优质蛋白的极佳来源,二者搭配食用,还可以起到一定的蛋白质互补作用,提高蛋白质的吸收利用度。
越贵的油越好,是真的吗?
假。市面上的食用油种类越来越多,菜籽油、花生油、大豆油、橄榄油、亚麻籽油,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但价格贵的油不代表更健康,应理性选择。食用油的主要成分都是脂肪酸,包括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它们各有各的营养价值。饱和脂肪酸提供的饱腹感更强,是大脑脂肪的主要组成,并能帮助骨骼吸收钙质,是不可或缺的营养素。而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抗炎促免疫作用,有助于降低胆固醇、降低心脑血管风险、改善骨骼健康等。不同食用油中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比例不尽相同,各有所长。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日摄入的食用油量为25?30克。根据实际需求来选择油的种类,各种食用油轮换着吃,并把每日用量控制在这个范围之内,基本就可以保证食用油的科学健康了。值得注意的是,橄榄油、山茶油、亚麻籽油等价格昂贵的油,含有较高的不饱和脂肪酸,不耐高温煎炒,用于凉拌更能发挥出营养价值。
猪可能比你还瘦,是真的吗?
单就体脂率来说,是真的!科学家发现猪的体脂肪率仅有15%,而我们人类,正常成年男性体脂率是15%?18%,女性是25%?28%。体脂率是人体内脂肪重量在人体总体重中所占的比例,又称体脂百分数,是衡量体型胖瘦的标准之一,而衡量是否肥胖的标准很多,不可单独从视觉和体重数字上来判断一个人是否肥胖,可以到营养科,通过专业的人体成分分析仪来帮助判断。
在全面营养的今天,想要保持健康、预防疾病,快来听听营养师的“一二三四五”小建议:
“一”指每天喝一袋约300ml的牛奶,内含至少250毫克钙,可以有效地提高膳食钙摄入量。
“二”指每天摄入碳水化合物250~350克,相当于主食6~8两,个人可依具体情况酌情增减。
“三”指每天进食3份高蛋白食物。每份指:瘦肉50克;或鸡蛋1~2个;或豆腐100克;或鸡鸭100克;或鱼虾100克。
“四”指四句话:有粗有细(粗细粮搭配)、不甜不咸、三四五顿(指在总量控制下,进餐次数多,有利于防治糖尿病、高血脂)、七八分饱。
“五”指每天500克蔬菜。深绿色蔬菜占一半,菌藻类、瓜茄类等都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