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好
针对本地区农村初中语文骨干教师“对教材体系理解不透”“对编者意图领会不深”两大问题,培育站最终确定了“初中語文教师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能力提升”的研修主题。下面,笔者分享自己在研修过程中,利用助读系统进行教学设计的实践和思考,并重点谈谈自读课文教学设计的几种视角。
视角一:借助单元说明进行教学设计
单元说明是编者意图的集中表达,教师教学设计的第一步,就是要认真研究单元说明。统编教材的单元说明,由两段文字组成:第一段文字介绍单元主题,明确指出育人目标,体现新教材重视语文的育人功能;第二段文字一般介绍本单元的学习方法,一般包含两到三个能力训练点。所以,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时,可以参考单元说明。比如统编语文教材七(上)第四单元的自读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笔者就依据单元说明进行教学设计。
先说说能力目标。单元说明规定学生需要培养的能力是默读,能力训练点一是动手,即在默读中勾画和标注;二是动脑,即默读时整体把握文意,理清作者思路。因此,笔者进行了如下教学设计(部分):
环节二:默读课文,勾画关键语句,理清作者思路。
1.默读课文,勾画标志时间变化和空间转换的字句,标注有助于理解文章主旨的关键语句,梳理故事情节,理清作者思路。
2.如果选择一个字来概括这篇课文的所忆之事,你会选择哪个字?如果用这个字组词,并用它们来概括故事情节,你会怎样概括?
3.依据你勾画出的字词或语句,用一两句话概括课文的情节。
当然,语文课始终要有语文味,进行语言品味必不可少。笔者还安排了以下两个教学环节。
环节三:品味课文中的心理描写语句,把握人物的心理成长过程。
1.本文最值得研究的写人方法是心理描写,最精彩的是第二个情节——遇险。找出直接描写“我”心理的句子或者段落,说说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我”内心的恐惧。
2.除了从心理描写中感受到“我”的恐惧,你还从哪些方面感受到“我”的恐惧心理?
环节四:品味父子对话,理解父亲的教育方式。
1.脱险情节中父子开头的对话,为什么“我”的前两次回答用的是感叹号,而后来的回答用的是句号?
2.父亲的话为什么不用感叹号?父亲说的第二句话似乎与帮助儿子脱险无关,那他为什么还要说?
3.有人从第18小节中读出,父亲是因为自己爬不上来,不得已只能指导儿子自己脱险,你是怎么理解的?
再说育人目标。单元说明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人生经验的总结和思考,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于是,笔者安排了如下两个教学环节。
环节五:结合个人生活体验,理解文章反映的人生哲理。
1.文章结尾的“一小步”与之前父亲说的“一小步”有什么不同?
2.你能把作者感悟的人生哲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吗?课文原标题是《悬崖上的一课》,你觉得改成《走一步,再走一步》好不好?为什么?
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你还能从别人的角度感悟文章蕴含的人生哲理吗?
环节六:拓展延伸,能力提升(内化)。
你有过类似的因胆怯而畏缩不前的经历吗?后来是如何克服的?模仿课文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
视角二:借助“阅读提示”进行教学设计
统编语文教材的自读课文后都有“阅读提示”,其内容既有编者对文本的深刻理解,又有编者提出的自读建议。根据阅读提示,我们一般都能找到自读课文的教学思路。比如九(上)第四单元的《孤独之旅》,笔者根据编者的阅读提示,设计了这样几个教学环节:
环节一:默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杜小康的成长之路,并说说你对题目“孤独之旅”的理解。
环节二:关注反映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和环境描写的语段,找出触动你心灵的段落,细细品读。
环节三:在生活中,你也有过主人公的类似感受吗?可将真实的经历适当改编,运用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
环节四:课外读一读《草房子》,了解故事的前因后果,看看杜小康后来又有怎样的经历。读后思考杜小康的成长经历对你有什么启发。
当然,教师不一定要照搬编者的建议,也可以根据阅读提示中的某一点构思教学设计。肖培东老师执教的《一滴水经过丽江》是一个经典范例。《一滴水经过丽江》的阅读提示首句是“这是一篇别具一格的游记作品”,肖老师关注到“别具一格”这个概括性极强的关键词。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文章的“别具一格”呢?肖老师借助有关“别具一格”的提问,引导学生理解品读这篇游记,并开展深层次的课堂学习活动。
视角三:借助课文旁批进行教学设计
统编语文教材的多数自读课文都加了旁批,如果教师利用好这一现成的资源,也能够设计出精彩的教学方案。笔者所在的培育站曾经组织学员举办了“借助旁批进行教学设计”专题研讨活动,学员设计了一些不错的教学案例,但与肖培东老师执教的《一棵小桃树》尚有差距,所以笔者还是推荐肖老师的《一棵小桃树》课例。
编者在《一棵小桃树》中做了五处旁批,肖老师将它们巧妙地整合、提炼,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思路。
环节一:用旁批中的问题检测学生自读情况。
师:五处旁批中有三个问题,不待老师说,你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是哪个?
由旁批中的问题切入教学,既检测了学生的自读情况,又能提示学生阅读要关注旁批。第三个问题(“我”的情感在这里来了一个转折,你读出来了吗?)不仅指向文章的写法,而且指向文章的情感,学生需要深入阅读和品味才能有所体悟。教师理清学情,顺势指导,教学就有了重难点。
环节二:借助第二处旁批进入文本重点段落研读。
师:接下来再看,五个旁批中,哪个是告诉我们阅读这类散文的方法的?
生(齐):第二个!
师:注意,反復出现的细节往往寄托着深意,要仔细体会。这就是阅读这类散文时要特别注意的地方。旁批的内容在第四自然段旁,我们来反复读读这段话,仔细体会小桃树的“没出息”。
借助课文的第二个旁批,肖老师既让学生学会了选择关键语句,又锻炼了他们品味语句的能力,同时也引导学生理解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环节三:从第一处旁批走入散文情感深处。
师:“我常常想要给我的小桃树写点文章,但却终没有写就一个字来。”如果作者只能用一个字来写他的小桃树,他会用哪个字?(目的是引导学生品味“蓄”和“孕”两个字。)
文章第一个旁批是“寻常的情景,不寻常的情感”,肖老师由此想到引导学生理解作品“情感”。“作者写一个字会写哪个字”这个问题把整节课推向了高潮,学生走入了散文情感的深处。
视角四:依据“三位一体”进行教学设计
按照“三位一体”教学理念,自读课文教学既要考虑学生通过教读课文教学形成的能力基础,也要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做准备。法布尔的《蝉》在八(上)第五单元,本单元还有名著导读“《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笔者将《蝉》作为《昆虫记》的导读来教学,教学方案是“认识一个人(法布尔),了解一本书(《昆虫记》)”。
环节一:初读课文,了解蝉的习性,认识科学家法布尔。
1.罗丹曾经评价法布尔:“这个大科学家像哲学家一般地思,像美术家一般地看,像文学家一般地写。”我们先研究作者怎样“像美术家一般地看”。本文的说明对象是蝉,通过作者的介绍,你知道了蝉的哪些生活习性?作者是怎样进行说明的?
2.细读课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能把蝉的生活习性了解得如此详细,从中你感受到作者具有哪些科学精神。
环节二:品味语言,感受文艺笔法,认识文学家法布尔。
再看作者怎样“像文学家一般地写”。《昆虫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阅读选文,你发现作者是怎样兼用文学的笔法来说明蝉的习性的?
环节三:体会情感,感受人文情怀,认识哲学家法布尔。
法布尔“像哲学家一般地思”,笔下的蝉是昆虫,又不仅仅是昆虫。有人说他是“以人性观照虫性,并以虫性反观人性”,请结合课文作出分析。
环节四:积累拓展,提升能力。
《昆虫记》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无愧于“昆虫的史诗”之美誉,阅读这样美妙的经典是一场愉快的精神盛宴。课外至少再选读《昆虫记》中对三种昆虫的介绍,进一步理解它科学性、文学性与哲学性完美结合的特点。
了解了自读课文教学设计的四种视角,我们的备课过程可能会更轻松,教学思路会更清晰。当然,就某一篇自读课文而言,教师可选择其中的一个视角为主视角,兼顾其他视角进行教学设计,具体采用哪一个为主视角,就要因文而异了。
(作者单位:江苏省灌云县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