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剑刚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义乌 322000)
在终身教育发展视域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形成全民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提高国民素质。2016年“探索建立学分银行”一词在《教育部关于办好开放大学的意见》中予以提出。至此,国家大力推动学分银行建设,满足学习者需求,“学分银行”建设探索得到了快速发展。“学分银行”旨在实现不同类别、不同层级与不同学制间学习者学习成果的互通互认与核定转化,其主体除了职业院校的在校生,还包括退役军人、退役运动员、下岗职工、返乡农民工、企业员工等具有求职、转岗、在职培训以及其他继续职业教育需求的各类社会群体,具有灵活性、规范性与主体多样性等特点[1]。2016年9月,《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教育学分认定和转换工作的意见》要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发挥好牵头作用,整体规划,统筹管理,分类指导,出台本区域试点工作方案,积极推进区域内学分认定和转换工作”[2]。系列文件的出台为“学分银行”省域建设提供了保障。《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从2019年开始建立个人学习账号,使学历、非学历教育、职业培训之间的学习成果实现相互转换,推进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建设进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指明:到2020年,学习型社会格局基本形成,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呈现各级各类教育“横向沟通、纵向衔接”局面。从宏观视角看,国家“学分银行”建设需要省域“学分银行”强有力支撑,省域“学分银行”建设目标、核心功能与国家“学分银行”一致;从微观视角看,省域“学分银行”建设目标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相符。
“学分银行”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保证良性运转需要国家、省市、教育部门、社会各界共同合作。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尔迪厄认为,教育是社会阶级再生产的机制。综观省域建设成效,学分银行建设推动本省优质教育资源建设,实现了各教育机构教育资源共享,畅通省域教育通道,协同教育成果,促进教育公平,通过教育机构强强联手、以强带弱提升教育人才培养能力、学术能力、科研能力,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人力资本整体效益得以提升,促进本省教育水平提升。“学分银行”依靠省域自身实力,构建学习型社会格局,畅通终身学习通道,为学习者终身学习渠道选择提供了保障。
综观省域“学分银行”建设成功经验,具体如下。(1)顶层设计是引领。政府引导“学分银行”良性运转,进行规划和布局,建立“学分银行”框架制度、运作体制机制、管理模式,制订相应法律法规,建立学分互认体系,推动终身学习理念,提升教育机构社会服务能力。健全管理体系,有效形成自上而下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形成教育合力。建立省内统一的科学规范“学分银行”认证标准体系,打破“高校、教育机构间”“学历教育、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学分、学时、质量界限。(2)公共服务信息平台是路径。各省完善“学分银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为学习者学习提供便捷服务。通过信息平台实现“认证转换、标准体系、服务体系、转换流程”一站式服务功能,向社会成员开放精品在线课、精品在线共享课等数字化学习资源,方便学习者不受时空限制进行学习,学习者依托学习平台,通过个人学分累积,按照转化制度,将各类(正规、非正规、职业培训、科研)学习成果量化,作为学历或职业证书获取凭证。(3)拓展服务体系。构建“学分银行”服务网络,注重公众认知度培养。建立覆盖全省的“管理中心、分部、工作站”三级“学分银行”运行服务网络体系,逐级审批,负责各市、高等院校、培训机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行业企业“学分银行”业务开展,实现学分积累、认证、转换,为“学分银行”在省、市、高校、行业企业推广奠定基础,拓宽了公众认知度。通过微信公众号新闻公告等功能,使社会公众不仅看重正规教育,也看重非正式、非正规学习。通过逐步完善“学分银行”建设,简单化学习成果认证与转换,提升“学分银行”信用度,得到社会认可。(4)质量监控是保障。严格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出台“学分银行”专项规章制度、教育政策,规范“学分银行”运行,由“政府、高校、学习者和第三方”共同构成的运行质量保障体系对“学分银行”业务实施监督评价,从而保障“学分银行”的良性运行。“学分银行管理中心”发挥着运行中枢作用,指导和监督各基层“学分银行”业务。学分转换建立在学习成果之上,学习成果标准设定以知识、技能评价作为最低限度标准,通过第三方教育认证机制,保障“学分银行”质量,督促高校、培训机构学习成果质量,让政府、社会、学习者满意。
在省域“学分银行”建设中,广西“学分银行”建设经验值得借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广西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等文件明确建设终身教育“学分银行”、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是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重大决策[3]。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把广西“学分银行”制度建设项目列入广西教育发展重点工程和体制改革试点项目(简称广西教育改革“双十”工程)[4]。在广西“双十”教育体制改革之时,就将“学分银行”作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关键点,在继续教育体制改革、社区教育试点、自学考试改革、开放大学建设中,将“学分银行”定位为重点建设部分。广西将“学分银行”作为各级各类教育和学校衔接的建设点,致力于通过“学分银行”衔接“高等教育与职业培训”,衔接“各高校”之间的学习成果互认,实现“休闲教育”学分成果累积和认证。通过终身教育“立交桥”枢纽作用,使学习者的学习成果在高校、教育培训机构之间得以认证,实现职业资格证书、课程、文凭、学位成果转换。通过“学分银行”激活省域社会优质资源,使每一位社会学习者都能接受优质资源教育,促进学习者全面发展。广西“学分银行”建设特点体现为:首先是开放性。从教育主体看,对所有社会学习者开放,对各类教育机构开放;从教育制度看,学校选择、学习时间选择、学习方式开放,“学分银行”学习成果在教育机构间互认开放,无障碍性的入学制度、无期限的存储学习成果都体现了“学分银行”的开放性。其次是服务性。为社会不同阶层学习者提供服务平台,为每一名学习者多样化、随时随地学习需求提供服务。学分银行通过对同级别的学习成果认证,使学习成员能享受同等的学习待遇。“学分银行”通过呈现一种“无障碍的、多样化的”学习,给学习者创造一个公平的学习环境。广西“学分银行”建设着眼点主要为:一是组建相关机构。首先由广西教育厅牵头组建“学分银行”研发机构,由广西广播电视大学联合相关部门进行“学分银行”框架总体设计,对学分银行建设方案进行论证,确定实施责任人。其次组建“学分银行”管理中心、认证中心、制度研制中心三级机构(见图1)。二是分步骤以课程为逻辑点,进行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课程认证体系标准建设,以实现各类教育课程沟通衔接。三是建立“学分银行”学分认定累积转换制度,遵循先易后难原则,先针对继续教育建立科学规范的可转换学分制度,促进同层次继续教育机构学分互认,使各渠道学习成果得到互认、转换。再逐步研究不同类型学分互换互认制度,实现不同途径学习成果互认。四是实行数字化运行,在“学分银行”平台建立“个人学习账户”,记录个人学习档案(学习者来源、学习时间、课程、考核评价成绩)。
图1 广西学分银行组织架构
广西“学分银行”建设的基础是终身教育学习成果库,预先制定资格框架、认定标准等,实现“学历、非学历教育、职业培训”三者之间学习成果灵活转化,实施学习者学习成果管理、存取、评价,满足更多终身教育学习者的需求。作为“学分银行”建设的保障,数据库积累学习者的信息数据、学习数据、行为数据和成果数据等,随时开展学分认定、转换、积累等业务,服务于学历与非学历教育、技能培训有效衔接。通过大数据技术支持,实时在线学分操作,为教育行政机构、培训机构、企业行业等提供教育信息需求支持。相关信息需求者可以从人才档案库快速获取储存信息——学习者学习过程、学习成果、证书、技能水平、从业能力等信息,从而简化工作流程,推动人才流动。广西“学分银行”建设推动了广西教育体制改革,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非学历教育发展,带动了社会和经济发展。广西有效实现了各级各类教育纵横衔接,加快了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步伐。
长期以来教育体制机制间利益阻隔,教育机构间相互封闭、各自为政、重复建设问题,阻碍了省域“学分银行”建设,具体如下。一是体制机制不完善。现行的固定学年制教学体系,使学习成果在规定时间内获取,不能随时有效转换;现行的劳动制度,劳动者进入特定职业领域工作,在职进修机会随之减少;教育、劳动、人事管理部门缺乏衔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缺乏转换机制,信息系统开放程度不够,一定程度影响“学分银行”推进历程。二是“学分银行”建设投入不足。“学分银行”建设需要人力、物力、财力支撑,稳定经费来源是必备条件,但目前国家、各省对“学分银行”经费投入相对于“学分银行”建设的需要严重不足。三是公众认知度不足。社会成员对于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职业技能证书的获取非常热衷,但对于学分的转换认知不足,甚至存在误区,影响了“学分银行”建设。四是“学分银行”认定标准体系难建立。首先是课程标准难统一,学校类型、发展方向、培训项目繁杂,课程标准不尽相同,建立统一的课程标准难度较大。其次由于学习成果包括正规和非正规学习成果、无定式学习成果,无法实现学分认证标准统一。这些学习成果认证标准、表现形式、建立标准由谁来建立?是否具有权威性?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各类教育纵向衔接实现“学分银行”立交桥功能。一是在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衔接过程中,鼓励高职生在学习阶段,根据所学专业和职业发展,通过先修先学获得课程学分,在学习阶段获得的课程学分、专业技能证书、实习实践经历,通过学习成果转换规则转换成对应学分,并将总学分进行积累存储入学习账户,用于本科学习认定。二是在职业教育与开放教育衔接过程中,利用开放教育灵活性和弹性特点,通过远程开放式教育方便学生继续教育。通过“学分银行”积累存储认定后,学习成果可转换为“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取对应的学分,也可以用于学生就业资历的审查。
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应用型本科和职业院校启动“1+X”证书。《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重构人才培养方案,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专业课程教学”衔接,探索建立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工作机制,登记各类(正规、非正规、职业培训、科研)学习成果,实现互通互认。因此,政府、培训机构、高职院校应制订各专业X证书课程教学、开发与评价指导文件,面向在校学生和社会人员制定完整培训包,组织开展各类培训、考试。通过有效的运行,协助受教育者将取得的证书通过相关标准转换成学分存入“学分银行”,通过学分积累申请高级教育,用于就业求职。
学分的载体——课程是“学分银行”建设质量的保障,而“学分银行”考评的载体也是学习者的学习量——课程。作为“学分银行”建设和发展的核心,教育部门、职业院校、培训机构要从六个维度开展课程建设。一是标准化课程起点:在国家资格框架基础上,课程与岗位职业能力对接,与“1+X”证书考试内容对接。以“专业建设标准、岗位能力标准、评价标准”为主线,规范课程建设过程,规范职业院校的专业目录、教学标准、课程标准、顶岗实习标准等国家教学标准,为“学分银行”的课程建设奠定基础,用规划化建设保障课程建设质量。在此基础上,要探索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自学考试、国家资格证书对接的专业标准,明确各级教育入口和出口。在专业标准基础上,针对不同层级教育建立课程标准,明确课程内容与要求,鼓励开设选修课,实现选修课与必修课的合理设置,实现标准与灵活统一。二是完整性课程要求:既包括理论部分、实践部分,又包括实践拓展部分;既要定位于职业全生命周期,又要有专业岗位、迁移岗位内容;既要有完整严密的课程体系,又要涉及能力养成,并体现持续性滚动发展特点,与知识更迭、技术进步同步更新。三是模块化表现形式:借鉴“宽基础、活模块”课程开发模式。组织职教专家、行业企业专家、一线教育工作者,共同设计课程模块,进行模块内容编写。在完整课程基础上,按照逻辑主线进行课程分解,根据工作任务和职责需要的核心知识、能力分解,形成独立特色模块,有效实施课程管理。发挥教师的能动性,让课程内容呈现方式、教学设计更行之有效。四是层次性设计原则:针对学习者层次不同课程内容层次逐级递进,囊括所有需求的学习者和受教育者,提升学习者满足度,从而打通学历与非学历教育阻碍。五是一体化根本追求:从“就业”与“升学”两个维度出发,满足“升学有基础”与“就业有能力”两方面要求,实现教育各阶段互通有无,打通就业与升学间的壁垒。六是针对性反馈:建立行企评价、教师反馈、学生反馈以及专家评估等反馈监察机制,通过反馈评估课程建设是否符合行业企业发展,从而进行课程建设优化。通过“学分银行”“六维”学习载体建设,保障“学分银行”建设质量。
我国各省经济、教育发展阶段、特点、需求参差不齐,“学分银行”又是一个复杂工程,经验不可能照搬照抄,各省要形成适合本省经济、人力资源发展的“学分银行”运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