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东甫
(河南省长垣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长垣 453400)
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Hypertensive Basal Ganglia Hemorrhage, HBGH) 为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急骤、病情重、致残率高等特点,患者临床多表现为恶心、呕吐、昏迷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脉搏减慢、呼吸障碍、中枢性衰竭等,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2]。骨瓣开颅颞中回入路手术为临床针对HBGH 患者的常用治疗手段,可有效清除血肿,但对机体产生创伤较大,术后易引发肺部感染、癫痫、脑疝等并发症,影响预后。近年来,随医疗技术不断发展,显微技术已逐步应用于临床神经外科开颅手术中, 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Craniotomy to Clean Hematoma, CCH) 具有创伤小、准确性高等优势[3]。本研究旨在探究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CCH 治疗HBGH 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 年6 月~2020 年5 月我院收治的100 例HBGH 患者,按手术方案不同分为A 组和B 组,各50 例。A 组女21 例,男29 例;年龄44~77 岁,平均(60.48±5.26)岁;病程1~5 h,平均(3.29±0.67)h;身体质量指数19.3~27.4 kg/m2,平均身体质量指数(22.46±1.13)kg/m2。B 组男28 例,女22 例;年龄43~77 岁,平均(61.08±5.21)岁;病程1~5 h,平均(3.35±0.61)h;身体质量指数18.9~27.6 kg/m2,平均身体质量指数(22.73±1.04)kg/m2。两组基线资料(年龄、性别、病程、身体质量指数)均衡可比(P>0.05)。
1.2 纳入排除标准(1)纳入标准:经MRI、头颅CT、DSA 等检查确诊为HBGH;符合手术指征;患者家属知情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伴呼吸衰竭;有精神疾病史;患颅内肿瘤;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双侧瞳孔散大。
1.3 手术方法两组均行气管插管全麻,术后即刻及术后12 h 复查CT,了解血肿清除情况及再出血情况,并予以常规抗感染、脱水降颅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等综合处理。
1.3.1 A 组接受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CCH 治疗。颞骨处钻孔,以铣刀作直径3~5 cm 骨瓣,悬吊硬脑膜,并予以125 ml 20%甘露醇注射液(国药准字H51022149)静滴;切开硬脑膜(十字型),在显微镜辅助下将基底池打开,释放脑脊液,松解蛛网膜(外侧裂中上部),将血管分离;打开侧裂池,显露大脑中动脉及下方岛叶前外侧,切开岛叶皮层1.0~1.5 cm(要求选择无血管区),将血肿吸出(多角度实施);电凝止血,同时以生理盐水冲洗,分层关颅,引流管放置于硬膜外。
1.3.2 B 组接受骨瓣开颅颞中回入路手术治疗。作10~15 cm 额颞切口(马蹄形),骨瓣9 cm×10 cm,经颞中回入路,确认血肿腔,清除血肿原则同A组,减张修补缝合,常规留置引流管。
1.4 观察指标(1)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长、住院时长、术中失血量、术后昏迷结束时间。(2)血肿清除率。(3)术后3 个月以日常生活能力评估疗效,Ⅴ级:植物生存;Ⅳ级:意识清楚,但需长期卧床;Ⅲ级:可拄拐行走;Ⅱ级:可独立生活;Ⅰ级:日常生活完全恢复。(4)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包括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癫痫、脑疝、术后再出血。
1.5 统计学分析采用软件SPSS22.0 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进行Ridit 分析,采用U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围术期指标对比与B 组对比,A 组术后昏迷结束时间、手术时长、住院时长较短,术中失血量较少(P<0.05)。见表1。
表1 两组围术期指标对比( ±s)
表1 两组围术期指标对比( ±s)
组别 n 手术时长(min)术后昏迷结束时间(h)A 组B 组住院时长(d)术中失血量(ml)50 50 tP 105.62±23.77 142.83±27.62 7.221<0.001 17.81±4.62 24.37±5.06 6.770<0.001 94.82±20.56 276.54±45.15 25.901<0.001 6.12±2.56 8.94±2.65 5.412<0.001
2.2 两组血肿清除率对比A 组血肿清除48 例,血肿清除率为96.00%(48/50);B 组血肿清除40例,血肿清除率为80.00%(40/50)。与B 组比较,A组血肿清除率明显更高(χ2=6.061,P=0.014)。
2.3 两组疗效对比A 组疗效优于B 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疗效对比[例(%)]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与B 组对比,A 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较低(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例(%)]
HBGH 为临床常见神经外科疾病,多是由于情绪激动、过度体力劳动、脑力劳动及其他因素导致血压剧烈升高,造成脑血管发生破裂出血所致,其中以豆纹动脉破裂最为多见[4~5]。HBGH 发病凶险且急骤,发病20~30 min 即会形成血肿,严重者可造成死亡[6]。因此,临床应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以控制病情进展。
临床针对HBGH 患者多以骨瓣开颅颞中回入路手术治疗,该术式可于直视下将血肿清除,但医源性损伤相对较大,易对机体正常脑组织产生一定程度的损伤,进而易引发癫痫等后遗症发生。与骨瓣开颅颞中回入路手术治疗HBGH 相比,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CCH 具有以下几点优势:(1) 外侧裂入路,经脑组织自然间隙进至血肿腔,与其中心区域更接近,利于缩短术中操作路径,加之显微镜放大功能,可使术野更加清晰,更利于术者操作,进一步缩短手术时长[7];(2)利用显微镜放大功能,术野更加清晰,更利于清除血肿,且更易找出出血责任血管,更利于精准止血,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3)通过脑组织自然间隙进入血肿腔,加之显微镜辅助,可有效避免对传导纤维束及颞叶产生损伤,减少脑压板对脑组织长时间牵拉,进而有效避免加重脑组织损伤及神经功能损伤,减少医源性损伤,更利于患者术后快速恢复[8~9]。本研究结果显示,与B 组对比,A 组术后昏迷结束时间、手术时长、住院时长较短,术中失血量较少,血肿清除率明显更高(P<0.05);A 组疗效优于B 组(P<0.05);与B 组对比,A 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较低(P<0.05)。可见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CCH 治疗HBGH 在缩短手术时长方面更具优势,且更能有效清除血肿,减少术中失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更利于患者术后身体恢复,提高疗效。但行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CCH 时仍需注意该术式操作相对复杂,对施术者技术要求较高。此外,该术式不适用于血肿量>70 ml、颅内压严重升高者,因上述类型患者外侧裂分离较困难,易对脑组织在成牵拉性损伤,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综上所述,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CCH 治疗HBGH 能有效提高手术疗效,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长短、术后恢复快、血肿清除率高、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