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巍,夏 红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食品科技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8)
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与技能给学生,更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课程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1]。学生在大学中接触最多的是各门课程的任课教师,大学生要获取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包括家国情怀、公民意识、行业规范等,使他们具有报效社会、服务人民的能力。所以,每位教师都应把思想政治教育自然而然地贯穿于专业课的教学中,而不是仅仅依赖思政专业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为高校专业课程的建设和使命指明了方向,更是提出了要求[2]。
食品化学是食品类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课,食品加工、食品营养、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健康、生命安全、社会经济和国家战略,为食品行业输送的必须是德才兼备的人才。“德”为先,“才”才能为科技创新、社会发展、人民福祉添砖加瓦[3]。因而,食品化学教学中的课程思政显得尤为重要。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健康,也是百姓最关心的民生问题之一。食品行业从业人员如果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较强的法律法规意识,较强的食品安全意识,将会从源头上大大减少食品安全隐患。食品化学课程中关于“食品”“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取自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此法是为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制定,食品行业的相关内容都得符合《食品安全法》中的规定。各种监管措施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但更重要的是食品从业人员的安全、法律、道德意识。在讲解概念的同时,对《食品安全法》进行解读:一是让学生牢记食品安全是关乎人民健康的重大基本民生问题,作为食品专业的学生,等他们成长为未来的食品研发者、生产者、经营者、管理者、检测者的时候,牢记食品人的社会责任,当好食品安全的守护人;二是从《食品安全法》的制定引导学生体会党和国家对人民健康的重视,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我国从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身体健康出发,通过长期的实践与总结,已建立起一套较完整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既是食品生产者的操作规范,也是食品安全监督的执法准绳。学习“食品中的添加剂”时,将教材内容延伸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提醒学生在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经营、使用中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诚信生产。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道德传统,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无论是食品生产、经营还是检测岗位,诚信都是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它让人民群众吃得安心、吃得放心,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4]。在食品化学课程中,不仅学知识技能,更要学做人做事,重视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塑造,使课堂教学的过程成为引导学生学习知识、锤炼心志及养成品性的过程,使之转化为学生自己精神系统的有机构成,转化为他们内在的一种素质或能力。
科技是强国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提高社会发展水平,改善人民生活,增强人民健康体质等,都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习“食品原料的贮藏加工特点”这一内容时抓住“水稻之父袁隆平”这个案例引导学生学榜样、立大志。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使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始终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他积极推动杂交水稻走出国门,致力于将杂交水稻技术传授并应用到世界几十个国家,帮助提高水稻单产,缓解粮食短缺问题,为人类战胜饥饿作出了杰出贡献,也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力量。他对杂交水稻和它背后维系的国家粮食安全怀有的家国情怀会深深打动和鼓舞学生[5]。这样的精神激励青年学生踏实学好基本功,迎难攻坚,从健康、营养和环保的角度出发开发各类功能性食品、绿色食品,以及创新各种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出贡献,实现人生价值。
“食品安全”“健康饮食”等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在食品化学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国计民生中的热点问题,就能做到“思政”与专业相长,达到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例如,每年的校园文化节、营养宣教进社区,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等活动,食品专业的学生利用自己的所学传播科学思想、服务百姓,引导民众树立科学意识,相信科学,不信谣,不传谣,能更科学、更明白、更健康地生活。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强化自己专业知识的同时,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专业课程教学中的课程思政必须要有合适的切入点,做到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统一。目前,根据食品化学教学内容梳理出了23个课程思政切入点(表1)。
表1 食品化学课程思政切入点
续表1
食品化学课程思政切入点的梳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推进,会不断出现新的课程思政元素。教师要做课程思政的有心人,及时收集整理与食品化学教学内容相关的思政元素。作为课程思政背景下的食品化学教师,既担负着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的重任,又担负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的重要职责。所以,不仅要加强自身专业储备,注重科研,满足学生在专业上的要求,也要加强自身政治和人文素养的培养。教师的专业储备、政治人文素养、认真敬业的态度,对学生的诚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严格要求,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成长为政治素养高、道德水平高,具有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