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桃县月亮谷康养旅游开发研究

2021-10-08 14:48潘玉道潘池钦王德源
绿色科技 2021年17期
关键词:松桃康养月亮

潘玉道,潘池钦,王德源

(1.贵州省林业科技推广总站,贵州 贵阳 550001;2.贵州林业勘察设计有限公司,贵州 贵阳 550003;3.贵州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贵州 贵阳 550003)

1 康养旅游基本概念及特征

1.1 康养旅游基本概念

康养旅游是指通过养颜健体、营养膳食、修心养性、关爱环境等各种手段,使人在身体、心智和精神上都达到自然和谐的优良状态的各种旅游活动总和[1]。

1.2 康养旅游特征

1.2.1 老年游客占比高

康养旅游客群中老年人占比很高。老年游客闲暇时间多,日常生活较为单调乏味,普遍渴望以旅游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相比年轻群体,老龄游客身体机能较差,有着更强的社会交际需求[2],在旅游时点上往往避开节假日,选择安静、悠闲、慢节奏的结伴旅游方式。

1.2.2 健康养生需求大

康养旅游强调人与自然的“共生性”,对景点的环境舒适度、空气清新度、水质清洁度、生态完整度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要求景区依托特定自然资源,打造中医养生、康复疗养、美容美体、亚健康防治等特色康养服务内容。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全国森林康养单位已达1100家,全覆盖30个省(市),其中森林康养人家达122家[3],健康养生市场需求较大。

1.2.3 行业关联度高

康养旅游业与诊疗、医护、养老、保健等医养服务业有着很高的关联度,需要在景区内部整合各类资源与人才,构建医养服务的供应与分配链条,形成以预防和保健为主、治疗为辅的康养服务体系。

1.2.4 消费重复性强

观光旅游与专项旅游多为一次性消费,以特色景点吸引游客,游客出行距离远,单次消费高,在满足新奇感后便不会再次游玩[4]。而康养旅游多为高频的近郊旅游,以服务吸引游客,用口碑保持黏性,游客单次消费虽低,但消费重复性强。

2 松桃县月亮谷康养旅游研究

2.1 松桃县月亮谷概况

松桃县月亮谷(以下简称“月亮谷”)位于贵州省铜仁市,占地面积115.78 hm2,是一处包含丹霞、峡谷、谷地、湿地等自然景观,以“富氧度假生活、康体休闲旅游”为主题的城郊型山体森林公园。

2.2 月亮谷康养旅游开发背景

康养旅游是未来旅游业的新趋势[5]。为了扶持康养旅游业发展,贵州省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鼓励政策,为月亮谷的建设创造了政策基础和资金基础。

松桃县周边缺乏特色的城郊型山体公园,当地居民的康体健身、休闲娱乐需求无法有效满足。迫切需要打造一个具备康养功能的城郊型山体森林公园,以进一步完善松桃县城的旅游体系,与周边旅游资源形成优势互补和差异化发展。

2.3 松桃县月亮谷康养旅游开发条件

2.3.1 气候条件

松桃县位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无霜期长达272 d,年平均日照时数1095 h,年平均气温为16.3 ℃,年平均降雨量为1416 mm[6]。

2.3.2 自然生态条件

月亮谷的森林覆盖率达63.43%,自然生态条件优越,生态保护措施得当,是当地知名的“天然氧吧”。

月亮谷林木类型较为丰富,且林相结构整齐,层次分明。园内主要的植物树种有:柏木、侧柏、马尾松、杉木、枫香、麻栎、栲树、白杨、桦木、木荷、香椿、漆树、泡桐、柿子、李、梨、慈竹、四季竹、马桑、火棘、悬钩子等。

月亮谷内部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包括:红腹锦鸡、野鸡、白鹭、啄木鸟、老鹰、松鼠、蛇、蛙类等。这些野生动物对人基本没有危害,可以活跃环境氛围,为旅游过程增添自然野趣。

2.3.3 景观资源条件

月亮谷属于典型的丹霞地貌,拥有观音山、稻田谷地、U型峡谷等地文景观,自然溪流、溪谷清泉、沼泽湿地等水文景观,以及云海、落日等天文景观。这些独具特色的景观资源可以与自然生态相互融合,形成协调共生的整体景观效果。

以《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为标准,确定月亮谷三级以上的优良级资源共有9处(见表1),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表1 松桃县月亮谷旅游资源评价

2.3.4 交通条件

松桃县位于湘、黔、渝两省一市交界处,是黔东北重要的交通要道,距铜仁市区70 km,距省会贵阳市380 km,地理区位条件优秀。

松桃县内拥有铜仁凤凰机场、渝怀铁路以及杭瑞、湘渝、松铜等高速公路,组成“三位一体”路网格局。游客可以通过便利的交通路网在4 h内到达重庆、长沙、贵阳等地。

2.3.5 政策条件

贵州省高度重视康养旅游业发展,在《贵州省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19-2035年)》中提出塑造“中国康养省”的总体目标,以及于 2022年前,建设100个森林康养试点基地的阶段目标。

贵州省连续出台了《贵州省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规范》(DB52/T 1198-2017)和《贵州省森林康养基地规划技术规程》(DB52/T 1197-2017),为省内的康养基地制定了标准化、规范化的指导意见。

在贵州省委、省政府的引领下,铜仁市提出了构建文旅康养融合发展创新引领区的市级目标,并出台了多项鼓励政策,号召各区县重点打造以康养为主的文化旅游业和大健康产业。

2.3.6 市场条件

近年来,松桃县旅游市场快速发展,年接待游客人数从2012年的165.2万人次增长到2019年的933.06万人次,年复合增长率为28.1%。

通过对松桃县旅游发展趋势及月亮谷旅游情况的分析,结合周边县市及景区的旅游发展情况,松桃县政府预期月亮谷年游客量在建设近期末(2022年)将达到12.4万人次,建设中远期末(2030年)将达到59.0万人次(表2)。

表2 松桃县月亮谷游客规模预测

2.4 松桃县月亮谷康养旅游开发策略

2.4.1 近郊客群策略

康养旅游具有持续性和反复性特点[7,8]。为了精确定位康养目标人群,月亮谷选择了以近郊游客为主的客群策略。把距离200 km或3 h车程范围内的周边县市以及邻近的湖南、重庆等地区县作为一级客源市场;把距离在400 km或5 h车程范围内的主要大中城市,包括黔北和黔东北的贵阳、铜仁、遵义等作为二级客源市场;把分流到铜仁市、梵净山、凤凰古城旅游的省外游客和境外游客作为机会市场。

2.4.2 多业融合策略

旅游产业具有开放性、综合性和关联性等特性,可以与医疗、保健、养生、美容等服务项目有机融合[9]。因此,月亮谷采用了“一业为主,多业融合”的开发策略,把旅游业作为主业,辅以森林问诊、森林浴、中医药保健、森林水疗等特色康养服务,丰富康养型游客的旅游体验,并提高平均出游时长。

2.4.3 普惠产品策略

我国康养型游客普遍年龄较大,习惯了俭朴的生活方式,养成了反对铺张,精打细算的消费观念[10]。为了符合客群消费特征,同时体现项目的公益性,月亮谷采用了普惠的旅游产品策略,免收门票,并重点开发质优价廉的康养服务。通过免费的绿色空间和低价的康养服务,不仅能让月亮谷在各大中老年群体间广泛传播,快速形成品牌知名度,还能赢得物美价廉的口碑效益,吸引游客重复性消费。

2.5 松桃县月亮谷康养主题景点

月亮谷在公园中部的自然资源最优渥区域建设了一个面积50000 m2的森林疗养基地,在基地内集中打造了各类康养主题景点。

2.5.1 保健养生度假屋

保健养生度假屋位于森林疗养基地北侧的地势较平缓处,占地面积8300 m2,是一处替代酒店的生态木屋群落。

保健养生度假屋采用了绿色生态的建筑结构设计,建筑色彩美观大方,与周围的森林环境保持一致,不显突兀。

保健养生度假屋以保温防潮的复合型木料组成,通过细致的边缝处理,提高了木屋的隔音能力,使游客可以享受便捷、舒适的临时居所,既能在白天亲和自然,露营放松,又可以在夜里惬意体验野趣的森林夜景。

2.5.2 植物精气园

植物精气园位于森林疗养基地东北部的密集林地,占地面积17000 m2,是一处适合森林浴的“天然氧吧”。

植物精气园内的树种主要为柏木和马尾松,可以分泌大量的萜烯类物质,提高林间空气含氧量高和负离子浓度。充满植物精气的优质空气可以被人体吸收,调节人的自律神经系统,缓解神经细胞紧张状态,达到增进健康、防治疾病和休闲保健的目的[11]。

植物精气园的林间设置了漫步小径和休闲座椅,通过指引方式,倡导游客在林中进行散步、慢跑、做操、打太极拳等适度运动,加强新陈代谢,增加植物精气呼吸效率。

2.5.3 森林医学草堂

森林医学草堂位于森林疗养基地中部的商业区,占地面积2000 m2,是一处拥有现代医学设备的医疗设施。

森林医学草堂属于月亮谷的院前急救体系,可以应对各类旅行期间的易发、突发疾病,解除中老年游客的后顾之忧。同时,还可以针对城市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慢病人群和亚健康人群等,开展医学检查、诊断,并提供具有森林特色的医学疗养服务。

2.5.4 林下中草药种植园

林下中草药种植园位于森林疗养基地南部的山体边缘处,占地面积23000 m2,利用林下空间种植黄莲、草珊瑚、鸡血藤等中草药品种。

林下中草药种植园既可以为森林医学草堂的各类疗养保健服务提供中药材物资,又能通过中草药植物的芳香成分为场中游客提供香薰疗法,从嗅觉通路调节游客的自主神经系统,产生镇定、放松、愉悦的效果[12]。

2.5.5 森林水疗中心

森林水疗中心位于森林疗养基地东部的溪流地带,占地面积5000 m2,是一处以山涧泉水为特色的森林水疗中心。

森林水疗中心设置了水疗浴池、植物疗吧、药浴池、按摩房等养生水疗设施,可以使游客在森林环绕、鸟语花香的森林环境中享受熏洗疗法和按摩疗法,利用水疗的减重、温热、静水压作用[13],促进血液循环并疏通经络,治疗各种运动系统病症。

3 我国康养旅游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3.1 我国康养旅游业发展现状

我国于2013年首次提出康养旅游概念,森林康养于2017年被写进中央一号文件。康养旅游产业发展相关的理论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未得到有效的实践验证。由于缺乏理论指导,各地的康养旅游项目大多处于摸索阶段,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然而,康养旅游发展也如火如荼,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的全国1100家森林康养单位中,其中县(市、区)级森林康养试点83家,松桃县月亮谷康养基地充分借鉴了森林康养试点一些成功经验。新建康养旅游项目可借鉴相关案例的成熟开发模式,同时结合自身项目优势进行改良与创新,并对可能面临的问题提前做好预案。

3.2 我国康养旅游业面临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3.2.1 康养旅游普及程度低

目前,我国康养旅游普及程度很低,大众对于康养旅游理解存在偏差,大多认为康养旅游只适合老年人参加。究其原因,在于部分地区对于康养旅游理解不够深入,康养旅游相关知识未得到有效普及。再加上一些康养旅游产品名不符实,仅是打着康养旗号抢占稀缺景区资源,最终为地产销售铺路。这类产品过于商业化的运作模式,使人们对康养旅游产生了错误理解。

建议各地旅游管理部门贯彻落实“十九大”提出的“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强化康养旅游知识储备,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向大众普及辅助医疗康养、慢性病康养、术后康复疗养等康养业态的医学原理,以提高大众健康水平。同时,还应鼓励和引导医院的康复治疗病人转入附近的康养基地,并探索推进将签约康养机构的合规性治疗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3.2.2 康养基地开发不规范

目前,我国很多康养基地开发不规范,建设杂乱无章,管理还很不到位。究其原因,在于我国首次提出康养旅游概念为2013年,引入时间不长,康养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和模式不一[14],没有形成统一的产业标准和建设模式,更没有相匹配的管理体系与服务体系。

建议各地旅游部门以国家林草局等四个部委联合印发的《促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意见》为指导,联合学术机构与科研机构,开展康养旅游的实证研究,以此建立并优化康养旅游的建设体系、管理体系及服务体系,加强康养基地建设的标准化与规范化。除此之外,还要依托现有的优质康养景点,打造康养示范基地,以模范效应,带动区域康养基地高质量发展,进而有效推动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

3.2.3 康养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

目前,我国很多康养旅游景点的服务内容大同小异,同质现象较为严重。究其原因,是因为很多康养旅游产品原为普通的旅游度假产品,为了强行“蹭康养概念”,新增设了一些康养服务。这类产品的康养服务占比低且高度雷同,缺乏特色,无法给游客带来新鲜感。

建议康养旅游产品的开发过程,以游客需求为导向,挖掘旅游项目深度,满足游客深层次的旅游渴望[15],以此强化游客的印象感。此外,还应充分利用特定康养环境资源,开发园艺疗法、芳香疗法、沐浴疗法、洞穴疗法等特色服务,加深品牌的独特性,与周边旅游产品形成差异与互补。

3.2.4 康养服务质量差

目前,我国一些康养旅游产品虽然服务种类较多,但整体专业能力欠佳,导致服务质量低下。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政府配套政策没有落实到位,地区公共医疗卫生资源没有真正导入景区[16]。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康养旅游业尚处于初级阶段,缺乏森林疗养师、森林康养医生、森林活动教练等专业人才和同时具备林业、医学、心理、体育及旅游等相关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建议当地政府能根据康养旅游特点,制定系统的政策及配套机制,引导公共医疗卫生资源进入景区,构建一套健全的诊断、治疗、疗养、复健机制,形成医养结合、协同发展的景区康养业态。同时,还要加强与学校、职业培训机构的合作,定向培养符合当地康养旅游需求的专业技能人才。

4 结论

伴随国民经济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康养体验不断受到国民的青睐。森林康养与国家提出健康中国战略内涵高度契合,是发展健康中国战略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推动康养旅游市场,森林康养行业迎来了黄金发展期。在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迫切需要加大康养知识普及,构建一套标准化、规范化的康养旅游开发流程,合理导入区域医养资源和专业人才,建立多样化、特色化的康养服务体系,促进康养旅游及相关产业得到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松桃康养月亮
韩国康养胜地——平昌阿尔卑西亚
发现非遗之美
山水禅心 康养五莲
海峡两岸首届森林康养学术研讨会在成都举行
铜仁市委离退局组织退休干部外出参观考察
月亮满不在乎地发胖
与月亮来个亲密接触
铜仁市委离退局调研员罗用娉一行到松桃调研指导工作
砸月亮
松桃县委离退局看望易地安置离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