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坡向坡位对格氏栲造林成活率及生长的影响

2021-10-08 14:48施友文沈彩霞雷先珠黄云鹏王邦富张发游孙金泉王丽贞
绿色科技 2021年17期
关键词:坡向生长量成活率

施友文, 沈彩霞,雷先珠,黄云鹏,王邦富,张发游,孙金泉,王丽贞

(1.福建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福建 福州 350003; 2.福建省三明莘口格氏栲自然保护区服务站,福建 三明 365001; 3.福建省宁化国有林场,福建 宁化 365400; 4.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福建 福州 350012; 5.福建三明林业学校,福建 三明 365001; 6.福建省清流国有林场,福建 清流 365300; 7.三明市林业局,福建 三明 365000)

1 引言

格氏栲(CastanopsiskawakamiiHayata),别名青钩栲、吊皮锥、赤栲等,为壳斗科常绿乔木,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树种,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和经济价值[1~5]。目前,在格氏栲种子萌发特性[2~6]、格氏栲病害研究[7,8]、生长规律及生长量研究[9,10]、栽培模式[11]、混交林造林[10,12]试验研究方面已有相关报道,但格氏栲不同坡向和坡位的造林试验未见报道。为探讨不同坡向、不同坡位因子对格氏栲造林成活率及生长的影响,试验于2019年开始,采用一年生格氏栲无纺布营养袋苗进行格氏栲与杉木行状混交造林试验,以期为格氏栲造林的坡向、坡位因子选择提供技术依据。

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位于福建省宁化国有林场禾口二工区,地处东经 116 °36 ′40″,北纬 26 °14 ′36″,林业版图为79 林班 25 大班 12 小班,试验地总面积4.9 hm2;造林地前茬为杉木与马尾松混交林皆伐迹地,土壤为山地红壤,立地质量等级 Ⅲ 级,平均坡度24°,海拔 390~470 m。

3 试验方法

3.1 试验材料

采用一年生格氏栲无纺布营养袋苗造林,平均苗高22.1 cm,平均地径0.32 cm。

3.2 试验设计

于2019年11~12月进行林地全面清理和整地挖穴、炼山;依等高线按株距2.0 m、行距1.8 m挖明穴,穴面宽50 cm,穴深30 cm,穴底宽30 cm,结合整地回土每穴施入钙镁磷0.5 kg为基肥。

造林设计:于2020年2月下旬植苗造林,试验设置20 m×20 m样地,在样地内进行格氏栲与杉木行状混交造林,树种比例为格氏栲∶杉木=1∶1,每个试验样地分别在试验地的上坡、中坡、下坡、阴坡、半阴坡、阳坡采用完全随机设计重复设置3个样地。栽植后按照常规抚育管理技术措施进行锄草、扩穴、松土、培蔸及病虫害防治等。

3.3 数据调查及统计分析

于2020年12月下旬,对试验地上坡、中坡、下坡、阴坡、半阴坡、阳坡的所有样地进行当年造林效果调查,调查格氏栲、杉木造林当年的成活率、地径、高度、冠幅生长量。试验数据采用dpsv9.50版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检验。

4 结果与分析

4.1 不同坡向对格氏栲造林成活率及当年生长量的影响

不同坡向格氏栲的造林成活率及当年生长量经调查比较,以阴坡较高,格氏栲的平均成活率达94.4%,平均地径达1.07 cm、平均高达82.5 cm、平均冠幅达56.1 cm;半阴坡的格氏栲造林成活率及当年生长量稍低,平均成活率达91.4%、平均地径达0.98 cm、平均高达71.4 cm、平均冠幅达49.8 cm;阳坡格氏栲造林成活率及当年生长量最低,平均成活率为58.2%、平均地径为0.65 cm、平均高为51.7 cm、平均冠幅为34.2 cm (表1)。不同坡向格氏栲的造林成活率及当年生长量指标经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表1,2)。

表1 格氏栲不同坡向造林的成活率及当年生长量指标与多重比较

表2 格氏栲不同坡向造林的成活率及当年生长量方差分析及显著性检验

4.2 不同坡位对格氏栲造林成活率及当年生长量的影响

经调查比较,不同坡向格氏栲的造林成活率及当年生长量均以下坡较高,格氏栲的平均成活率达88.0%,平均地径达1.06 cm、平均高达82.0 cm、平均冠幅达55.7 cm;中坡的格氏栲造林成活率及当年生长量稍低,平均成活率达80.8%、平均地径达0.97 cm、平均高达70.8 cm、平均冠幅达49.3 cm;上坡格氏栲造林成活率及当年生长量最低,平均成活率为57.8%、平均地径为0.63 cm、平均高为51.0 cm、平均冠幅为33.6 cm (表1)。不同坡位格氏栲的成活率、地径及高生长量、冠幅生长量4项指标经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 (表3,4)。

表3 格氏栲不同坡位造林的成活率及当年生长量指标与多重比较

表4 格氏栲不同坡位造林的成活率及当年生长量方差分析及显著性检验

5 结论与讨论

(1)不同坡向对格氏栲造林成活率及当年生长量的影响极为显著。在全光照条件下,试验地阳坡的日照时间长,土壤干燥,养分和水分均较低,且夏秋生长季白天高温时段较长,不利于格氏栲的生长;半阴坡虽然土壤较湿润,土壤养分和水分也比阳坡高,日照时间也比阳坡较短,但夏秋生长季的白天高温时段仍然较长,也不利于格氏栲的生长;阴坡的土壤比阳坡和半阴坡湿润,土壤养分和水分也比阳坡和半阴坡高,日照时间也比阳坡和半阴坡较短,夏秋生长季的白天高温时段比阳坡和半阴坡短,有利于格氏栲的生长,因此,格氏栲的造林成活率及当年生长量最高。

(2)不同坡位对格氏栲造林成活率及当年生长量的影响极为显著。在全光照条件下,试验地上坡的土壤的养分和水分较低,而且气温较高,光照较强,空气湿度又低,这些土壤条件和环境因子均不利于格氏栲的生长;中坡的土壤的养分和水分相对较高,气温、光照、空气湿度也比上坡较为适中,这些土壤条件和环境因子有利于格氏栲的生长;下坡的土壤的养分和水分均比上坡、中坡更高,气温、光照、空气湿度均比上坡、中坡更适中,这些土壤条件和环境因子非常有利于格氏栲的生长,因此,格氏栲的造林成活率及当年生长量最高。

猜你喜欢
坡向生长量成活率
高料价下草鱼“伤不起”!30年养鱼人竟做到鱼种成活率100%,1亩赚5200元
豫南地区青钱柳生长节律研究
不同嫁接技术对樟子松嫩枝嫁接成活率的影响
湘北绿桐I号生长规律初步研究
黄檗家系幼龄期生长对光照强度的响应
基于DEM的桐柏县地形因素分析与评价
坡向坡位及郁闭度对森林公园内林下南方红豆杉生长的影响
不同育苗密度对无患子苗期生长的影响
不同坡度及坡向条件下的土壤侵蚀特征研究
TCP植物蒸腾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