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读”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2021-10-07 06:27李丽
安徽教育科研 2021年27期
关键词:习惯培养阅读教学

李丽

摘要:阅读能力是当代学生进行有效学习、融入并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重要能力。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学生要潜心读文本,做真正的阅读者。语文教师要立足教学实践,指导学生领悟并掌握有关阅读的知识和技巧,精心设计阅读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热情。阅读课不仅是学生阅读成果的展示课,还应是分享阅读经验的平台,真正发挥其育人作用。

关键词:阅读教学 培养 能力 习惯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阅读融入学生一生的诗意生活,是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孜孜不倦的追求。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不仅仅有利于眼下的分数和升学,而且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阅读之于语文之于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阅读能力的提高和习惯的养成是师生双方合力达成的。不仅需要教师潜心精读研究文本,充分考虑学生接受学习的程度来设计阅读活动,更重要的是学生能踏实认真地阅读文本,做真正的阅读践行者。阅读教学也不仅仅是浅显的“纸上读来”,更需要师生科学而有效地“躬行”。新一轮的课改中,尤其是在“整本书阅读”异彩纷呈的大环境下,阅读现状好像有了很大的改观,老师们也以空前的热情高度关注“整本书阅读”的理论和实践。重视阅读固然是一种很好的现象,然而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热闹的背后,学生是否真正养成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能力,发自内心地爱上阅读。

一、“快”阅读更需要“慢”功夫——深挖学生渴望阅读的那眼泉

阅读教学首先是基于阅读的教学,整本书阅读更加考验学生阅读的持续性。学生足量的阅读、积极的思考和写作指向性是阅读教学的前提。

“阅读”一面向高考这个指挥棒,一面对繁重的课业任务就变了味。于是就有人想出了“速成”的“好”点子:书不必读整本,也无须读那么深,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就可获得阅读体验;快速读经典,或者是不用读经典,只要看读书笔记、掌握跳读方法就能掌握知识……殊不知,阅读经验一定是在具体的文本阅读、建构中感悟、积累的。他人的经验不一定适用每个学生,唯有学生真正读通一本书方能积累读一类书的经验。总是将目光盯着别人的经验,希冀走捷径快速达成目标,大多都会枉费心机、徒劳无功。学生认认真真地读书,有强烈的阅读欲望读完整本书才是构建阅读教学的基石。

二、“假”阅读赢不来“真”素养——做一个“真正”的阅读者

阅读也分“真假”之分。有的学生喜欢用零散的时间看书,比如升旗仪式的时候拿着书,上厕所的时候拿着书,看起来很用功却未必是真的热爱阅读;有的学生兴致勃勃地买来一本书,只看几页就束之高阁,没有再往下看的打算;有的学生好像天天都在翻书却对阅读谈不上半点兴趣。种种现象指向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孩子们不知道“如何读书”。

阅读不是仅停留在“读”的层面上。真正的阅读者,首先是能耐着性子读完整本书,思考作者给自己带来的知识、经验和智慧。真正的阅读者看到书中精当的成语、发人深省的名言、优美的段落绝不会轻易放过,会忍不住抄下来,有意识、有计划地去背诵,汲取书中的养分,融入自己“血液”中。阅读的过程既是他们思考的过程,又是和书中主人翁乃至作者交流对话的过程。真正的阅读者有着愉悦鉴赏的思维活动,不盲目迎合作者观点,甚至会对文章某些内容有所质疑。

真正的阅读者在读完一本书之后,会和作者或者书中人物产生情感共鸣,由书中内容自然而然地拓展到现实生活中,所以他会受书的影响而刻苦学习、热爱生活,关心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亲近亲朋好友、同学师长……

真正的阅读者,会有目的地从书中搜集有用的信息并思考践行。这样的人一定能被培养成有毅力、有视野、有理想、有格局、有境界的人。他们正是国家需要的人才。他们不仅爱阅读,还知道怎样阅读,在书上圈点勾画,受书的影响而爱写作、爱表达、爱生活、爱祖国、爱自然……

教师要教育学生做一个真正的阅读者,爱上阅读,勤于思考,明于思辩。让内外兼修构建心灵的高楼大厦,用满腹诗书涵养内在的华贵气质!

三、“有”方法却“无”定法——指导学生阅读得法

授之以鱼,仍要授之以渔。教师教给一定的阅读技巧和阅读方法,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保障。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不同图书类型灵活运用阅读方法,读诗歌可以用朗读法、精读法,读长篇小说用速读法、略读法;在读的过程中还可以和思维方法相结合,有分析、比较、概括、归纳和演绎等;或者用阅读笔记法,写读书提纲,画思维导图。阅读不同的文体也有不同的读书方法。

老师要引导学生合理安排阅读时间。让学生善于利用课余时间、碎片时间阅读,化零为整积少成多。正如达尔文所说:“我从来不认为半小时是微不足道的很小的一段时间。”如果每天抽出半小时时间阅读,坚持下去,会有惊人的收获。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加强一些速度技巧的训练。比如阅读的时候不出声,否则会降低阅读速度;成段地看书,而非一字一字地看;看书的时候随身准备好工具书等。

教师要向学生明确提出阅读任务,让学生自主阅读、撰写笔记、交流讨论。

四、“死”知识离不开“活”设计——点亮课堂教学这盏灯

教师可以给阅读教学设置情境、任务与活动,并进行合理的测评。

上海交大附中申玲娣老师的《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设计,就是将情境、任务、活动相结合。其中有教学展示真实情境——游览上海大观园,让学生实地感受大观园的富丽堂皇。还有体验式和参与式活动的中心任务,如“钗中之爱”活动,选出喜欢的人物,写解说词;“美之誦读”活动,挑选喜欢的诗词吟诵;“虚中之实”活动,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神话幻境等虚写部分,拍摄场景制作成明信片;“园中之瑕”活动,找出大观园中设计不符合原著之处;“红楼你我”活动,设计游客参观大观园的解说词。每一个活动都有活动指南,效果很好,值得借鉴。

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成功经验,保护和支持学生在阅读中的独到见解,在课堂上及时组织学生交流与分享阅读经验。我校张志坚老师组织学生阅读《史记》时,设计阅读前有目标任务,阅读中有活动展示,阅读后有成果显现,最后将学生的阅读感受结集出版,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五、“重”工具不能“轻”人文——涵养学生人文底蕴

人文性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所以阅读教学不是华而不实的空中楼阁,而可以砥砺品德,完美人格。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耳濡目染,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语文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体现教师的阅读智慧,决定阅读教学的厚度,能够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审美情趣,真正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

古今成大器者,必是善读书者。好的阅读习惯关乎学生一生的发展高度和人生品味。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每个孩子的心中都藏着一粒神奇的种子,蕴含着不为人知的神秘和美好,需要老师们去唤醒它。就让阅读这颗奇妙的种子在“园丁”的精心培育下,茁壮成长,成为学生一生幸福的底色!

参考文献:

[1]温德峰,陈占德.语文教学的有效阅读[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0(02):4-6.

[2]申玲娣.红楼梦解——《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设计[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0(08):4-7.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猜你喜欢
习惯培养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习惯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上课好习惯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好习惯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