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华
一、中职教师网络教研意义探析
(一)中职网络教研的内涵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及中职教师对更广阔交流与学习空间的渴望,网络教研应运而生。所谓中职网络教研,它是一种全新的教研模式,参与者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及网络资源,实现跨区域、大范围、多层次的交流与沟通,共享教学资源,从而帮助教师革新教育教学理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使教师队伍向更加开放、更加多样化、更加可持续性的教研方向发展。
(二)中职网络教研的意义
中职教育的本质是使受教育者具有更强的就业能力,这就要求中职教师具有更强、更专业、更符合时代发展的职业性、实践性和社会性。由于平日工作量大、琐碎,且教学资源获取渠道、外派学习机会十分有限,中职教师教研活动的开展一直十分受限。而网络教研的开展恰为这一困境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途径。
1.网络教研可以提供广阔空间
网络教研最大的特点就是突破时空限制,它使得教师在互联网、手持终端、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有更大、更多层次、更全面的渠道了解行、企、教育界发展趋势,它允许教师根据自身需求在浩瀚的信息海洋实现自我知识结构的不断完善。
2.网络教研可以促进同伴互助
在网络教研的世界里,教师可以自由地分享自己的所感、所想、所思,可以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同行随时随地进行沟通和交流,在这样的学术氛围下,教师相互切磋,互相提高,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思想在相互碰撞中产生新的启发和思考。同伴互助的网络教研弥补了教师在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模式上的不足,有效形成良好学习环境,促进教师可持续性的发展。
3.网络教研可以实现专家引领
在现有的教研环境中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一线中职教师,尤其是偏远地区的教师往往很难有机会与行、企、教育界的专家学者进行近距离的沟通和交流。同时,由于资料、文献出版的相对滞后,教师往往难以及时根据产、教变革调整教学大纲及教学内容,这使得学生所学内容相对落后。而网络教研,为所有人搭建了一座双向沟通的桥梁,在这里,名师通过辐射作用,由点及面带动一线教师,一线教师则可以在专家的引领下自觉地学习、提升。
二、中职教师网络教研现状分析
(一)学术研究现状
学术上关于网络教研的探讨并不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关于网络教研发展的思考,如银川刘文正老师的《“互联网+教育”环境下教研模式变革的必然与思考》,寿光杨正伟老师的《对新时代“学体部落”网络教研的发展建议》等;(2)关于网络教研模式的探讨,如浙江师范大学杨镜老师的《信息化环境下大学与中小学合作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模式与策略研究》、沈阳李丽老师的《“网络研修+区域教研+课堂实践”三位一体网络教研应用模式研究》等;(3)关于网络教研在某一领域中的运用,如甘肃王海霞老师的《浅谈网络教研在校本教研中的实施》、甘肃杨宝峰老师的《网络教研促进农村小规模学校青鸟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等。这些文献为我们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相对完善的理论依据,但在实践研究方面,由于所处的学情、学段、地区、研究时间等存在差异,实践研究只具有部分参考价值。
(二)中职网络教研开展现状调查
为了更全面、准确地了解中职网络教研的现状,我们通过问卷星及线下访谈等形式,对100名中職教师进行调查,所得信息归纳如下:
1.参与度
在100名教师当中,仅有8%的教师经常参与相关的网络教研活动,反观有63%的教师表示很少参加或基本不参加网络教研。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对这63名教师进行追踪调查发现如下问题(见图1)。
2.满意度
在针对现有网络教研的满意度进行调查时,我们发现:只有6%的教师表示很满意,连“比较满意”这一选项所占比也不超过10%。为了深挖问题根源,我们继续调查,结果如图2所示。
3.对网络教研的期许
随着“互联网+”与教育的深度融合,网络教研已经成为现代教研的一种重要手段,针对网络教研未来如何与中职教师发展相联系,教师的想法归纳总结如图3所示。
(三)中职网络教研存在问题
通过对中职网络教研的现状调查,我们总结归纳现存问题如下:
1.教师参与度低,选择空间小,教研模式单一
传统的网络教研活动总是围绕着某一特定主题展开,参与者往往根据学校工作安排或是自我继续教育的要求,跟同校或同学科的教师进行交流活动,这种缺乏教师主观性、能动性和目的性的教研活动,常出现活动组织较死板,沉闷,主持人一言堂,难以博采众长,这使得教师参与不走心,深层互动不够,久而久之,走形式的网络教研无法让人动心,而缺乏对网络教研正确认知的教师自然对相关活动无感。
2.活动设计不规范,活动主题太高大
在调查中,很多教师表示“美丽的主题比比皆是,实在的内容少之又少”,教师常常满怀希望而至,无奈失望而归,当我们深究其原因,我们发现,网络教研的主题选择通常较为宏观、这样的主题虽紧扣时代发展趋势,却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把问题说透彻,说明白。这脱离教师实际需求的网络教研,逐渐成为教师教研的负担。
3.教研平台价值提现不理想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普及以及教师对网络教研需求的逐步扩大,教师网络教研平台应运而生,如中国教研网,中国教师教研网等,再加上QQ、微信、微博、博客等现代交流方式的出现,为新时代网络教研的实现创造了可能性。这样的一些网络教研平台在功能上帮助教师完成协作交流、个人知识管理,实现了教学过程的全程记录,但对一些特定问题的解决,却往往束手无策。此外,平台之间无法实现数据、信息、资源的共享,这使得教师只能在某一个特定的环境内开展活动或是在众多平台中“疲于奔波”,这与教师所期望的“个性化、客制化、精准化、智能化、全渗透”的教研模式相去甚远。
三、中职教师网络教研发展策略
(一)改变思想,主动顺应
新时代下的网络教研作为网络教研发展的新阶段,在形式上要将教师与教师、教师与专家、教师与教学问题紧密联系起来,从功能上要支持各地的教师机关注教育的人们祭祀沟通和共享信息,在意义上要成为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再造的工具及有效途径。因此,在新时代下,教师应该转变理念,建立明确的教研目标,增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以更加主动、开放、平等、学习的心态面对新时期的网络教研,为自己构建立体化的学习空间。
(二)建立网络教研共同体,形成合力,统筹规划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认为,人不能通过简单传授来获得知识,认知个体在他人交往的社会环境中实现知识的构建,知识的构建是相互交往,社会互动的结果。基于此,为了实现网络教研的实效性,网络教研共同体有其存在的必要性。网络教研共同体基于某一特定问题而产生,成员间基于相同的理念和愿景,通過相互交流、协作、探讨来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教研更具有针对性、指引性、实效性,信息交互更加频繁且能有效地实现信息的收集、整合,实现教师教研的深度参与,有力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依托产学研工作室,开辟网络教研新渠道
产学研,是科研、教育、生产不同社会分工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化,是技术创新上、中、下游的对接与耦合。而产学研工作室就是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一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集合的教育形式,这将从根本上解决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缩小学校和社会对人才培养与需求之间的差距。基于产学研工作室开展教研活动,它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导向性和时代性,能够引导教师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了解行业发展的事实,明确职教发展的目标,并通过明确工作室职责,落实网络教研的过程性引导,从而提高网络教研的规范性、实用性。
四、结语
网络教研作为传统教研的一种补充方式,在新时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互联网”+教育的时代,网络教研必须以教师需求为导向,网络化行动研究为途径,信息技术等为支撑,为每位老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个性化、智能化的服务,为教师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责任编辑 朱守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