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隔缺血后适应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复发及神经功能的影响分析

2021-10-06 03:24鲍旭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17期
关键词:脑组织缺血性神经功能

鲍旭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是一种临床常见病,是所有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的总称,其疾病分型包括了脑血栓、腔隙性质的梗死以及脑栓塞等,在脑卒中当中大约占70%,是一种因为脑血液供应出现障碍造成的脑部疾病,脑梗死的发病原因主要是患者的脑组织当中局部供血的动脉血流突然降低或者完全停止,导致此供血区内的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等现象,进而脑组织软化甚至坏死,可同时合并其他部位症状与体征,常见如偏瘫、失语等神经功能损伤表现[1,2]。一般情况下,脑梗死在发病的24~48 h 之后采用脑CT检查,可以发现病区低密度灶,边界模糊,且不同程度的占位效应。采用脑核磁检查可以尽早诊断脑梗死,其主要表为加权图像上的T1 于病灶区内以低信号显示,而T2 则表现为高信号,核磁可以找到极小的梗死灶。脑梗死主要以50~60 岁以上人群为疾病高发群体,多数患者同时合并动脉粥样硬化、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冠心病以及糖尿病,且吸烟、饮酒等行为也会增加该病的发生风险。由于脑卒中具有病情复杂、致死率高的特点,为患者的生活及生命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在我国医疗技术水平高速发展的今天,我国临床上对于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常用方法为溶栓治疗,并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但仅有极少数患者会得到明显的治疗效果[3,4]。本文主要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使用远隔缺血后适应治疗后对其神经功能及病情复发和预防的影响进行研究,并结合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情况和偏利现象发生风险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现将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2 月~2019 年2 月本院接收的9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依据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9例。对照组:男25例,女24例;年龄43~80 岁,平均年龄(62.11±6.37)岁;体 重51.12~82.53 kg,平均体重(66.35±5.96)kg;其中合并高血压22例,合并糖尿病10例,合并高血脂17例。研究组:男30例,女19例;年龄42~77 岁,平均年龄(62.25±6.75)岁;体重50.5~83.8 kg,平均体重(64.58±7.24)kg;其中合并高血压28例,合并糖尿病11例,合并高血脂1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患者及(或)家属均已同意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②均符合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诊断标准;③年龄40~80 岁的患者。排除标准:①未经伦理委员会批准;②应用溶栓进行治疗;③患有精神系统疾病的患者。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开展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基础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远隔缺血后适应治疗法进行治疗,利用远端缺血治疗仪进行远端肢体循环加压缺血处理,即让患者处于端坐位,护理人员将血压袖套绑在患者双侧上肢,进行加压,达到200 mm Hg(1 mm Hg=0.133 kPa),1 次/d,持续时间为5 min,中间间隔5 min,反复循环5 次,从而达到远端肢体缺血和复流循环的目的,连续进行12 个月。护理人员在进行第一次远端肢体循环加压缺血的操作时应由护理人员进行操作,随后护理人员为患者及家属讲解有关操作的培训及知识,使患者及家属能够深入了解并掌握其操作步骤,随后的远端肢体循环加压缺血处理均可自行在家操作,同时对患者进行随访,每3 个月进行一次[5]。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判定标准[6]:治疗后,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率中量表(NIHSS)评分下降>50%,相关疾病症状全部消失为显效;治疗后,患者的NIHSS 评分下降15%~50%,相关疾病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为有效;治疗后,患者的NIHSS 评分下降<15%、无变化甚至增加,相关疾病症状无任何改善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②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2 个月的神经缺损程度进行评分,利用NIHSS 进行评估,总分为100 分,分数越低说明患者的神经缺损功能水平越轻,也就是说患者的神经功能越好,反之说明患者的神经功能越差[7];③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偏利现象发生率进行评估,评估标准为偏利现象发生率越高说明患者的侧肢循环功能水平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患者显效33例,有效6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9.6%;研究组患者显效43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0%。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 个月,研究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3.1±1.5)分低于对照组的(15.5±2.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12 个月比较,a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偏利现象发生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偏利现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 个月,研究组患者偏利现象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偏利现象发生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偏利现象发生率比较(±s,%)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12 个月比较,aP<0.05

3 讨论

所谓缺血性脑卒中就是指由于脑的供血动脉,包括颈动脉和椎动脉的狭窄或闭塞、脑供血不足导致的脑组织坏死的总称,由于脑部血液系统突然被堵塞或短时间血流缓慢引起脑组织供血、供氧不足,长时间可引起其他局部坏死或梗死[8]。引起局部梗死的原因有颈动脉或椎动脉血管突然堵塞、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或心源性血栓流入血液系统堵塞小血管,血行缓慢,颈动脉或脑血管局部慢性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狭窄,甚至局部血管突发闭塞血栓导致血流中断以及休克、窒息、溺水等可均可引起脑组织供血不足而发病。如果脑组织缺血严重,会对神经功能带来不可逆的影响及损伤。目前,临床上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多为手术治疗或药物治疗等方法,但在临床上的效果不够理想。对于溶栓疗法,其能够使患者堵塞的血管疏通,从而防止患者的脑组织遭受到严重损伤,虽然在目前临床治疗中被认为是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但由于难以预估其溶栓时机及溶栓的适应证,使得该疗法在临床中的效果并不十分明显[9,10]。本文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治疗期间采用远隔缺血后适应治疗方法后对患者的神经功能及病情预防和复发的影响,并对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临床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偏利现象发生率进行对比,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98.0%高于对照组的7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 个月,研究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12 个月,研究组患者偏利现象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综上所述,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远隔缺血后适应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水平,提高患者的整体临床效果,有利于促进患者的侧肢循环,对患者病情的复发性及预防性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证明,因此值得被推广和提倡。

猜你喜欢
脑组织缺血性神经功能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电针对慢性社交挫败抑郁模型小鼠行为学及脑组织p11、5-HTR4表达的影响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高危患者二级预防的效果观察
仙鹿活骨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
山楂叶总黄酮对大鼠缺血脑组织p38蛋白表达的影响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