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庆龙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多次强调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指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要加强高校基础研究,布局建设前沿科学中心,发展新型研究型大学。”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各大高校都在推动研究性教学的研究与应用,如南开大学举办了“2020年研究性教学与学习方法进课堂”活动,京津冀高校举办了“2020年京津冀高等学校研究性教学探索与应用学术研讨会”等系列活动,分享研究性教学成果。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理念,旨在促进学生提高问题意识,学会探究式学习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技能。
目前已实践的大学生研究性教学活动表明,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效果优于传统的被动式的学习模式,在高校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模式已成为目前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的新趋势。但是在如火如荼地探讨和实行过程中,大学生对什么是研究性学习以及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存在困惑,不清楚自己学习中哪里存在问题?怎样解决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因此,论文将从学校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三个方面入手,探讨如何让大学生具备研究性学习理念,如何让大学生研究性学习转化为一种常态的大学生学习方式。
一、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开设批判性思维系列课程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等目标,并明确高校作为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創新第一动力的结合点,必须以更大决心、更大力气承担党和国家赋予的使命,把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放在办学治校的核心位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也提出要唱响“一流本科、一流专业、一流人才培养”主旋律。那如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怎么培养一流人才?这也是各高校在不断研究践行的问题。
如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体而言,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要任务就是立德树人,人无德不立,教育的根本在于先立德,立德就要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教育最鲜亮的底色。因此,需要在高校开设马克思唯物主义辩证思维课程。高校必须开设马克思主义课程,教育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解马克思主义,让他们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去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这样才能增强他们把握自己、认知世界的能力。
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具备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团队合作的精神,具备创新能力等,这与研究性学习的价值诉求是一致的。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就是要求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用“研究”的思维去看待学习,具有“研究”的思维方式。学会了思维方式,才有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思维的训练过程就十分重要。这需要高校在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时开设“批判性思维”课程,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培养创新性学习能力,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迷信专家,独立思考,大胆探索,积极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和新方法,提高创新能力。
二、创新教师教学方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在研究性学习教学中,首先,教师教学观念需要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变为教会学生思考。研究性学习的教育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在课堂中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独立思考,不断挖掘教学中的研究点,同时将教学和研究相结合,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教导学生学会如何思考。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校长罗伯特·芝莫尔曾说:学校的最高价值观不是尊重权威,而是自由开放、严谨求索。现代社会成员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勇于挑战权威,质疑他人,不害怕犯错,也不害怕实践和探究。当别人对自己的观点有质疑时,也要学会倾听。
其次,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需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并进行恰当的指导和及时反馈。在大学生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发生了转变,教师由原来的传授者、垄断者转变为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在现代教育领域,教师作为指导者的角色也越来越被广泛认可。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需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根据目标导向理论,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需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从目标着手,激发大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学习兴趣,并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的学习,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或阻碍时,教师要及时地提供指导和帮助。
最后,教师要学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研究性教学。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极大推动了教育教学领域的创新,中国大学慕课、网易云课堂、智慧树等网络资源的兴起为大学教学提供了多种途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已成为当今教学的发展趋势。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研究的性质,教育技术的适当运用能有效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成就。调查研究显示,当学生们使用新技术来解决传统学习中有困难的问题时,他们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认为更能表现出自己的才能。因此,教师不仅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还需要指导学生学会利用各种信息技术。现代社会,课堂早已不是知识的主要来源,教师现在更多的功能是教授学生研究方法和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指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去查找、分析、批判性地利用各种信息。
伴随着网络长大的这一代学生,更喜欢即时交流,通过研究性学习教学,网络上的师生互动更受大学生的欢迎。在这种关系中,教师更像一个学习顾问,根据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参与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传授给学生在当代社会需要的生存技能,而不是告诉他们特定的知识内容。
三、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养成问题意识
学习不是死记硬背,学生需要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学习背后的原因,理解为什么要学习,只有经过积极的探索和深度的思考才能牢固地掌握所需的知识。大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要像科学家那样思考,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运用逻辑思维,才能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地理解科学是怎样进行的。
阅读是进行逻辑思考的前提,也是学习的基本方式。通过阅读能识别出具体的问题。阅读是一种主动学习方式,比被动听教师讲授要深刻得多,大学生应该通过阅读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阅读的资料包括教科书、工具书和各种网络资料。为提高学生阅读的效率,学校和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可供阅读的各种资料目录,包括获取电子资源的途径以及相关的期刊杂志等,方便学生了解最新的研究动态。
在学习中,学生一定要牢记问题意识,构建思维导图。学习前,学生根据要掌握的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设计一个概念图;学习开始时,学生根据概念图,去理解每一个部分对中心主题理解的重要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利用各种渠道、方法去搜集、整理、研究各种资料和信息,来修缮之前的概念图;在学习完成后,及时总结和评价自己的概念图,来评估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
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的模式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对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研究探索。小组合作学习包括很多种方法,如讨论、辩论、竞赛、角色扮演等,其中讨论法简单易行,运用开展得最为广泛。传统的教学中,实验课与讨论课开设得太少了,培养模式大多为课堂灌输、学校圈养、流水线培养的工业化形式,这样无法激发大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也不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讨论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被看作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但在研究性教学中,讨论本身就是一种教学,是教学的一种高级表现形式。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阐述观点和思想,这本身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加强了思维训练。学生通过运用反思性讨论、结构化讨论等多种手段,来有效掌握研究性学习方法。
基金项目:本文是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在统计学课程中的应用”(项目编号:97)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