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词多文本阅读教学模式探索

2021-10-04 23:49郭广源王慧
教育·读写生活 2021年9期
关键词:议题意境古诗词

郭广源 王慧

古诗词是中国灿烂文化的瑰宝,题材丰富,内涵深刻,意存高远,是语言文字学习和人文教育的丰富资源。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小学生正处于记忆的黄金期,在学习古诗词时,往往很快就可以熟练背诵,但是对于古诗词内容的理解比较困难。怎样在有限的课时内使学生感受古诗词的意境,体会古诗词的内涵,领悟古诗词的哲理,始终是小学语文教师探究的关键课题。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分析

2019年秋季,全国中小学统一使用统编版语文教材。1~6年级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由原来的75首增加到112首,增幅近百分之五十。由此可见,未来的语文教育将更加重视小学生古诗词积累和传统文化素养的培养。

而在实际教学时,教师普遍反映古诗词越来越难教,原因在于:与老教材对比,统编教材中的新入编古诗词涉猎范围更广,不再仅仅是耳熟能详的古诗词,在内容增多、难度提高的同时,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不能及时改进,加上自身的文化积淀不够,讲解起来会有难度。除此之外,教师的观念尚待更新,讲解古诗词时教学方式模式化,多从社会背景、作者生平、写作手法、关键字词等进行剖析,容易忽略学生对古诗词意境的感悟、内心情感的体会,以及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无法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和对古诗词的热爱。教师备课也缺乏扩展延伸,导致学生对古诗词学习兴趣不高。

优秀的古诗词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资源。通过查阅文献,笔者总结国内专家、学者对小学古诗词教学有以下观点:古诗词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语言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想象力;古诗词教学应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古诗词的意境和魅力,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古诗词的教学过程重在积累。

二、小学语文开展古诗词多文本教学的必要性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十四五”期间,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古诗词多文本阅读教学,是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也是培养学生“文化自信”以及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需要。基于小学生的身心特征,开展古诗词多文本阅读教学,灵活巧妙整合教学素材,可以提升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能力。全国特级教师孙双金曾以多文本阅读教学的形式执教《送别组诗》,在教育界引起热烈反响。他将不同教材、不同年级的四首送别诗以“送别”为主题进行了文本重组,通过提炼四首古诗中的异同点,巧妙地贯穿在一起,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效率。

(一)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当下是知识爆炸时代,学生每天都面临着许多新知识的出现,若想掌握大量的更有价值的信息,就需要提升阅读速度。就现在的语文试卷来说,阅读内容明显增加,对学生的阅读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阅读速度,才能在一个课时内完成多篇作品的阅读,获得高效的信息资料。多文本阅读教学对培养学生高效的阅读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二)丰富学生的阅读数量

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小学语文教科书总主编温儒敏认为,现在语文教学最大的弊病就是少读书、不读书。教材只能提供少量课文,不拓展阅读量,怎么用力,语文素质也不可能真正提升上去。

新课标强调:“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小学语文课本展开古诗词多文本阅读教学,在课堂上引入大量经典的古诗词,把大量优秀的古诗词升华并融入课堂教学中加强阅读,扩展了学生的阅读空间。经过朗读、感悟、分析、总结、比较等途径实现多文本阅读的多元化,丰富学生的阅读数量。

(三)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古诗词多文本阅读教学,以一篇阅读带动多篇阅读,有效开展好略读与自读,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集体建构、达成共识等形式,把握古诗词独特的表达方式,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感受诗人的创作风格,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阅读策略。

三、小学语文开展古诗词多文本教学的教学模式

(一)细化分类,确定议题

议题的确定是开展古诗词多文本阅读教学的基础,应贯穿于多篇古诗词之中。

根据《中国古典诗词鉴赏》对古诗词体裁的分类以及小学语文教材选文的具体内容,大致分为以下几类:游记写景类,田园隐居类,远行乡愁类,人生感悟类,咏物抒怀类,爱国主义、传统文化类等。古诗词多文本阅读的议题可以遵照诗歌体裁的分類,例如,以“送别诗”为议题,可选择《赠汪伦》《送元二使安西》《芙蓉楼送辛渐》《别董大》《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对诗人送别的方式、意境和情感展开讨论。

还可以以作者、朝代、历史背景、意象、情感、表达方法等为议题,甚至可以根据教材随文而定。

(二)选择内容,有机组元

古诗词多文本阅读以一篇带多篇,实现了多篇古诗词的有机联动。那么,选取什么古诗词进行组元,对古诗词多文本教学的开展至关重要。

首先,组元内容要紧紧围绕议题。例如,以“月亮”为议题,可选择《静夜思》《泊船瓜洲》《枫桥夜泊》等;以“春天”为议题,可选择《江南春》《晚春》《春望》《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等;以“儿童”为议题,可选择《小池》《所见》《池上》等。

其次,应结合语文新课标要求,选择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难度适宜的古诗词。

再次,还要注重选取古诗词之间的关联性。可以说,文本组元是多文本阅读教学开展的核心。优质的组元能让学生较快梳理出多文本之间的异同点,找出其中的关联。因此,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准确把握古诗词的异同点及不同诗人的风格特征、语言特色,还要具备提炼与梳理素材的能力。

(三)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

古诗词和现代文学表现形式明显不同,多媒体多重感官的刺激效果,能将抽象的意境变得具体生动,引领学生入情入境,有助于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促进学生领会古诗词意境。例如,在学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时,借助多媒体播放池塘里挨挨挤挤的莲叶,帮助学生体会“接天莲叶无穷碧”的意境。在学习《枫桥夜泊》时,通过观看渐渐西沉的月亮、星星点点的渔火、摇摇摆摆的枫树,聆听寂静夜里乌鸦的啼叫与寒山寺的钟声,体会诗人心中的哀愁与寂寞。

通过学习多首古诗词,借机引导学生找关键词,想象画面,展开联想。长此以往,古诗词很自然地就存在于画面和意境中了,学生从中也能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特征及古诗词风格,体会借景抒情等表达方法的技巧。

(四)掌握策略,拓展素材

古诗词多文本阅读通过一个或多个议题进行一组古诗词的教学,再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开展阅读,寻找文本内容的异同点,进行集体构建,以达成共识。这样的教学方法简单、高效,符合新课标理念,弥补了单篇阅读的不足,有助于提高古诗词多文本课堂教学效果与效率。

全国特级教师、清华附属小学校长窦桂梅在执教《游园不值》一诗时,以“不遇中有遇”为主题,设计了“与文字相遇”“与文学相遇”“与文化相遇”等环节开展教学。在“与文化相遇”板块,出示了《雪夜访戴不遇》进行了拓展学习,让学生由“不值”体会“不遇”,深入理解文本信息,领会到古诗词的文字魅力。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开展多文本阅读教学,打破了传统古诗词教学模式,拓宽了古诗词教学方法,扩大了文本阅读的范围,增强了文本内涵的厚度,提升了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水平,真正实现了深度学习。

基金项目:本文是河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一般课题“多文本阅读教学评价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21YB0846)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议题意境古诗词
探究基于核心素养的议题式美术教育
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
让政治议题“活”起来
我爱古诗词
本期主题:莲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春色满园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猜诗词
一朵花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