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俊英
(宜兴市官林医院,江苏 宜兴 214251)
近年来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目前我国的糖尿病患者已位居世界前位[1]。糖尿病因其危害大、并发症多、难治愈,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社会性难题,糖尿病已成为联合国直接管理的疾病。糖尿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未完全阐明,现可归纳为胰岛β 细胞分泌胰岛素不足和(或)外周组织胰岛素利用不足,引起糖、脂、蛋白质等代谢紊乱[2]。在糖尿病患者的管理中,护理干预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本篇研究将探讨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实行全程护理干预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具体措施如下。
选择我院在2017 年5 月至2020 年5 月中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共计730 例,分为对照组365 例和观察组365例。其中对照组平均年龄为(66.31±5.27)岁,平均病程(5.32±2.25)年;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为(67.27±5.16)岁,平均病程(5.47±2.38)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差异,P>0.05。
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全程护理干预。
基础治疗用药:硫辛酸(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丹参酮磺酸钠注射液(上海上药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丹参多酚酸盐(上海绿谷制药有限公司)。
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向患者普及血糖控制的重要性,嘱咐患者日常测量血糖及血压,注意适量运动,遵医嘱用药。
全程护理干预:(1)个性化护理方案:根据患者来就诊时的情况,针对临床症状、病程进展、患者日常生活习惯、饮食及运动等习惯,科学的为患者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以最大程度控制患者的血压及血糖,进而延缓疾病进程,提高患者整体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健康宣教:积极组织患者开展糖尿病知识小讲堂,寻求简单易懂的方式向患者讲解,包括糖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等,使患者对于疾病的基础知识有相关了解,进而了解自己的疾病情况,对于护理工作进一步展开奠定基础。此外,可以制作图画宣传手册对患者进行发放,在病房病区墙上张贴与糖尿病有关的科普知识,患者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了解糖尿病相关知识,在公共区域的科普知识也可以让公众了解糖尿病的知识,提高公众对于糖尿病知识的了解,对于糖尿病的预防也可以起到一定作用。(3)饮食管理指导: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葡萄糖难以被利用及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体内糖、脂代谢紊乱,合理的平衡膳食可以纠正糖、脂代谢紊乱。个体化饮食指导可以保证患者调节体内营养物质代谢的同时保证患者的营养充足。饮食管理前对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评估,可通过详细了解患者日常饮食摄入种类、数量,进而分析各类营养物质的摄入来源及比例,通过患者当下的临床情况进行调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尽量少食多餐,定时定量,将主食蛋白质等均匀分配,合理摄入。在进行饮食指导的同时应该强化患者合理饮食的重要性及对于控制病情进展的意义。对于日常饮酒的患者,向其解释乙醇可使血糖控制不稳定,持续过量饮酒可导致高血糖,劝导应当尽可能戒酒,不能戒酒的情况下,应当减少酒精及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根据《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指南》推荐的饮酒量:女性每天不超过1 个乙醇单位,男性每天不超过2 个乙醇单位,每周不超过2 次饮酒。对于有并发症的患者,应该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整饮食,比如糖尿病合并肾病的患者,出现显性蛋白尿时应当限制患者的蛋白质摄入量。(4)运动管理指导:运动可减轻胰岛素抵抗,单次运动可以降低运动时及运动后的血糖,长期规律的运动可以改善患者的葡萄糖耐量及降低肾上腺激素诱导的脂肪分解作用,进而改善胰岛素抵抗和减少胆固醇在动脉内膜的沉积。运动治疗之前应该明确运动治疗的适应证及禁忌证,科学合理的制定指导方案,循序渐进,结合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指导,在尊重患者个人意愿的情况下选择正确的运动方式,有利于患者进行长期运动及运动习惯的保持。运动以能改善心肺功能、增进心血管健康的方式为宜,例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游泳、打太极拳等,患者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运动方式,由护理人员制定详细的运动计划。运动计划的制定应循序渐进,保持一定的频率,使患者能够养成长期稳定的运动习惯。(5)心理健康治疗:由于糖尿病是难以治愈的终身性疾病,治疗周期长,患者的饮食及生活方式需要进行转变且需要长期维持,对于患者来讲是个难题,加之患者本身的内分泌紊乱可能导致心理问题出现的概率加大,所以对于患者来讲适当的心理指导是很有必要的。患者对于疾病的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对于疾病的不了解,从诊断之初就对疾病的治疗抱消极态度,依从性不高,消极情绪也会影响体内激素的分泌,对于疾病的治疗有很大的阻碍。在护理过程中护士和患者多进行交流,在交流中感知患者的情绪变化,进一步了解患者的情况,根据具体情况对患者进行开导。护理人员也可以组织血糖控制良好、愿意分享治疗过程的患者开展分享活动,为患者树立信心,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治疗过程。
对比指标为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及患者生活习惯养成效果(包括饮食和活动锻炼)。
研究数据的处理由软件SPSS 20.0 执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通过对统计数据分析,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 血糖的控制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对比(,mmol/L)
表1 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对比(,mmol/L)
通过对统计数据分析,观察组患者的生活习惯养成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生活习惯养成对比[n(%)]
糖尿病的并发症可致死、致残,血糖控制不良,可以发生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性昏迷等急性并发症,可危及患者生命[3]。慢性并发症中,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多系统受到损伤,进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所以糖尿病治疗的早期目标是控制血糖、预防急性并发症,远期目标是预防慢性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关键在于控制血糖,除了科学的药物治疗外,患者的依从性、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等对于疾病的整体治疗效果息息相关[4]。老年人因为免疫力下降,机体内的代谢水平及胰岛素的敏感性也降低,为疾病的治疗增加了难度[5]。全程护理干预是针对患者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针对患者疾病的不同阶段,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通过健康干预、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心理指导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干预,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使血糖控制良好,进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6]。有研究结果显示,全程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7-8]。通过对本次研究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与以上研究结果相符。综上所述,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行全程护理干预,对于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有较为积极的意义,可以在临床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