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爱华
(高邮市人民医院 呼吸内科,江苏 高邮 225600)
呼吸内科多为老年患者,我科2019 年收治的患者中>60 岁的老年患者占80%。患者多为慢性病,常见症状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治疗周期长、病情反复发作、机体抵抗力差、记忆力退化及家庭照顾不足等问题,容易导致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严重时会影响患者的生活品质和健康[1]。在护理工作中,护士一直重点关注老年患者的安全问题。为了给老年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护理,确保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本科室对老年患者存在的护理安全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制定相关预防措施,现报道如下。
选取我科室2019 年1~5 月50 例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2019 年6~10 月50 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男28 例,女22例;年龄66~76 岁,平均(71.4±4.2)岁;疾病类型:COPD 25例,肺部感染11 例,哮喘9 例,呼吸衰竭5 例。观察组男29例,女21 例;年龄65~76 岁,平均(71.0±4.5)岁;疾病类型:COPD 22 例,肺部感染12 例,哮喘10 例,呼吸衰竭6 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1)对照组:患者入院后按呼吸系统护理常规进行护理。(2)观察组:按呼吸系统护理常规进行护理的同时,总结分析老年患者的护理安全问题并给予预防性护理措施。①病情变化与预防措施:老年患者基础疾病多,病情容易迅速恶化,所以在巡视病房时,护士不仅要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更需注意询问患者主诉,耐心与之交流,以便及时发现其潜在病情变化,予以及时处理,保证老年患者生命安全。②用药安全问题与预防措施:老年患者由于记忆力衰退、视力老化等现象,在服药时容易发生现多服、少服和错服等现象,呼吸科常见的吸入性药物较多,剂型、剂量及使用方法均不同,老年患者学习能力欠佳,正确用药的问题较为严重。需要护士要耐心地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尤其是吸入药要反复示范并监督,对患者服药的时间进行记录,特殊药物由护士提醒用药;同时需观察患者的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一旦出现不良反应立即停药,并进行针对性处理。③护理并发症与护理措施:老年患者皮肤干燥,弹性下降,部分患者长期卧床,活动受限,若同时伴有大小便失禁等,易出现压力性损伤;住院后环境陌生,床栏等设备使用不熟练,肢体活动不灵敏、不协调,导致患者出现跌倒及坠床;老年患者皮肤感觉迟钝、温触觉减弱、保暖措施不当、热水瓶位置不妥等会导致发生烫伤的风险;老年患者因吞咽障碍使得食物、水和药物等易误吸入呼吸道,鼻饲的患者如果操作不当也会引起呛咳甚至发生窒息。护士需注意以上的护理并发症,做好各项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落实预防措施;为患者提供安全、清洁、明亮的病房环境,热水瓶等物品妥善放置;保持患者床单元及衣裤干洁,卧床患者注意减压,定时更换体位;充分评估患者的活动能力,指导患者活动技巧如“起床三部曲”等;协助老年患者进食时应细致耐心,鼻饲患者注意规范操作,防止发生呛咳等。④心理安全问题与护理措施:呼吸系统疾病具有病程长、容易反复等特点,长时间的咳嗽、咳痰及呼吸困难等症状及治疗过程极易引起焦虑情绪,将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如果没有有效的心理干预会加重患者疾病的发展,严重的会出现丧失治疗信心,放弃治疗行为,降低患者生活品质甚至缩短患者生存时间[2-3]。护士应积极关注其心理状态,了解患者在住院过程中关切的问题,使用SAS 焦虑自评量表,了解患者焦虑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积极地与患者进行交流,语气要柔和、亲切,以帮助患者了解疾病,树立信心,感觉到生命的可贵和治愈的希望,从而提高患者治疗的信心,更加配合治疗和护理[4]。
比较两组患者专科护理质量评分、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SAS 评分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
采用SPSS 22.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专科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SAS 评分,用()表示,以t检验;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用(%)表示,以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老年住院患者实施护理安全管理以后,患者的专科护理质量评分和患者满意度,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SAS 评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1、表2、表3。
表1 两组患者专科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分)
表1 两组患者专科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分)
表2 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n(%)]
表3 两组SAS 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SAS 评分比较(,分)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迅速加快,呼吸内科的老年住院患者数量持续增长,大部分患者病情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了老年患者的生活品质和生命安全。以往的常规护理措施较为简单,存在许多护理安全隐患,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健康。因此,及时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并落实预防措施对保证老年患者的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中发现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存在病情变化、服药、饮食、皮肤损伤、跌倒、烫伤、不良心理等方面的护理安全问题,通过护士有针对性观察病情变化、积极预防护理并发症、积极的用药指导,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用药正确性,从而有效促进了患者病情的康复[5-6];通过个性化的心理疏导有效改善了患者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在提高患者心理舒适度的同时,也进一步效融洽了护患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治疗、护理及康复工作的正常开展[7];总之,积极寻找并总结分析呼吸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问题,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对有效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8-10],同时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