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霞,李孟燃,宋元华,李丹娜,陈丽琴★
(1.昆明市儿童医院,云南 昆明 650028;2.红河学院,云南 蒙自 661100)
临床实习作为医学护理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培养护理人员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护生将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相联系的关键纽带,不容忽视[1]。传统护理临床实习采用以护士为教师主体的单一教学模式,护理带教老师能力参差不齐,带教也多以护理知识、技能和操作培养为主,对疾病的病因、病理、治疗方案等知识较少涉及;加之护理人员繁忙、精力和水平有限等因素,容易忽视护理人文知识和技巧方面的带教,导致护生因基础知识及人文知识的缺乏,难以应对患儿及家长的问题,导致家长的不信任或护理差错;或因缺乏人文知识和沟通技巧,在护理工作中不注意患儿的感受和反应,操作简单、粗暴,容易导致患儿哭闹和抗拒;有的护生因不擅长与家长沟通,导致家长产生不良情绪,甚至引发投诉[2-4]。以上情形均会严重挫败护生的自信力和主动学习的能力,降低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和效果,甚至影响护生今后的职业选择;而近年来,儿童恶性实体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5],临床上急需高素质的护理人才加入。因此,优化儿科肿瘤护理临床实习教学模式,探索出一种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全面提升护生综合素质的教学模式迫在眉睫。本研究就儿童肿瘤护理实习教学中,实施医-护-医务社工一体多元化教学模式方法和效果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选取2020 年7 月至2021 年3 月在儿童医院肿瘤科实习的35 例护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护生,男2 人,女15 人,年龄19~22 岁,平均(20.12±0.83)岁,本科9 人,专科8 人;对照组护生,男0 人,女18 人,年龄19~22岁,平均(20.16±0.76)岁,本科10 人,专科8 人。两组护生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护士单一带教模式,护理带教老师全面负责护生的临床护理实习。采用护理带教老师对护生进行理论授课后,护生再跟随带教老师进行临床护理操作实践的方式。教学方法以讲授法和演示法为主。
观察组采用医-护-医务社工一体化模式进行临床实习带教。肿瘤科实习期间,每轮护理实习生安排2 次医师集中授课,讲解小儿肿瘤常见疾病及相关知识;同时,护生每天早晨跟随医生查房,熟悉科室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案。护理带教老师负责小儿肿瘤的护理相关知识及操作技能方面的带教,除讲授护理疾病护理和健康宣教知识、医院及科室相关工作制度及护理工作流程、护理技术操作等知识外,重点指导护生面对患儿病情变化或出现问题时,护生如何解决。医务社工负责护生人文关怀的带教工作,主要向护生展示,如何用医务社工的专业手法,解决患儿和家长的心理和情绪问题、如何满足儿童认知发展及需求的方法。医-护-医务社工一体化模式教学方法包括:情景模拟、个案讨论、角色扮演、个案查房、讲授法、演示法、阅读疗法、游戏治疗、访谈等形式。
对比两组护生的实践成绩及理论成绩。对比两组护生胜任力评分、思维能力评分。对比两组护生的学习兴趣评分,包括团队协作、主动性及知识接受程度。
使用SPSS 17.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实习生的实践成绩及理论成绩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成绩评分()
表1 两组成绩评分()
观察组的胜任能力及思维能力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胜任能力及思维能力评分(,分)
表2 两组胜任能力及思维能力评分(,分)
观察组的团队协作、主动性及知识接受程度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3。
表3 两组兴趣度对比()
表3 两组兴趣度对比()
随着疾病谱的改变和小儿外科医疗技术的发展,小儿恶性实体肿瘤已成为儿童的主要病死原因。80% 的小儿肿瘤确诊时已为晚期,且伴有转移,其危重程度、并发症发生率也远高于成人[5-6]。加上大多数患儿不能准确表达病情变化,自身耐受力差,不能主动配合护理人员;护士操作难度大,还需要面对患儿及家属的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均使儿科肿瘤护理难度远高于成人。基于儿童恶性肿瘤护理的难度和复杂度,除加强在职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外,需要更多秉持仁爱之心的高素质护理人才加入儿童肿瘤护理团队,因此,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刻不容缓。
目前,我国多数院校的护理课程体系仍然沿用以生物医学模式为基本框架的学科课程体系,强调学科的独立性、系统性和完整性,课程之间缺乏有机的融合和相互渗透;同时基础医学和专业课程比例偏大,人文社会课程缺乏;加之,采用“先学校理论学习再临床护理实习”培养模式,护生在学校学习的有关疾病病因、病理等基础知识,随着时间的延长,大部分均已遗忘[7-8];而传统护理临床实习采用以护士为教师主体的单一教学模式,导致护生无法适应儿童肿瘤这种专科性强、人文护理要求高的科室。而护生实习效果不佳,将严重挫败其自信心,甚至影响其今后的职业选择。故改革传统护理临床实习带教模式,培养出符合临床护理需求和护理学科发展的护生迫在眉睫。
“医-护-医务社工一体化模式”在国外很多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运行体系,多学科组成的团队为患者带来了更加优化的“全人医疗模式”。但在我国,这一模式仍处于起步阶段。除部分发达地区的三甲医院在肿瘤、临终关怀、急诊、儿科等领域引入医务社工开展一线服务外,目前国内没有将医-护-医务社工一体化模式用于临床护理带教方面的研究和报道[9-13]。将“医-护-医务社工一体化教学模式”运用于护理临床实习带教,可以将医、护、医务社工三个方面的教学能力和方法进行有机结合。临床医生可以讲授疾病方面的知识,可以将疾病的病因、病理、症状体征及疾病新理念、新动态更透彻全面的传授给护生,提高护生的理论水平;护理带教老师可以讲解和示范相应疾病的护理知识和相关的护理操作技能,培养护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使其能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促使其理论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14];专业医务社工可以对护生进行人文关怀方面的带教,可以就患儿和家长存在的心理、情绪、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及需求进行讲解,生动地向护生展示访谈、个案干预、游戏治疗、阅读疗法等专业手法,让护生了解如何将人文关怀护理贯穿于护理工作中。本研究发现,通过开展“医-护-医务社工一体多元化”教学模式,提高了护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了解了护理人文关怀理念和技巧;更重要的是,在真实的临床场景中,让护生学会把书本上的知识和技能运用于临床实践,提高了其分析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在小儿肿瘤护理实习教学中,采用“医-护-医务社工一体化教学模式”结合多元化教学方法进行临床护理实习带教,能够充分整合教师资源,使护生能学到更多、更全面的护理知识,提升护生综合素质,最终培养出符合我国临床护理需求和护理学科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护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