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

2021-10-04 04:01:34吴金鑫王静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73期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体征

吴金鑫,王静

(盐城市中医院,江苏 盐城 224000)

0 引言

变应性鼻炎是指当个体接触变应源后,由IgE 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慢性炎症病变。患者主要表现为鼻痒、流清水涕、鼻塞、连续喷嚏,部分患者可有眼部或软腭处瘙痒。本病发病率逐年增加,全球初步统计患者超5 亿人。现临床治疗方法虽多,但大部分疗效难以长久维持,严重影响患者日常工作及生活[1]。我科采用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临床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7 月至2020 年8 月在我院耳鼻喉科就诊的临床诊断为变应性鼻炎患者61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其中治疗组31 例,年龄18~63 岁,病程0.6~13 年。对照组30 例,年龄19~65 岁,病程0.4~15 年。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1。

表1 一般资料(n,)

表1 一般资料(n,)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制定的2015 年天津《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病史:患者有家族性过敏性史。症状:清水样涕、鼻塞、鼻痒、打喷嚏,出现2 种及以上症状。体征:鼻甲苍白,黏膜水肿,鼻道可见水样分泌物。实验室检査:血清IgE 阳性,或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至少1 种结果显示为(++)或以上。

1.3 纳入标准

患者年龄18~65 岁;患者符合上述诊断标准;最近1 周内未予治疗的变应性鼻炎患者;患者同意接受本次治疗方案。

1.4 排除标准

不符合上述诊断及纳入标准者;近1 周内使用过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相关药物者;不按疗程治疗,中途随意停止及退出者。患有严重全身系统疾病,可能影响本次研究结果者。

1.5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枸地氯雷他定片,8.8 mg/片,1 片/d,睡前口服,连续服用3 周。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所选贴敷药物:辛夷、麻黄、黄芪、补骨脂各10 g,甘遂、细辛各3 g,延胡索、白芥子、白芷各6 g。将药物混合碾成粉状,倒入鲜姜汁搅拌成膏样,放入避光瓶中待用。贴敷方法:将配好的膏状物揉成一元硬币大小,用脱敏橡皮膏贴于双侧肺肾脾俞、天突、大椎。贴敷时长4~6 h,7 d 贴1 次,共3 次。

两组均治疗3 周。分别于就诊当天、治疗结束当天、治疗结束1 个月记录症状积分并评定疗效。

1.6 观察指标

参照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制定的2015 年天津《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见表2、表3。

表2 AR 症状计分标准

表3 AR 症状计分标准

1.7 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3]制定,记分方法:(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积分率≥66%为显效,25%~65% 为有效,≤26%为无效。

1.8 统计学方法

所有观察数据均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症状体征比较

两组治疗前症状以及体征具有可比性(P>0.05)。两组患者与治疗前比较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结束当天、治疗结束1 个月的症状体征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症状体征比较(,分)

表4 两组症状体征比较(,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症状体征总分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当天、治疗结束1 个月与治疗前症状体征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结束当天、治疗结束1 个月症状体征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症状体征总分比较(,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当天,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8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治疗结束1 个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7.4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两组治疗效果结果(n,%)

3 讨论

变应性鼻炎属于祖国医学“鼻鼽”“鼽水”等范畴,首见于《内经》“阳气和利,满于心,出于鼻,则为嚔”。病机总数本虚标实,主要因脏腑虚损,正气不足,腠理疏松,不能抵御风寒异气实邪,进而致鼻窍不通,喷嚏频作[4-5]。本病外在症状虽表现为肺系,但与脾、肾关系密不可分。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又称为“三伏贴”,是传统中医学特色治疗方法,被历代医家所推崇。冬病夏治理论源自《素问》中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观念。夏季三伏时节为四季中阳气最旺的时段,亦为人体阳气血脉最为旺盛之时,此时天气炎热,皮肤毛孔开泄,经络通畅,穴位贴敷可直接作用于人体肌肤。而贴敷药物多为辛温发散之品,能透过穴位经络,直达病所。并可调节全身气血,鼓舞机体正气,进而提高人体免疫力,有效减少冬季易发疾病的次数及时间。从所选穴位来看,肺俞属膀胱经,是治疗肺系疾患的要穴。脾俞、肾俞为先天及后天之本,两者共奏滋先天、补后天之效。天突穴属任脉,能宽胸行气、宣肺平喘。大椎属督脉,具有益气壮阳之效。在贴敷药物组成选择上,麻黄宣肺平喘,解表散寒,能阻止过敏介质释放。细辛辛散通窍,温肺散寒,具有抗变态及免疫抑制作用。白芥子温中利气,通络散寒,能刺激皮肤,透皮促进药物吸收。辛夷、白芷疏风散寒通窍,具有显著抗过敏作用。黄芪补气升阳、益卫固表,能发挥免疫调节作用。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具有抗菌抗炎之功。甘遂泻水逐饮,药理研究发现其对免疫系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补骨脂补肾助阳,纳气平喘,具有抗过敏之效[6-7]。总之,以变应性鼻炎肺、脾、肾虚损的中医病机特点为根本,选择与之相应的穴位,运用辛散通窍、益气温阳的药物,依据“冬病夏治”中医特色理论,进行穴位敷贴。能调节人体气血阴阳,疏通经络,增强机体免疫力,进而减轻患者临床症状,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变应性鼻炎均具有良好临床疗效。但是对治疗结束当天与随访1 个月的疗效进行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研究表明冬病夏治穴位贴敷配合口服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变应性鼻炎,其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的患者,肯定了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的临床疗效。且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操作简单,经济实惠,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猜你喜欢
变应性鼻炎体征
支气管镜下治疗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1例
Study on the mechanism of Fuzi in the treatment of allergic rhinitis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徐丽华运用祛风止咳方治疗变应性咳嗽经验
远离『鼻炎闹』 静享黄菊之秋
基层中医药(2020年9期)2020-11-27 01:55:10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猪萎缩性鼻炎的防治
兽医导刊(2019年1期)2019-02-21 01:14:18
中医赶走恼人鼻炎
柔性可穿戴生命体征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葱汁治鼻炎
特别健康(2018年3期)2018-07-20 00:24:54
金匮肾气丸化裁治疗变应性鼻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