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二例诊治分析

2021-10-04 11:19赵军杰马周鹏林观生王伟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21年9期
关键词:母细胞肌纤维脾脏

赵军杰,马周鹏,林观生,王伟

(1.宁海县城关医院 放射科,浙江 宁波 315600;上海市金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 201501,2.放射科,3.普外科)

脾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splenic 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SIMT)是极为罕见的脾脏原发肿瘤,国内发病率约1/(610~1 700)万[1],国内外文献多为个案报道[1-2]。该病术前可被误诊为错构瘤、血管瘤、淋巴瘤等疾病。笔者对2例资料完整的SIMT诊治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有关文献,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1 病例资料

病例1:患者女性,36岁,因“反复左上腹隐痛不适伴乏力、食欲减退5个月余”于2018年8月14日就诊。查体左上腹轻度压痛,无反跳痛,腹水征阴性。实验室检查血、尿、大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正常,肿瘤标志物均在正常范围。超声显示脾脏不均匀低回声肿块,彩色多普勒显示病灶内少许血流信号。CT平扫见脾门区类圆形稍低密度肿块,最大截面75 mm×61 mm,边界较清晰,未见钙化。CT增强呈轻度至中度渐进式、不均匀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肿块内部见小斑点中度强化影,未见囊变坏死。肿块轻度突出脾门轮廓,周边结构未见侵犯,腹腔未见积液,腹腔及腹膜后未见肿大淋巴结(图1A~C)。CT诊断为脾脏乏血供肿瘤,经腹腔镜脾切除术完整切除病灶。术后病理显示脾单发肿瘤,大小72 mm×61 mm×59 mm,质韧,切面灰红,未见坏死,周边见不完整薄层包膜。镜下见肿瘤由增生的梭形细胞、慢性炎细胞及胶原纤维形成,成分相互混杂,梭形细胞具有纤维母细胞和肌纤维母细胞的特点(图1D);免疫组化SMA、CD30、CD68、Vimentin及CK(+)。最终诊断为SIMT。术后康复顺利,随访32个月未见复发及转移。

图1 病例1,脾门区SIMT

病例2:患者男性,46 岁,因“左中腹胀痛4 个月余,加重伴乏力、食欲减退及间断性低热10 d”于2019年6月19日就诊。查体左中腹部轻压痛,脾脏下缘隐约触及一质韧肿块,大小50 mm×80 mm;腹水征阴性。实验室检查显示血Hb 115 g/L,大便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及肿瘤标志物均正常。超声提示脾脏下极类圆形低回声为主肿块,内部见小条片稍高回声;彩色多普勒显示病灶内少许细条状血流信号。CT平扫见脾下极类圆形稍低密度肿块,最大截面约88 mm×64 mm,密度较均匀,边界较清晰,病灶局限于脾内,所在区域脾增大,周边结构未见异常。CT增强呈轻度至中度渐进式、不均匀强化,周边部分较明显,延迟期肿块边界变模糊。未见腹腔积液及腹腔、腹膜后肿大淋巴结(图2A~C)。CT诊断脾脏血管瘤,经腹腔镜下脾脏切除完整切除病灶。术后病理显示单发肿瘤大小85 mm×59 mm×54 mm,质硬,切面灰白,周边见较薄完整包膜。镜下病变处正常脾结构消失,梭形细胞增生,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间质细胞梭形似纤维母细胞,内部少许血管增生(图2D)。免疫组化Dismin、Vimentin、Action、SMA、CD8及CD30(+)。病理确诊为SIMT。术后随访19个月未见复发及转移。

图2 病例2,脾下极SIMT

2 讨论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既往称为“炎性假瘤”,被认为是一种炎性反应性瘤样病变[1]。2002年WHO根据病理学特点将其定义为“由分化的肌纤维母细胞性梭形细胞组成、常伴有大量浆细胞和(或)淋巴细胞的一种间叶性肿瘤”[3]。IMT以肺和大网膜较常见,原发于脾脏者极为罕见[4]。临床上,脾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SIMT)常因左上腹疼痛不适、发热、乏力、体重下降等症状就诊,部分病灶较小可无症状[1-2]。目前SIMT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手术、创伤、感染、炎症反应、血栓形成、凝血功能障碍及免疫失调等因素有关[1,5]。

SIMT病理上多呈体积较大的单发肿块,极少数可表现为多发大小不等的病灶[2]。由于梭形的纤维母细胞和肌纤维母细胞排列较致密,间质中大量炎细胞浸润而血管成分稀疏,CT平扫呈较均匀的低或稍低密度,动态增强多呈轻度至中度渐进式、不均匀强化,以周边部分较明显,部分肿瘤尤其是体积巨大者病灶内部偶见出血、坏死[1,6]。本组2例SIMT的病理和CT表现与既往研究符合,病理检查显示由大量增生的梭形细胞、慢性炎细胞和胶原纤维形成而成分混杂;CT平扫呈单发边界较清晰的低密度肿块,增强轻到中度持续强化,呈现“乏血供”的特点;同时未见周边侵犯、淋巴结转移及腹腔积液等常见恶性肿瘤表现。

SIMT需要与下列病变鉴别:(1)血管瘤:临床常见,直径一般小于40 mm;平扫呈低密度,增强呈较明显的持续性、向心性强化,部分较小瘤体延迟期可完全强化。(2)错构瘤:本质是脾脏正常组织异常错乱排序;CT平扫接近正常脾脏密度,增强强化方式多样,可不均匀强化、均匀强化或延迟强化;瘤体内偶见正常脾脏血管分支为特征性表现。(3)转移瘤:有原发肿瘤病史,常为多发病灶;CT平扫呈较低密度,增强强化程度及方式类似于原发肿瘤;可伴有脾外转移、腹腔积液等恶性肿瘤征象。(4)淋巴瘤:除见脾脏病灶之外,可见腹腔及浅表淋巴结肿大;CT平扫瘤体呈较均匀的稍低密度,体积较大,增强强化程度较弱且均匀,延迟期呈低密度;有时可见“血管漂浮征”。

手术切除是SIMT的主要治疗手段,术后预后良好[5]。目前腹腔镜下脾脏切除术是主要的手术方式,可达到微创根治切除的目的。由于少数IMT术后可复发,极少数出现转移,术后一般需长期随访[6-7]。本组2例经脾脏切除术后分别随访19个月及36个月,均未见复发及转移。

猜你喜欢
母细胞肌纤维脾脏
软骨母细胞瘤样骨肉瘤穿刺标本免疫组化H3F3B、IMP3、Clusterin 联合H3F3B 基因突变检测的意义
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神经母细胞瘤治疗中的价值分析
Effects of Different Extract of 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 on Immunological Function in Mice based on Meta-analysis and Network Meta-analysis
顶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一例
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这种恶性肿瘤,3岁以下是高发期
脾脏也会出现钙化
如何预防胃癌手术中的医源性脾损伤
潜水强者
认识快肌与慢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