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瑜瑜
摘 要:在新高考的背景下,为了适应课程改革的变化,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发展的需求,高中历史教师应当建立健全教学评价体系,将其作为教学活动开展的依据,以真实、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在历史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根据高中生的认知学习规律,对教学过程作出合理的评估与调整,形成科学系统的高中历史教学评价体系。本文重新高考的角度出发,对当前高中历史教学评价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策略。
关键词:新高考;历史教学;评价体系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的理念也在不断转变。特别是新高考的提出,对高中阶段的教学形成了深刻的影响。相比于传统的考试方式,新高考更注重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的时候,还必须要注重学生能力、情感等方面的成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建立能够反映实际学情的评价体系十分重要。历史学科是对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学习与阐释,要求学生对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有较好的认识与理解。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合理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作出客观全面的评价,以推动历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一、新高考模式理念简述
新一轮的高考改革,把科学、公平的选拔人才作为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最根本的任务,有利于使高考机制更加公平,为学生、学校提供双向选择的权利。新高考模式为学校、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自由权,推动了从选课到考试阶段的深入改革,无论是河北、广东、江苏等地区的“3+1+2”模式,还是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实施的“3+3”模式,都体现了新高考模式的灵活性与选择性,可以为学生的选课、选考提供十种以上的方案,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了更多的自主权,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课业负担,有助于实现个性全面发展。
新高考模式将“两依据一参考”作为基本的招生标准,其中“两依据”指的是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高考成绩,“一参考”指的是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这一模式结束了过去“一考定终身”的时代,让学生的学习成果可以得到更加全面地反映。然而,这也对教学评价体系作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能只关注学生的知识水平,还要注重他们综合素养的提升,构建起更加全面、立体的教学评价体系,坚持把学生放在教学评价的中心地位,以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推动历史课堂与新高考模式之间的有效衔接。
二、当前历史教学评价中的问题
(一)应试思想影响较大
在传统的历史课堂中,高考是教学活动的导向标,教学评价是为了考试而服务的,应试思想对于高中历史教学的评价体系有着很大的影响,主要通过检查背书情况、习题训练、反复考试等方式,评价学生对历史课本知识的掌握情况。而新高考改革旨在打破这一现状,倡导采取学考分离的方式,为高中历史教学提供更多的自主权,促进其形式的多元化,避免日常学习完全为高考而服务的现象。但目前来看,应试思想在高中历史教学评价中还有一定的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仍然是师生与家长关注的焦点,对于其他素养的发展则没有予以充分的重视。
(二)以终结性评价为主
目前,高中历史教学评价以期中、期末阶段的考试为主,比较重视终结性评价,而忽略了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过程性评价,以及针对学生个体特点的差异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侧重于反映学生的历史理论水平,而难以充分体现他们的综合能力。在历史学习中,各项素养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才能深刻地理解历史知识。提高历史学习水平。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忽略其他角度与层面的评价,会导致评价体系的片面性,不利于历史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评价形式较为单一
在新高考理念下,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同样,在评价体系的构建中,教师也要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多样化的评价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来。但当前一些高中历史课堂上的评价形式比较单一,通常以教师作为评价的主体,通过分析考试成绩,对学生作出一定的评价,学生通常只能被动地接受,而缺乏表达自我观点的机会,不利于他们自我反思、自我提升意识的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教学评价的方式也变得更加多样,教师需要将其合理地引入到历史课堂中,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适应学生的主体发展需求。
三、新高考背景下历史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策略
(一)坚持以生为本,评价学生思维深度
在新高考背景下,教师要摆脱应试思想的束缚,落实以生为本的观念,不能只关注学生对课本知识的记忆情况,而是要考虑学生是否真正地理解和吸收知识,对班中学情形成全面的认识。历史课程的学习不仅是对知识的记忆,更是对学生思维的培养,涉及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多种素养,良好的思维能力是学生理解历史知识的基础。因此,在生本理念下,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历史学习中体现的思维深度,引导他们树立起正确的历史观念,对学生的历史素养形成深层次的评价。
学生本身的历史基础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课本内容的理解层次也各不相同,教师需要对其作出客观的了解,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例如,在教学《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让他们说一说自己知道哪些春秋战国时期的知识,如有的学生提出这一时期有百家争鸣,出现了孔子、老子、孟子等思想家;有的学生提出中国在这一时期由奴隶社会逐渐变为封建社会,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而有的学生则仅知道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據,比较纷乱。通过这一过程,教师可以较好地了解到班级中不同学生对相关历史知识的了解程度,有的学生对这一时期的知识、意义等有着较好的理解,而有的学生只是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可以对学生的思维认知水平形成差异化的评价,并根据实际学情来开展教学活动。
(二)关注行为表现,重视课堂活动评价
在日常历史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于学生的过程性评价,观察他们在课堂活动中的行为表现,进而分析他们的学习态度、历史观念以及理解思考问题的能力等。在历史课程的学习中,学生不能一味地依靠教师的讲解,而是需要主动地思考,对历史知识形成深入的理解与认知,逐渐建立自己的历史知识框架与观念。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除了理论讲授之外,还可以组织一些实践性、开放性的学习活动,并对他们在活动过程中的行为表现进行评价。
例如,在教学《交通与社会变迁》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并发布小组任务,要求以“交通方式的变化”为主题,小组合作绘制漫画,呈现不同交通工具的演变过程,每个小组可以自选一种交通方式,如车、桥、船、飞机等。漫画绘制不仅需要学生理解掌握相应的历史知识,还需要他们具有良好的思维能力、想象力、绘画能力等,是对学生综合素养的考验。最后,每个小组制作一个表格,将成员的分工情况与任务完成情况简要地写出來,教师通过对小组作品的观察,评价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的行为表现。
(三)分层评价目标,适应学生发展水平
在新高考改革下,教师应当将学生作为独立的人来看待,如果教师用统一化的目标来要求所有学生,难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历史学习需求。因此,为了提高教学评价的合理性,教师应当分层制定评价的目标,先按照学习水平、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因素,对班级中的学生进行初步分层,然后制定出不同的评价目标,学生只需要达到自己相应层次的目标即可,不需要全部向优等生或者班级平均水平看齐。通过对评价目标的分层化处理,让历史教学评价体系可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发展水平。
例如在教学《新科技革命与现代社会发展》一课的时候,教师可由简到难制定三层目标:第一,明白物质资料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必要基础,生产力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关键因素,形成一定的唯物史观认识;第二,能够运用特定的时空语言,描述新科技革命,理解新科技革命对于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第三,培养学生运用史料的意识与能力,增强史料实证素养,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新科技革命的影响,增强历史解释能力。通过分层化的评价目标,既可以为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提供进步的空间,也可以让后进生的努力得到应有的肯定与反馈。当然,有些评价目标适用于所有层次的学生,比如让学生联系自己实际,阐述科技对生活的影响,培养他们对家长、祖国的热爱之情等。
(四)优化成绩结构,构建科学评价机制
新高考改革后,高中历史评价的机制变得更加灵活多样,但成绩依旧占据着较大的比重,在教学评价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因此,教师要重新高考改革的理念出发,对历史学科的成绩结构进行优化,以提高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具体来说,高中历史成绩评价机制应当由三方面组成,即闭卷考试、开放考试和平时成绩。其中,闭卷考试的成绩占60%,采取纸笔测验的形式,主要是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检验,考查学生对客观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是否具备运用历史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放考试的成绩占30%,以表现性任务为主要的考试方式,开放考试可以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充分表现自己的历史知识与技能,具体来说,可以设置收集整理历史材料、考察家乡历史古迹、编撰历史小报、表演历史剧等任务,每学期开放考试的形式应当呈现出多样性。最后是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10%,是对学生历史教学活动参与的综合评价,教师可建立学生档案,用于记录学生日常学习中的表现、阶段评价结果、学习中的作品以及其他相关资料,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过程形成全面的掌握,采取定性评价的方式得出平时成绩。
结束语
在新高考的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需要作出相应的转变与调整,而评价体系是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教师要明确新高考改革的理念,树立以生为本的评价理念,关注学生知识、能力、态度、思维等多方面的综合发展,依据学生的差异性确立分层化的评价目标,让教学评价体系能够科学、客观、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历史学习情况,成为高中历史教学改革的推动力,不断促进学生历史素养的发展,帮助他们为高考做好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雷虹.新高考方案下高中历史教学的优化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12(29):204.
[2]张琴.新高考方案下高中历史教学的优化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8,(9):128.
[3]杨依.高中历史教学评价体系中的核心素养问题[J].文教资料,2018,(28):201-202.
[4]温惠敏.论高中历史科学业评价体系的构建[J].语文课内外,2018,(24):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