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云云 汤强
摘 要:历史建筑承载着人对城市的集体记忆,是城市珍贵的文化符号。为了传承这一重要文化遗产,应探索历史建筑保护与活化的方式,并探讨文化传承视角下历史建筑保护活化的创新特点。
关键词:历史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文化传承
在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基因下,广州因其丰富多元的成长历程,在不同的时期,无断代地沉淀了一个个饱含故事和内涵的历史建筑遗产,承载着城市一代代人的集体记忆,是不同时代和社会经济、文化的直观体现。当今广州肩负着实现“老城市新活力”、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讲好名城故事、传承广州文化的历史使命。
一、广州历史建筑的现状与价值
(一)广州历史建筑的现状
广州具有2200多年的悠久历史,包含26片历史文化街区和817处历史建筑,丰富多彩的历史人文积淀,使其成为极为珍贵的城市记忆载体。广州是1982年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汇聚了岭南文化、海丝文化。其历史建筑保护规划、活化利用等开展得较早,有很多优秀的活化利用案例。
习近平总书记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来到广东,着重参观了旧城改造与文化保护利用的经典项目——广州永庆坊。这是广州第一次以保护现存文物建筑及旧城风貌为前提,通过引入文创、科技研发等新产业,形成了创客空间、科技研发、文化创意等多业态复合共生的状态,为历史文化街区活化利用提供了可借鉴的案例。“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州的殷殷嘱托,是广州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
(二)广州历史建筑的价值
历史建筑是重要的文化符号。斯图亚特·霍尔和弗里德曼认为文化符号化是动态的过程,并主张借文化符号解决集体焦虑。我国文化符号活化利用的起步比较晚。2013年12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了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通过借鉴国外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经验,并结合我国现状,国内学者提出延续特色、传承文化、可持续发展推广基础之上的文化符号活化方式,在历史建筑方面有一些理论成果。例如:周文昭借用符号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以佛山当地传统民居为主的洋楼表面及空间的形式、含义,以及其溯源和演变过程;徐维群倡导遵循地方特色,保护乡土建筑,延续文化肌理,保护原生态环境,挖掘文化符号,发展旅游。他认为历史建筑文化符号有独特的文化肌理,具有文化记忆、文化认同、文化传承和文化展示的作用。
二、文化传承视角下广州历史建筑保护与活化的方式
(一)给老房照“CT”
很多有价值的老房子由于年代久远,建设图纸基本难以找回,给保护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每一个历史建筑都是宝贵的、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2017年起,广州通过推进历史建筑数字化保护,为历史建筑建立了全面详尽的数字档案。以建筑精细化测绘及三维建模为技术手段,基于激光扫描、近景摄影测量、无人机行摄等技术获取毫米级激光点云和高清影像,以建立历史建筑遗产数字建档、保护修缮、古迹研究、互动传播支撑平台。已经完成了广东妇女解放协会旧址、中山大学石牌校门、何氏书院旧址等100多处历史建筑和文物古迹的无人机摄影及影像图和激光点云数据等数据采集工作,取得了基于激光点云建立的三维精细模型和测绘图,以及维修构件的3D数字模型与3D打印模型等成果。
(二)“走读广州”,编制历史建筑步径
广州这座包容开放的城市,有多元的城市人群,也有丰富多彩的城市内容。2017年4月起,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开始开展“走读广州”体验活动,通过线性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方法,设计多个主题的历史文化步径,让广州的故事讲得更加生动。路线途径的打卡点涵盖了广州从秦代至近现代的多个历史建筑遗址。如“珠水丝路”串联起沙面、粤海关大楼、爱群大厦、永安堂等17处海丝文化遗产,“西关寻踪路”串联起荔湾湖-逢源大街、宝源路、多宝路等西关大屋集中分布的9片历史文化街区。活动吸引2000多人次参与,40家大众媒体公开报道270多次。2020年,“走读广州”小程序上线,更方便游客随时随地查询“最广州”的走读线路。
(三)利用剪纸创意绘制广州城迹地图
以文脉传承诠释地图,用地图解读文化,广州编制了首部中英文版剪纸创意地图册《广州城迹地图》。以广州的历史发展为基础(从公元前214年建城开始,到唐宋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和明清重要对外通商口岸,再到改革开放前沿和今天的国际化大都市),地圖册选取9个有划时代意义的时间节点,结合历史地图、三维地图、线划地图、影像地图、手绘地图等的制图技术手法,辅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广东剪纸艺术,运用多种艺术抽象和提炼手法将每张地图与剪纸艺术进行一一对应,一新一老、一虚一实,以全新视觉展示广州发展足迹,阐述广州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地图册在广州市城市规划展览中心长期展出,其编制和出版起到了推广广府文化、传承广府文脉的积极作用。
(四)开发广州历史建筑互动地图
2018年3月,广州市岭南建筑研究中心开发的历史建筑互动地图正式上线,可登录该中心官方网站在“数字名城”栏目对广州的历史建筑进行查询,也可通过“名城广州”微信公众号查询。互动地图囊括了全市历史建筑的分布,录入了广州共六批的历史建筑名单,以及每个历史建筑的图片、详细介绍等。利用手机定位功能,大众可以随时随地查询了解身边的历史建筑。点击地图中的历史建筑点位,即弹出历史建筑名称,并可进一步点击以了解相对应的历史建筑图片及具体信息。例如,广州历史建筑——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旧址水产馆,有其建造年代、价值判断以及推荐理由的详细介绍,对游客准确了解该历史建筑很有帮助。
三、文化传承视角下广州历史建筑保护活化的
创新特点
(一)理念创新:打造一区一策差异化“文化IP”
一城多面,多元融合,是广州这座包容的城市不变的“性格”,也是这座城市追求的价值。2020年底,广州出台《广州市公共文化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20—2035年)》(下文简称《规划》),弥补了广州长期以来缺少公共文化设施布局系统研究与规划的空白。《规划》根据文化产业发展,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等发展需求,结合各区文化设施特色及分布现状,考虑差异化发展方向。《规划》为各区量身谋划了特色“文化IP”,分类分区制定个性化文化设施布局建议。例如提出越秀区为广州市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和革命文物保护工程,加强对红色革命建筑遗址的保护利用。具体到将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广州起义纪念馆等历史建筑高标准扩建;将历史建筑规划为一体,结合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旧址、团一大旧址等革命遗址等众多红色文化历史建筑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红色资源开发格局。
(二)制度创新:让文化渗入城市肌理
面对城市保护与更新的双重责任,广州突破陈规,积极探索。在城市更新中高度重视文化保护、文脉传承,编制完成面向2035年的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名城空间战略规划以及名镇名村街区保护规划,出台历史建筑合理利用实施办法、历史文化保护利用与城市更新协同推进专项政策,促进城市在传统空间上有机更新。如今,在海珠广场、沙面、西堤、新河浦、永庆坊等历史建筑聚集地,我们能看到友好亲和的“活态街区”,也能看到故事性十足、饱含文化信息、文化体验良好的“城市客厅”。文化传承,久久为功。广州通过提出把广州市建设成为文化生态良好、文化特色鲜明的岭南文化中心,文化创新活跃、文化生活多彩的世界文化名城,文化英才荟萃、文化交流频繁的全球活力城市的发展愿景,逐步让高质量文化设施、文化建筑渗入城市肌理。
(三)技术创新:打造精细化、品质化的文化公共空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更多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城乡规划建设中,增强城乡审美韵味,提升文化品位。面对城市品质的更高要求,广州以人为本,精雕细琢,开展广州色彩设计指引研究,以“绣花”模式提升城市品质和颜值,加快城市精细化、品质化发展,持续提升城市美誉度和人民幸福感。对于近期出现的文化空间被剥夺现象,广州尽可能免费开放公共空间,打造城市客厅等面向社会大众的文化活动场所,同时活化利用建筑物,优化环境。另外,城市空间应关怀步行者、骑行者,体现场所的人文关怀精神,并激发周边商业和社区活力。广州长期采取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等模式,鼓励公众参与蓝图的勾画和实施,空间上探索风土人情和当代美学的融合,目标是不断提升治理水平,探索全周期管理模式。
四、结语
如今,广州正在进一步完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通过微改造等“绣花功夫”修复历史文化街区,以提升环境品质,并通过打造特色路径、组织共同缔造等多种方式激发公众参与,使历史建筑遗产不仅得到良好的保护、传承,更让其“可品读、可触摸”。“十四五”开局之年,广州历史建筑保护利用正在加速驶入快车道。
参考文献:
[1]周文昭.符號学视角下的佛山洋楼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9.
[2]徐维群.客家乡愁文化符号的解读及其保护利用[J].龙岩学院学报,2019(4):24-27.
[3]广州市公共文化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20-2035年)[EB/OL].[2021-05-15].https://baike.sogou.com/v203165753.htm.
作者简介:
杨云云,学士,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管理,文化保护与传承。
汤强,硕士,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高级环境艺术设计师。研究方向:建筑与装饰设计、文化展示空间设计、文化遗产保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