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振焱 汪鸿飞 徐子强 李佳琪 陈晓航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我国各类高等教育在校学生总规模就已达4002万人。该如何满足高等院校学生一日三餐的巨大需求,这给高校食堂带来了新的挑战,例如学生大量聚集食堂同学校食堂空间有限的矛盾;以及学生学业繁忙,空余时间有限和排队等候时间较长的问题。而校园外卖的出现,正是顺应这一需求。同时,“后疫情时代”校园外卖的新变化、新发展也颇值得关注。为了更好地把握高校在校生们的消费力量,并进一步推动其发展,需要进一步加深对大学生的点餐习惯、行为偏好以及餐饮意见等的了解,在进展中赢得主动,从而更好地满足大学生的日常饮食需求,并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
关键词:校园外卖;“后疫情时代”;点餐习惯;新增长
一、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我国教育事业正走向成熟。仅在2019年,我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就已达4002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更是超过50%。校园外卖随着需求量的增加获得蓬勃发展,其在高校当中也已十分普遍,已经成为了大部分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校园外卖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配送问题;尤其是如今疫情防控期间,校园外卖配送大大受限于校园防疫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机遇往往随困境而来,当下,新零售模式与校园外卖的结合毋庸置疑是拥有着巨大消费潜力的机遇。在校园新零售背景下,各大高校亦在研究探讨目前已存在的校园配送模式,实践新的配送模式,并已取得一定成绩,可为后来者所参考。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并在已有研究基础上,以江西省南昌市高校为例,提出一系列创建更加快捷、高效、安全的校园外卖配送服务的解决对策。该平台运用区块链技术,连接平台、配送团队、商家和用户,能够有效解决传统外卖配送问题,促进校园外卖良性发展。
二、环境及风险分析
(一)环境分析
1.新环境下,大学生订购外卖趋向常态化
未来“新零售”转型中可以选择塑造大数据消费画像、搭建全渠道消费场景、建设社区式零售和新型购物中心等路径。“新零售”模式将成为未来商业领域的一种新常态,也是未来传统零售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
以江西南昌高校为调查对象,以江西财经大学为例,经调查发现,该校学生订购外卖已步入常态化。其中,外卖平均周订购1~5次在所调查的全部学生对象中占比68.57%;外卖周平均订购5~10次的学生人数在所调查的全部对象中占比20.48%;最后,外卖周平均订购量达到10次及以上的高校生人数在所调查的全部对象中占比10.95%。
2.校外外卖竞争弱于校内外卖原因突出且明显
同学们在疫情后外卖倾向的改变,背后是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其中,影响力最大的因素是校内外卖可直接送至宿舍楼下,方便取餐。其次是配送费较之校外外卖跟低,最后才是校内外卖本身的特点或优点,如‘食品安全更有保障’‘食品味道更加熟悉。
3.在校学生意向较强,潜在市场广泛
疫情现在并未有消失趋势,且校园管理应趋向严格化与常态化,基于此校园管理的基础,学生对于校内外卖的需求日渐无法得到满足,继而给校外商家对继续拓展校内市场提供可能性,且基于校内学生市场的需求,外卖配送也存在相应的开展基础性市场;
4.线上点单等相关的技术平台配送日趋成熟,具备项目开展的技术基础
微信小程序作为本项目研究出的重要成果之一,页面布局合理性、功能应用实用性、平台运营可持续性都成为了小组成员设计小程序的重要考量。而关于小程序的开发设计本项目组成员已经作出了相对完善的成品展示。同时结合QQ、微信等相关的平台,可以較为有效地解决技术方面问题
5.一定程度提升校外商家竞争力,具有一定的合作力度
一些商家为提高配送效率自营配送。点餐者从消费端下单后,经由O20外卖平台传达至商家,商家承担起备餐、配送的任务,将包装好的食物送至点餐者手中。此类商家大多位于学校附近,其所用配送者对校园路线十分了解,在配送过程中会选择最为“经济"的路线,用最短的时间配送最多的单数。这种配送方式带给消费者的体验因商家而异,配送效率越高的商家,消费者对于此次消费的体验相对更满意,商家所具有的竞争力也越强劲。
6.技术进步
为实现更为有效的物流配送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所能提供的数据库信息。搭建完整有效的物流模式,应提高信息技术在O2O配送当中的应用。新商业模式O2O已经对物流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风险分析
1.商家风险
(1)商家参与度低,对平台信任度不高问题;
(2)差评过后,商家的追责存在风险——即可为商家带来差评隐患、也可为商家推卸差评提供借口;
(3)增加骑手和商家之间的矛盾。
2.骑手风险
(1)部分由于平台配送的问题可能会由骑手来承担;
(2)骑手与平台配送员的沟通存在差异,降低沟通效率;
3.平台配送员风险
(1)因学习等压力,参与度可能较少,无法招募到足够多的配送员;
(2)配送员对配送费要求达不到预期;
(3)配送员不熟悉校园具体环境,产生工作的延误性;
(4)配送员无法长期配送,人员变化波动严重;
(5)配送员与顾客沟通矛盾,影响校园内部和谐。
4.顾客风险
(1)顾客利益无法得到条款保障;
(2)外卖损坏的追责产生矛盾,无法判断是商家还是平台骑手;
(3)无法接受额外的配送费用;
(4)微信小程序难以在用户手机上流畅运行。
三、技术路线
(一)运用区块链技术,导入外卖订单信息
物流信息平台即本项目研发的“美时速递”小程序,能够进行物流信息管理、商家信息管理、用户信息管理以及订单的调度优化的前提是:安全无误地将用户的下单信息以及商家的订单信息导入微信小程序。
因此,运用区块链技术是解决如何将信息导入微信小程序这个问题的关键。区块链被称作为价值互联网,它本质上属于一个信息数据库,采取的数据记录模式是分布式账本,保密性和可靠性都极高。区块链技术能够自身数据同步和物流行业传输的智能运作,从而实现从客户下单到签收的全过程区块链化,从而完善外卖配送过程的完整性,增强保障餐品运行的安全性,有效地增强餐品配送的整体效率。
(二)建立监控追责系统,回溯解决售后问题
外卖配送的全过程中用户的体验主要来自收到餐品这个终端环节,而发生纰漏的情形包括超时、丢餐、餐品低质等,涉及到商家、物流平台、骑手尤其是校外骑手等参与的多方。用户的体验感不佳会直接关系到其对外卖平台的信任,事故处理不当将对物流平台的运营产生巨大影响。若要在事后对事故进行追责,需要在智能柜安装监控摄像头,监督校外外卖传递到校内的衔接环节,校内配送的过程也要建立追责系统,能够回溯订单历史情况从而更好地解决售后问题。
(三)构建物流配送体系,提高外卖配送效率
高效的物流调度是本项目所研发的物流平台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建立并完善外卖配送体系更加是项目落地的重中之重。
调度跟实时监控系统:全面覆盖监控检测监督商家和骑手的真实情况,收集并分析骑手与订单相关的实时数据。
仿真系统:在大量真实历史数据的基础上,对项目落地的情况进行模拟仿真,提前预测风险并做好备案,从而优化线上的运营策略,利于项目推广。
时光机系统:将订单历史情况可视化,通过回溯进行沙盘推演复盘来改进遇到的问题,根据算法规划配送路径,更好地提升效率。
寻宝系统:运用大数据技术寻找价值点,给出指导线下运营的落地意见,帮助商家更好地控制成本,同时提升用户体验效率。
(四)完善服务评价体系,实现大数据精准营销
信用管理有利于促进企业发展,树立良好形象以及与顾客建立情感联系。消费者完成消费后可以選择匿名或不匿名的方式来评价整个外卖消费过程的各个环节服务质量,其对物流配送以及商家的评价也是确定物流配送人员以及商家级别的重要依据。
当前很多商家为了提高自己的平台评价级别,会采用“刷好评”的方式,这就造成商家高评价、低外卖水平的情况,降低了平台评价系统的可信度,从而降低顾客的信任和粘性。信用管理的核心在于平台企业,同时需要政府、社会共同监督,同时也鼓励用户们在使用完餐饮后对其产品服务进行评价。店家在后台收到评论与意见后积极自优化改进;同时通过收集顾客的口味等需求信息来改装原有商品,推出新商品(在平台中设置调查问卷),同时利用大数据尽可能增加导向性,精准营销,具体解决资源配置等问题。
四、结语
在新外卖配送环境背景下,分析校园外卖配送服务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发现在新零售背景下的校园外卖配送模式更应该顺应趋势,进行优化改良,融合校园生活,提高校园配送品质。对学校而言,由于疫情的不确定性以及风险性,高校加强了对外卖的管控,新零售背景下校园外卖配送服务的优化能够帮助加强校园外卖管理,为有效解决疫情期间传统校园外卖配送面临的问题以及食堂就餐高峰拥挤的问题提供参考,同时降低了配送过程中的校园交通安全隐患。对于学生而言,新零售背景下校园外卖配送服务的优化满足了学生对外卖的需求,有效提升学生取餐、用餐体验,进一步给学生的生活带来便利。新零售背景下的校园配送服务优化通过创新配送模式,实现多方共赢,有助于打破高校终端配送困局,进一步解决外卖配送过程中“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为提高外卖配送效率做出积极的贡献,同时有助于校园外卖配送规范化。本文所设计路线从相应角度切入,解决了当前校园外卖配送困境,并且具有实用性、可行性,存在着良好的市场前景,相信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改进,该小程序可以得到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唐荣,李正军.大学校园外卖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研究[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1(02):118-121.
[2]李龙雨. 外卖运营完全攻略[M].2018
[3]梁莹莹.基于“新零售之轮”理论的中国“新零售”产生与发展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7,39(09):6-11
[4]张清雅,薛艳茹.物流配送的“最后一步——社区O2O与校园O2O的现状与发展[J].商,2015(09):238.
[5]王琪,陈志军,王苹香.区块链技术在新零售供应链中的应用[J].商业经济研究,2020(14)
[6]陈佳伟,刘文君.校园快递配送模式创新研究——以南华大学为例[J].物流技术,2015,34(19)
【作者简介】:
詹振焱(2000-),男,汉族,江西上饶人,江西财经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国际市场营销;
【基金项目】:
江西财经大学2021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项目编码:S20211042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