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学习:高校“立德树人”新模式之逻辑形成

2021-09-28 07:38刘兴璀
理论观察 2021年5期
关键词:服务育人学习立德树人

刘兴璀

关键词:服务-学习;高校;立德树人;服务育人;形成逻辑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1)05 — 0042 — 05

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1〕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服务”教育要求,奠定了高校教育教学服务于人民需要、服务于国家社会发展的根本内容。遵循“四个服务”所提供的价值指向,挖掘国内外历史、理论与实践场域中的逻辑基础,形塑高校服务-学习“立德树人”模式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关系到高等教育有效性的实现。这既是一个战略性课题,也是时代变革的需要。

一、“四个服务”教育方针的实践转化

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2019年3月18日在同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中,习近平进一步明确“四个服务”是新时代学校思政课的根本要求。高校承担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宣传也是实践“四个服务”的主渠道,奠定了“服务-学习”育人模式形成的实践基础。

首先,“四个服务”启发高校服务-学习育人模式的实践合理性。高校向社会服务领域拓展,必然关注国家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尤其在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以人民为中心”等方面,服务-学习育人模式坚持“四个服务”的教育方向,突出服务中的“学习”环节,不断纠正其盲目性,提升服务质量和效能,体现出其服务实践自觉性、有序性和创造性,一方面阐释了高校自身教育目的合理性,另一方面服务于解释国家治理合理性,是审时度势、深度理解高等教育发展形势的重要成果,适应了新时代高校向服务领域深入发展的新要求。

其次,高校服务-学习育人模式提供“四个服务”见之于行动的实践路径。高校是教育实用性最明显的阶段,其摆脱“象牙塔”模式向社会实践领域拓展,实现向服务价值的回归,必将从“四个服务”的实践内涵出发,开拓高校课程精准服务于国家发展全局需要的实践方式:一方面,其实践形式以大学生和高校教师为特定主体,离不开以培养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研”活动,将培养人才与担当社会责任结合起来;另一方面,高校以其学术性、教育性服务于社会,对实践的开展有明确的目的性、针对性和精确性,从而避免了“在自发参与的情况下,国家治理是零散的、局部的而不是整体的、系统的,主体往往无法全面认识国家治理的意义与价值。”〔3〕。高校以其对“四个服务”的学术研究和合理性解释真正做到满足“四个服务”需要,丰富了“四个服务”的创新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讲,高校实现“四个服务”的根本要求,必须是服务过程与学习过程的结合,孕育出“服务-学习”的育人模式。

最后,落实“四个服务”规划高校“服务-学习”模式的实践内容。“坚持‘四个服务,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是统筹促进教育服务人的发展和教育服务社会发展的要求。”〔4〕其实践内涵揭示了新時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局及其所面临的关键问题,重新定位了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之“德”的实践标准,从整体上规划了新时代大学生参与“服务-学习”实践的全部内容。具体来说:1.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价值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思想引领和实践养成中培养大学生的人民情怀。2.服务于党领导管理国家事务,解决重大现实问题的广泛实践,同时要使课程教学内容能够嵌入国家治国理政的需要。3.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紧紧围绕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开展宣传实践。4.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的发展需要搭建“服务-学习”模式的平台,培养各领域发展所需要的高质量劳动者,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切成果需要通过“服务-学习”实践展现给学生,服务于勇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责任。

只有具备“四个服务”理念的大学生,才能明确自己的服务方向,将“四个服务”转化为自觉行动,不断适应未来社会不断变化,增强自身创新意识、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养成终身服务能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二、马克思主义教育服务理念的理论转化

马克思主义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批判了教育是“纯粹的理性活动”,提出教育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教育的功能必须回到教育发展的社会背景中,分析社会系统各要素与教育发展的关系,明确教育具有阶级性、工具性,是维护阶级统治的精神生产活动。马克思主义教育服务于无产阶级政治统治和社会发展,我国高校更是为这样的服务理念而诞生的,构建其服务-学习育人模式必将以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服务理论为基础。

首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了人性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核心观点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与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一致的,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对“德”进行单一的理论宣传难以发挥其服务属性,只有结合现实社会的服务实践开展理论宣传,使思想见之于行动、理论转化为方法论、内化和外化相结合,从而将教育的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把观念转化为现实,才能应对社会发展对人的思想提出的各种挑战。教育过程缺乏实践环节,学生就不会形成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但实践缺少理论的指导,就是盲目的实践;理论指导实践不够,就会降低自觉性,落实不到位;而理论不够彻底,在指导实践中就会片面、不够深入。因而必须掌握对实践的分析方法,即学习、引导的过程。另一方面,大学教育的有限性与教育服务社会的无限性本身是一种矛盾,解决这种矛盾,作为有限的大学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服务的知识和实践能力,而是要培养学生的服务精神,为高校培养人才贴上“服务”标签进行思想动员,才能使其教育效果真正面向社会,使教育服务理念发挥深远影响。那么整体来看,高校真正将服务实践纳入教学的“服务-学习”育人模式,是可能的,更是必要的。

其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奠定了实践理论基础。教育蕴涵于劳动之中,“劳动是教育人性化的总体性特征,是在人所创造的对象世界的积极关系中建构起‘类的特性或人的本质”。〔5〕社会分工造成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即理论与实践脱节,导致人的身心发展的分离。马克思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人必须深入社会的实践而不是局限于课堂,实质就是在服务社会的实践中学习,以教育为手段服务于生产劳动,阻止生产劳动的异化,从而真正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高校“立德树人”工作就是使“德”的理论与服务现实社会的实践相结合,揭示党的教育是为社会实践服务,而不是为教条服务。习近平总书记3·18讲话中也强调,思政课改革“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6〕

最后,“教育为无产阶级服务”阐明了阶级理论基础。马克思指出,“支配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是受统治阶级支配的”〔7〕教育的阶级性决定教育为谁服务、教育的内容、方式、手段等。我国高等教育始终站在“为无产阶级服务”的立场,在新时代的主题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也是新时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全部主题,对教育的要求就是培养“四个服务”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由此得出,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服务理念向实践转化奠定了高校服务-学习育人模式的理论基础,只有坚持高校教育教学的理论性、实践性和方向性的统一,才能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三、党领导的百年中国教育服务史的历史传承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高等教育事业始终注重服务的优良传统,将人才培养与国家前途、命运紧密结合。党的高等教育在救国、建国、兴国、富国、强国各个阶段建立起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服务主线,并不断向科学化、规范化、全面性发展。高校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构建基于“四个服务”的服务-学习育人模式具有深刻的历史渊源。

党成立之初主动承接“教育为救国救民服务”并与革命事业相结合,全面提出“三个服务”的教育宗旨。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开始探索教育与革命相结合的救国道路,主张进行教育革命获得工农教育权,并提出教育应服务于宣传革命救国思想以及革命夺取政权的需要。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即将教育工作视为革命工作,创办湖南自修大学以及各类党校、农民运动讲习所、工人夜校等,开设马列主义课程,为党的革命事业宣传思想、培养骨干力量,“以教育作为革命武器”成为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持续影响国民革命时期国共合作创办的上海大学、黄埔军校等,以及1927年以后中共革命根据地的文化教育运动。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为巩固新生的红色政权,党的教育事业积极开展与革命中反动的、封建的、迷信的、“左”倾教条主义等的错误思想作斗争,开设马克思主义原理等课程,并成立苏维埃红军大学等,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阶级教育,并主张“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同时,基于人民群众对文化教育的迫切愿望,使教育为劳苦大众服务,党在根据地大力兴办人民的教育,制定“人民教师资格”,面向工农群众普及免费教育并享有同等教育权利。1934年初毛泽东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明确苏区教育“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苏维埃文化教育建设的中心任务是厉行全部的义务教育,发展广泛的社会教育,努力扫除文盲,创造大批领导斗争的高级干部。”〔8〕确立了教育为工农大众服务、为革命战争服务、为建立和巩固红色政权服务的宗旨,即“三个服务”的全面提出。

伴随革命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的变化,先后集中到“教育为抗战服务”、“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向。随着全民族抗战进入高潮,为应对日本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摧毁,以及我国高等教育“恐不足以應付今日新的流动环境”、“难于在抗战中尽其神圣职责的”〔9〕的现状,中国共产党推行“国防教育”,即“使教育为抗战服务”战时教育政策,正如1936年毛泽东主持中国抗日红军大学开学典礼的讲话中所说“我们党创办工农红军大学,是为了促进和迎接抗日民族革命战争的到来”〔10〕。教育为抗战服务集中体现在“一面学习,一面生产,克服困难,敌人丧胆”〔11〕:一方面开展文化政治教育,学习抗日救国思想和军事理论方法,进行政治动员,以培养抗日干部、坚定抗日决心;另一方面响应中共中央发动生产运动,服务于战争和根据地生产建设的需要,为抗战胜利打下生产胜利的基础;同时推动建立抗日文化教育统一战线,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抗战胜利。“教育为抗战服务”在坚持苏维埃“三个服务”的基础上,突出了使教育为“抗日救国”这个总目标服务的性质。

1940年,毛泽东全面阐述“为新政治和新经济服务”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教育,也就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教育。新中国成立后,我党继续贯彻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1957年9月毛泽东在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毫无疑问,这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2〕,教育随之转向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1958年《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明确提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13〕,突出强调教育中“两条路线之间的斗争”和“反右倾”、“反教条主义”斗争,倡导大鸣、大放、大字报,使教育为阶级斗争服务成为主题,1961年《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使之全面贯彻执行。1966年,毛泽东“五七指示”进一步提出“教育要革命,要批判资产阶级”的指示,导致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走向了“左”倾错误,在文革中起到了主导作用。

1978年4月,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肯定“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但进一步提出“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观点。1979年进一步解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14〕,坚持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就是使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1983年《邓小平文选》(1975-1982)明确“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提法。同年10月邓小平为北京市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明确了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向。1985年《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将“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写入文件,作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指导思想加以贯彻执行。然而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使得部分学者不断强调“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必要性。为此,邓小平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过“左”的教育方针是危害社会主义的,“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左”〔15〕,全党应该准确理解、全面贯彻“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方针,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培养“四有”人才。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7年十五大报告以及1998年《高等教育法》都明确“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作为教育的基本原则,从根本上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服务方向,彻底扭转了片面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理念,回答了改革开放以后在中国办什么样的大学、为谁服务、培养什么人的重大问题。

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开展,教育方针从“两个服务”向“四个服务”丰富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教育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始终占有重要地位并逐渐凸显。1999年江泽民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重申党的教育方针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2000年胡锦涛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也提出,教育科研工作要坚持“双为”方向,体现了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性,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和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2002年党的十六大明确将“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写入报告,作为新世纪新阶段教育方针的集中体现。从“一个服务”到“两个服务”,体现了教育服务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相统一,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并不断丰富发展。2012年黨的十八大进一步推进并强化“两个服务”教育方针,并与时俱进,在此基础上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中心任务,推进教育事业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校思政课坚持“两个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取得重要成果。2016年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四个服务”,作为教育方针中“两个服务”的具体化,明确了我国教育事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全面服务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服务于治国理政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时代要求,成为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丰富了党的教育“为谁服务”的理念。2017年党的十九大将“四个服务”统一于“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2019年3·18讲话进一步落实高校思政课的“四个服务”。

高校立德树人立足“四个服务”开展服务-学习育人模式,培养大学生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增强为人民服务的能力,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是对我们党领导下的百年高等教育服务史的继承、创新和发展。

四、西方高等教育“服务-学习”理论与实践的经验对话

我国高校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但绝不是关起门来搞教育。贯彻“四个服务”教育方针开启我国高校“立德树人”的服务-学习模式,是一种开创性的理论尝试和实践探索,但“服务-学习”概念在西方尤其是美国已经积累了较为成熟的经验,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基础上,积极对话西方高等教育服务-学习相关理论与实践,在比较的基础上形成区别于西方话语体系的本土化模式,是我国高校服务-学习育人模式形成的经验借鉴逻辑。

美国在19世纪60年代开始关注连接社区和校园的元素,经过近30年的探索形成“服务-学习”理论,其代表人物有提姆·斯坦顿(TimothyK. Stanton)等人。美国学者对服务-学习的定义是:“服务学习连接了两个复杂的概念:社区行动,即‘服务,努力在行动中学习,并把从行动中学习到的东西与自身已有的知识相连接,即‘学习。”〔16〕“服务”强调的是一种实践行动,是体验和理解的结合,重在解决根深蒂固的社会问题,具有丰富的、自由选择的形式,如社区体验、志愿服务、政策倡导、实习、研究等。“学习”机会在服务中寻找,强调的是“针对社区服务提供结构化的批判性反思机会”,在于强化服务的德育效果。学习方法包括现场讨论、关键事件日志、反思课程等。服务-学习既可以实现对学习的实践引导,又可以对实践进行理论指导,是一种高层次的学习范畴,在美国已形成院校化服务-学习模式,实现了服务-学习的组织性和目的性,为我国高校思政课服务-学习育人模式提供重要借鉴。

我国高校一直致力于推动“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课程改革,在“四个服务”教育方针指导下,对话西方“服务-学习”相关理论,需要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比较鉴别、求同存异,实现超越。从发展进程看,我国服务-学习模式是自上而下自觉践行“四个服务”教育方针的实践模式,具有不可取代的前瞻性,致力于创造性服务实践的开发。而国外“服务-学习”模式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探索模式,更多的是直观的、感性的、重复的活动,是向经验层面的生活世界的回归。在意识形态上,作为践行党的“四个服务”教育方针的服务-学习模式,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指导,始终保持“人民性”的立场,从指向性上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景目标。而西方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赋予服务-学习模式必然的物质利益原则,体现人道主义的片面性,同时西方自由主义盛行,服务-学习缺乏明确的服务指向,具有时空上的狭隘性。服务内容上,体现为实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实践的区别。实用哲学强调教育服务的实用性,解决人与社会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以此来探问人生意义和价值,这些实践活动是摆在人面前的自在之物,是适应性的、服从性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强调现实社会本身就是实践所创造的,“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17〕因此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是一种创造性实践,不仅创造现实社会,而且促进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这种服务-学习是通过有创造性的实践超越当下、追求未来,其本身就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活动。“学习”的内容也存在质的区别,体现为后发性与先导性差异。西方服务实践中的“学习”是后发性的,在于寻找服务中的学习机会,其学习的手段是反思。而我国的服务实践中的“学习”是引导性的,首先要引导学生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宏观背景,进而构建服务活动,目的是回归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使服务本身成为学习过程。

〔参 考 文 献〕

〔1〕马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

〔2〕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光明日报,2016-12-09(01)

〔3〕项久雨.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国家治理论纲〔J〕.思想理论教育,2021,(01).

〔4〕教育部课题组.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75.

〔5〕杨兴芳.我国劳动教育的意涵、历史逻辑及其实践形态〔J〕.职业技术教育 2019,40(19):12-18.

〔6〕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國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光明日报,2019-03-19(01).

〔7〕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28.

〔8〕江西省档案馆.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下册)〔G〕//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331.

〔9〕赵守月.抗战时期国共两党教育政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5:25.

〔10〕舒云.毛泽东写给抗大的十九件手迹〔J〕.党史博览,2015,(07):9.

〔11〕谢翰文.生产运动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C〕//抗大编审委员会.生产战线上的抗大,延安:抗大政治部,1939:19.

〔12〕葛广智.会议词典〔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1:258.

〔13〕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论1949-1982〔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298.

〔14〕邓小平文选(1975~198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149.

〔15〕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375

〔17〕〔美〕Timothy K.Stanton,Dwight E.Giles等.服务学习:先驱们对起源、实践与未来的反思〔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149.

〔1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5.

〔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服务育人学习立德树人
勤工俭学发展战略的思考
提升学生公寓“服务育人”水平、打造服务育人“第二课堂”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高校辅导员:“服务育人”做学生日常生活的服务者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