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络拔罐疗法与拮抗松弛术、药物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效果对比

2021-09-28 02:19苏美意范德辉张振宁王朝峰袁智先毛志涛黄颖姿欧志文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18期
关键词:刺络拔腰痛腰部

苏美意,范德辉★,张振宁,王朝峰,袁智先,毛志涛,黄颖姿,欧志文

(1.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 广州 510095;2.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中医将急性腰扭伤归为“瘀血腰痛”、“筋伤”的范畴。此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患者腰部的深浅肌群、椎间盘、韧带及筋膜受到外力损伤所致[1]。急性腰扭伤患者可出现突发性腰部剧烈疼痛的症状,此症状多呈持续性发作,且常伴有腰部活动受限、反射性痉挛的表现。目前,西医多采用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对急性腰扭伤患者进行治疗。中医常用针灸疗法、拔罐疗法、中药等对急性腰扭伤患者进行治疗。如果采取的治疗方法不当,急性腰扭伤患者的病情极易演变成慢性腰痛,在过度劳累或气候变化时其腰痛的症状会明显加重[2]。近年来,刺络拔罐疗法和拮抗松弛术被广泛地应用于急性腰扭伤患者的治疗中[3]。本次研究主要是比较用刺络拔罐疗法与拮抗松弛术、药物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在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康科门诊就诊的9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根据采取治疗方法的不同将这些患者分为刺络拔罐组、拮抗松弛术组、药物治疗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在刺络拔罐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9例;其年龄介于20~3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7.73±3.99)岁;其病程介于1~5 d之间,平均病程为(2.23±0.94)d。在拮抗松弛术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0例;其年龄介于18~3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10±4.79)岁;其病程介于1~5 d之间,平均病程为(2.33±1.12)d。在药物治疗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8例;其年龄介于20~3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90±3.78)岁;其病程介于1~5 d之间,平均病程为(2.13±1.04)d。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有腰部外伤史;2)腰部剧烈疼痛,活动受限,不能坐立、行走,需保持强迫姿势,以减轻疼痛;3)处于强迫性体位,腰肌和臀肌痉挛,损伤部位或可触及条索状硬结、压痛点,脊柱生理曲度改变;4)经腰椎X线检查发现腰椎生理前凸改变,椎间隙变窄。经腰椎X线检查或MRI检查确认腰部剧烈疼痛不是由腰椎骨折、脱位所致[4]。

1.3 纳入标准

1)病情符合急性腰扭伤的诊断标准;2)发病后未使用相关药物或物理疗法进行治疗;3)年龄介于18~60岁之间,性别不限;4)认知功能正常,意识清醒;5)自愿加入本次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1)经影像学检查或体格检查确诊发生胸腰椎骨折、脱位;2)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或有出血倾向;3)存在意识障碍、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或患有先天性疾病;4)不能配合治疗;5)年龄<18岁或年龄>65岁;6)治疗部位的皮肤破溃。

1.5 治疗方法

1.5.1 刺络拔罐组患者的治疗方法 指导患者取俯卧位,医者站在患者的一侧,选取患者局部的压痛点,用蘸有浓度为75%酒精的棉球常规消毒此处的皮肤后,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针头快速点刺此处,刺入后迅速拔针。选取大小合适的火罐,以针刺点作为中心为患者拔火罐,每次留罐的时间为 10~15 min。待火罐吸出一定量的血液后起罐,用消毒纱布对拔罐处进行擦拭、消毒。对患者隔日治疗1次,共治疗3次。

1.5.2 拮抗松弛术组患者的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急性腰扭伤后压痛点的不同对其进行相应的治疗,为其选择舒适的体位。对于压痛点处于L3~L5水平之间的患者,使其取俯卧位。医者站在患者的一侧,将其患侧下肢抬高,保持该侧膝关节伸直,使腰椎与股骨处于后伸角度,以患者无任何不适感为宜。对于压痛点处于L5水平以下的患者,使其取俯卧位,使其患侧下肢垂过床沿,股骨垂直向下(与地面呈90°),髋关节轻微内收,以患者无任何不适感为宜。90 s后,嘱患者缓慢放松患侧下肢,使该侧下肢恢复中立位。对患者隔日治疗1次,共治疗3次。

1.5.3 药物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方法 使用塞来昔布胶囊为本组患者进行治疗。塞来昔布胶囊(商品名:西乐葆,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40072)的用法是:每次服0.2 g(1粒),每日服2次,共治疗5 d。

1.6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1)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相关标准评价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本次研究对象的疗效评定标准是:(1)临床治愈:治疗后,患者腰部无任何不适症状,其腰部的感觉功能、运动功能均恢复正常。(2)好转:治疗后,患者腰部疼痛的症状有所减轻,其腰部的感觉功能、运动功能有所恢复,但不能过度活动。(3)无效:患者的治疗效果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临床治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2)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三组患者疼痛症状的程度。此评分法可将患者疼痛的程度评定为0~10分。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剧烈疼痛。指导患者根据腰痛程度的不同,说出对应的数字,医护人员记录评估结果。3)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评分标准评估三组患者腰椎关节的活动功能。此评分标准的满分为4分。0分:患者可正常活动腰部,在做上身前屈、伸出并下垂双臂的动作时,指尖能触及地面。1分:患者能完成弯腰动作,双手可触及膝关节。2分:患者弯腰的角度<70°。3分:患者勉强可以弯腰。4分:患者无法弯腰,且无法做弓背向后、挺腹的动作。4)在治疗期间,记录三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5]。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处理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治疗后,刺络拔罐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3%,拮抗松弛术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00%,药物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6.67%。刺络拔罐组患者和拮抗松弛术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均高于药物治疗组患者,P<0.05。刺络拔罐组患者和拮抗松弛术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P>0.05。详见表2。

表2 三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2.2 在治疗前后三组患者VAS评分的比较

在治疗前,三组患者VAS的评分相比,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VAS的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刺络拔罐组患者和拮抗松弛术组患者VAS的评分均低于药物治疗组患者,P<0.05。刺络拔罐组患者和拮抗松弛术组患者VAS的评分相比,P>0.05。详见表3。

表3 在治疗前后三组患者VAS评分的比较(分,± s)

表3 在治疗前后三组患者VAS评分的比较(分,± s)

注:##表示与药物治疗组患者相比,P<0.05;△△表示与本组患者治疗前相比,P<0.05。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刺络拔罐组(n=30) 7.00±1.46 1.97±0.49##△△拮抗松弛术组(n=30)7.27±1.64 2.03±0.49##△△药物治疗组(n=30) 7.10±1.61 3.70±0.82△△

2.3 在治疗前后三组患者ROM评分的比较

在治疗前,三组患者ROM的评分相比,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ROM的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刺络拔罐组患者和拮抗松弛术组患者ROM的评分均低于药物治疗组患者,P<0.05。刺络拔罐组患者和拮抗松弛术组患者ROM的评分相比,P>0.05。详见表4。

表4 在治疗前后三组患者ROM评分的比较(分,± s)

表4 在治疗前后三组患者ROM评分的比较(分,± s)

注:##表示与药物治疗组患者相比,P<0.05;△△表示与本组患者治疗前相比,P<0.05。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刺络拔罐组(n=30) 4.03±0.72 0.97±0.72##△△拮抗松弛术组(n=30)3.97±0.96 1.03±0.41##△△药物治疗组(n=30) 3.93±1.05 2.07±0.52△△

2.4 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在治疗期间,刺络拔罐组患者和拮抗松弛术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为0%。在药物治疗组患者中,出现腹痛、消化不良不良反应的患者共有2例,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67%。刺络拔罐组患者和拮抗松弛术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药物治疗组患者,P<0.05。刺络拔罐组患者和拮抗松弛术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P>0.05。

3 讨论

急性腰扭伤与非特异性下腰痛急性发作的发病机理较为相似,这两种疾病都是因直接或间接外力作用使患者腰部的软组织出现撕裂性损伤所致[6]。据统计,每年我国急性腰扭伤的发病率为7.6%。此病患者多为重体力劳动者和青壮年人[7]。西医主要使用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对急性腰扭伤患者进行治疗,但总体效果并不理想,易使患者出现胃肠道刺激征、出血、过敏等不良反应[8],进而可影响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若采取的治疗方法不当或治疗不及时,急性腰扭伤患者腰部受损的软组织可发生纤维化,进而出现黏连,从而使其病情转化为慢性腰痛,严重的可引发腰椎退行性病变。

中医将急性腰扭伤归为“瘀血腰痛”、“筋伤”的范畴。《金匮翼·腰痛》中提到:“瘀血腰痛者,闪挫及强立举重得之。盖腰者,一身之要,屈伸俯仰,无不由之,若一损伤,其脉涩,经络壅滞,令人卒痛不能转侧”。此段文字具体描述了瘀血腰痛的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更提出了腰部处于“一身之要”的重要地位。对急性腰扭伤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刺络拔罐疗法是集针刺疗法、拔罐疗法及放血疗法为一体的中医特色治疗方法,常用于治疗经络不通之病[9]。《灵枢·本脏》中提到:“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也”。这说明,气血畅通,筋骨关节才得以濡养而活动自如。一旦因跌仆损伤引起气血运行不畅,可使气滞血瘀,不通则痛,应以“菀陈则除之者,是去出恶血也”为主要的治疗原则。研究发现,采用刺络拔罐疗法对急性腰扭伤患者进行治疗,可以调节其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功能,发挥缓解疼痛、抗炎的作用[10-15]。刺络拔罐疗法在调节急性腰扭伤患者神经系统的功能方面的作用机制是:刺激周围神经系统,促进交感神经平衡的恢复,并可调节β-内啡肽、P物质的释放。刺络拔罐疗法在调节急性腰扭伤患者内分泌系统功能方面的作用机制是:可影响患者体内皮质醇的表达水平。刺络拔罐疗法在调节急性腰扭伤患者免疫系统功能方面的作用机制是:可调节患者体内自然杀伤细胞和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的水平,并能调控免疫因子的表达水平,减轻局部组织的氧化应激反应,清除局部组织内过量的乳酸,提高过氧化物酶(一种以过氧化氢为电子受体催化底物氧化的酶)的活性,保护受损组织细胞的功能[16-17]。

拮抗松弛术是由Dr.Lawrence Jones发明的一种骨科疾病疗法。此法通过使患者处于舒适的体位并维持一段时间,促使其处于极度收缩的肌肉恢复到正常状态,从而达到缓解肌肉骨骼疼痛和功能障碍的目的[18]。原感觉学说(主缩肌与拮抗肌的异常神经肌肉活动)是对拮抗松弛术作用机制的常见解释[19]。原感觉学说认为,快速伸展受损的肌肉组织会刺激此处的肌梭,引起主缩肌收缩反射,从而抵抗受损肌肉组织的进一步伸展。由疼痛引起的肌肉收缩反射会使拮抗肌的肌梭变得兴奋,由此引发神经肌肉功能失衡。对急性腰扭伤患者进行拮抗松弛术,可以恢复其正常的肌梭活动。研究发现,一旦主缩肌肌梭的活动被重置,拮抗肌肌梭的活动也可以恢复到静息的状态,抑制异常的神经肌肉活动,促使肌肉功能恢复正常[20-22]。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与采用药物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效果相比,采用刺络拔罐疗法、拮抗松弛术治疗急性腰扭伤的效果均更为理想。

猜你喜欢
刺络拔腰痛腰部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刺络拔罐配合中药面膜治疗痤疮疗效观察
刺络拔罐疗法的临床运用概况
妊娠期腰痛的研究进展
Efficacy of blood-lettingpuncture and cupping in the treatment ofperiarthritis ofshoulder:a systematic review
职业腰痛早防治
老年人锻炼腰部仰卧屈膝挺髋
腰部的自我保健按摩
刺络拔罐配合中药治疗气滞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观察
中医护理干预腰痛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