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评价冯德英长篇小说《迎春花》

2021-09-27 19:59吴丹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迎春花故事情节

吴丹

内容摘要:冯德英的《迎春花》是一部被历史河流淹没的作品,但其冲破了当时的历史局限,给我们塑造了很多性格丰满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设置等地方依然值得我们去关注。本文通过对被遮蔽的红色经典《迎春花》中另类人物的描写、成功塑造人物和故事情节的生动性等几个方面的研究和分析,揭示其自身所隐藏的独特审美蕴藉。

关键词:《迎春花》 另类人物 故事情节

《迎春花》是冯德英继《苦菜花》后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写完之后在《收获》发表。在随后被定为爱情至上及黄色毒素描写的毒草,成为禁书。八十年代左右《迎春花》虽然像许多作品一样被平反,可是在新的时代之下人们对于上个时期的排斥和新的作家作品如春笋般的出现使人们的视角转向,《迎春花》就这样被遗忘在历史的车轮之中。《迎春花》是一部优秀的作品,和同时代的作品而言它有很多独到的地方值得我们去关注它。

五六十年代正是思想政治要求一体化的年代,甚至連文学写什么和该如何去写都已经被规定好了。题材和范围都已经被规定的很严,没有按照当时的标准的作品都将招到批判。当时只能写工农兵,作品中的人物必须要求写高、大、全式的英雄人物。这些英雄必须不能有任何瑕疵的地方,必须是完美的,甚至这些英雄人物的出身背景都有极其严格的要求。虽然当时树立了很多可歌可泣的主人公形象,但是也导致当时的文学中主人公形象的普遍的单一。窥一斑而知全貌,读一部小说基本上就可以知道其他的小说的大概。这就导致当时小说的公式化和单一化,读起来令人乏味。冯德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能写出《迎春花》这么优秀的作品,就像是戴着镣铐跳着动人的舞。《迎春花》这部小说虽然他也写了英雄人物,这些英雄人物的描写受到很多人的赞誉。但是《迎春花》中描写的更成功的是一些在当时文学史上很少写到的一些小人物,甚至是反面人物,也算是那个时代一朵奇葩。作品下的每个人物写的都很丰满,有的虽然出场并不多但是也会让你过目不忘。作品中应该可以分为四大类人物,英雄人物,落后人物,反动派人物。但是作者能够在这么多的人物之中把每个出场的人物写的非常传神。冯德英的小说里的人物读起来更加的丰满。关于英雄人物方面在宁干的《谈〈迎春花〉的人物创造》中已经有很详细的论述。英雄人物的描写虽然很成功但是更值得我们去关注的是《迎春花》中的小人物的描写。

不同的地主形象。同样是地主蒋子金就十分的残忍和愚蠢。为了阻止农民抄他的家他竟然将自己的母亲掐死。而蒋殿人这个地主形象十分的狡猾,隐藏的很深,你很难抓住他的狐狸尾巴。连他和他共同生活了很多年的村民们都难以了解他。他在山河村当了几十年的地主,别人还认为他是个面慈心善的主。他高明之处就在于他很善于伪装。他当村长虽然从中捞了很多油水,别人一点都抓不住他的把柄。一方面剥削别人剥削的滴水不剩,另一方面又让别人觉得他特别菩萨心肠。一方面他是勇于救人的英雄,实际上,他是暗地里把那些人推向断头台的刽子手。而当斗地主需要抄他的家的时候,家里的财产和粮食早已被转移走了,家里看起来是家徒四壁。再加上他平时特别都非常注意掩人耳目,穿的破烂普通。他又装出那副楚楚可怜的嘴脸,暂时瞒过了大家的眼睛。他特别的爱财,他当村长也是为了钱。平时他穿的少一方面是怕财外露掩人耳目,更重要的他这个人对钱的占有欲望特别的强烈。他老婆曾经只是因为想做件新衣服,闹到要上吊才如愿。像他这样的淫色之徒因为怕娶小老婆破费,于是平常只是串串“破鞋”娘们。他甚至为自己不能生孩子高兴不已。因为没有孩子会少很多开销。蒋殿人这个地主和《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里的钱文贵一样的狡猾,而且他的狡猾是随着故事逐渐的推进而不断被披露出来的,这样对人物的描写就避免了一成不变的刻画。

落后人物江任保是这本书里写的最具笑点的人物,他是落后户,像这样的人不仅在那个时代会出现,其实在现在也会有。他的劣根性在我们现在很多农民身上可以找到。江任保是山河村有名的“懒蛤蟆”。他分的都是最好的地可是就那样他每年都没吃的。因为他特别的懒,根本就不去照看他家的地,每天就知道去偷别人现成的。但是别人也无可奈何,因为总是抓不住他的证据。书中说这个人很懒,但是作者侧重展现给读者的是江任保的另一面。他这个人第一次出场就是在抄蒋殿人家的时候“在人们的责骂声中,从那些看热闹的人里冲出一个人来。此人满脸大疤连小疤,麻子压麻子,身高不足四尺,形似猴儿。他蹿到蒋殿人跟前,挽着袖子骂道:“老地主,狐狸嘴!快把金银珠宝交出来!”一看就是一副狗仗人势的家伙。在家也是时时想充大丈夫:“别看任保丑陋疤怪,干瘦得象猴子,脾气倒挺大,动辄给老婆气受。不过他知道自己只及老婆肩膀高,她的胳膊比他的腿还粗,所以只动嘴不动手,每次只是骂骂,不敢说打,但还伸拳擦掌想试试。”但是一经一试知道虚实之后,但是知道自己打不过,但是又怕别人笑话的心理刻画的特到位:“任保见女人真来了,吓得跑到院子里,眼睛随时向后路瞅,身子却一跳离地半尺高,威风凛凛地向老婆咆哮:‘你他妈的敢出来,今天就叫你见阎王!”导致后来闹更大的笑话。江任保这个好吃懒做的落后人物在冯德英的笔下栩栩生动。尽管他最后也没有改掉他的各种恶习,甚至为此而送命,但是读过这本书的人却对这个人物印象很深刻。作者并没有简单的把他写成被社会改造成进步的农民,作者并没有回避这个人身上的劣根性,人身上的有些东西也并不是说能经过教育就可以根除的。江任保这类形象不仅具有时代意义,还体现了当时国民的劣根性。

讨厌江任保的莫过于老东山这个人物,老东山家和他家是隔壁。所以经常自己的东西莫名的失踪。老东山很气愤,但是苦于没有证据,江任保死也不会承认的。老东山这个中农形象在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我国传统农民的身影。他是山河村有名的顽固分子。那条守门的大狗和那经常紧闭的门和他那严厉的家教让人印象深刻:“老东山开口闭口教训儿子‘没爹哪来的儿教训得儒春认定服从父亲是天经地义的死理。”回荡在村子里老东山那严厉的呼唤儒春的声音,就足以让儒春胆颤。所以当春玲动员儒春去参军的时候,儒春反反复复的那句话“可是俺爹……”。一旦牵涉到他个人利益的问题,他就特别的顽固,像书中干部动员年轻人去参军,他怕自己的孩子被动员,于是严禁他们和任何人接触和说话。只要有关开会,都是他代家人参加。“有一次他大媳妇去开会,分配做军鞋的事,老东山以为是开参军会,自己顶着去了。他进门一看,一屋子女人。她们瞅着他满脸胡子,把腰都笑弯了……”。他又是个特别的迷信的人,不信医生但却把巫婆奉为神明。所以当儿子参军之前给他求了很多的灵符。他生病不吃药,却请巫婆做法,导致他差点因此而丧命。他最经典的台词“自愿么?”“我不自愿!”别人来动员什么,只要他认为损害他的利益的,不管别人说的多么动听,他都静静的听着,到最后他就会问:“自愿么?”“我不自愿!”但是他又是山河村种庄稼的好手,他不巴望别人什么,他只相信自己的汗水收获的东西,所以他特别讨厌和鄙视江任保那种放着好地都不会种的懒人。老东山的性格和思想是渐渐的从落后到进步的。从自私的个人小农思想到意识到只有所有贫苦农民的翻身才是真正的解放。从开始的自扫门前雪拒绝接受任何的帮助,到开始接触时事帮助别人,到最后为了抓住反动派而不顾自己生死,特别的入情入理。老东山很严厉很顽固,但是他又是特别的疼爱自己的家人,他之所以不让孩子和别人接触是怕他们上战场后牺牲,他虽然对儒春很严格,但是当他去参军时还是花很多钱给他求很多灵符来保佑他。作者并没有把他写成一个冷酷无情的人,虽然他怕侄女淑娴要属于她的家产但是当她被孙若西骗时去大闹孙若西的婚宴。在老东山的身上看到小农意识,但是也让我们看到他温情的一面,作者并没有把他简单化。就是他最后渐渐走向进步也是随着故事的一步步推进自然而然的走上进步的道路。

除了老东山这样的落后到进步,当然书中也写到了从进步到落后的人物像妇救会长孙俊英,这个妓女出身的女人,虽然她最终走向反动派有她自身的劣根性,但是也有一些很重要的外在的原因慢慢促使她最终走向敌人。这些都会引起我们去深思。指导员的话几乎一针见血的指出她的缺点:“她没有一定的主见,有时表现假言假意,工作是比较肯干,可是漂浮的很,做点工作就讲个不休,唯恐别人不知道。”作者在写这个人物的时候,我们只要看一个细节就可以知道孙俊英这个妇救会长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在春玲一开始和江任保争执的时,妇救会长孙俊英就溜进厕所,她空蹲了一会,听外面吵声平息了,才煞有介事地提着裤子返回来。”

冯德英小说里每个出场的人物都让难忘,一生凄苦的曹冷元,懦弱但有自尊的儒春,温柔但过于懦弱的淑娴,受过教育但让人恶心的孙若西,冲动的江水山……《迎春花》中的每个人物都触动人心,即使英雄人物作者也没有把他们写的单一化,更多的是写到生活中的他们,他们也会犯错,曹正德没有看清情况导致反动派乘虚而入引起骚乱;江水山的冲动几次差点坏事;春玲徘徊在儒春和孙若西的情感中。他们也是人并不是神,他们的这些缺憾让我们看起来更加的贴近现实生活,更加真实。《迎春花》里的人物并不是单一静止的,作品中几乎每个人物的性格都是不断发展的,有的是进步的,像桂花开始贪恋两个人的世界到后来的积极参加活动,还有老东山等,也有的是退步的,像干部孙俊英,王镯子等,还有军人出生的江仲亭慢慢甘于个人生活到最后重新走向战场。冯德英把他笔下的人写的很活,因为人是个复杂的,作者意识到了这种复杂性所以他笔下的人物,特别是小人物写的更加的立体。

《迎春花》整个故事情节写的十分紧凑张弛有致惊心动魄。小说的开始就是邻村的反动派把村里的干部给杀了,指导员一家七口全部被杀害。文章一开头就把矛盾双方的紧张关系给突出来,有种剑拔弩张的气氛,似乎冲突随时就会爆发,扣人心弦。但是山河村的似乎是黑暗前难得的宁静,但是在平静的湖水下面是漩涡。小说这样的开头让我们的心也跟着悬起来,对故事情节的下一步的渴望促使我们继续读下去。小说的整个故事安排都围绕着敌我之间的斗争展开。反动派一再的破坏活动,但都被我方一一化解。故事总是会让你的心随着故事波动起伏。这样紧促的故事安排比起当时故事松散的小说读起来更有兴味。与当代那些导致我们期待过分受阻最后我们不知所云的小说相比,《迎春花》会让人无法释手。在这部小说的开头几章插入的关于出场人物的历史经历和性格特征的叙述,受到我国传统小说的影响,我国传统小说的这种叙述便于我们更快的了解作者塑造的人物。一个新的人物出场的时候我们渴望知道他更多,作者正好满足了读者的这种的期待视野,让我们产生进一步阅读的欲望。传统小说很注意场面描写,而且往往都很成功。《迎春花》的场面描写让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江任保和他老婆打架时的场景让人回味。把江任保那种明知打不赢,但是又不甘心被村人瞧不起的心态通过他的行为很传神的传达给读者。作品中像抄地主家之后把东西全部分给全村的热闹场面,每个人出场的次数不多,但是每个人的形象都跃然纸上。江任保的无赖,曹冷元的善良,老东山的固执,江水山的冲动,孙俊英的狡猾……作者寥寥数笔人物就非常形象的出现了。后来的参军的场面同样也是,能够在读者心里产生共鸣,很贴近我们的生活。而传统小说重故事轻描写的缺点在冯德英这里得到摒弃,大量的吸收西方小说的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心理描写在淑娴身上体现的很充分。开始的江水山在他心中高大形象和他缺少一只胳膊产生心里落差之间挣扎;当她终于确定她爱着水山,即使他已经没有胳膊之后。她又担心水山不喜欢自己和老东山森严的家法之间的忧闷;当她被孙若西诱骗之后,强迫自己喜欢孙若西和对江水山无法克制的情感之间的拉锯。文中大段大段的心理描写一改以往小说在这方面的匮乏。作品中的一个经典的细节,就是一生悲苦的曹冷元听到儿子战死的消息“老人面色惨白,身子颓然地依到墙上,小烟袋从他手里脱落了,烟面洒到炕席上……他摸索着拿起烟袋,可是手痉挛地抖颤,装不进烟去。”仅仅就这一个动作就可以感触到曹冷元痛苦的内心。一部小说是否成功,作者的叙述语言相当重要,同时代的作品有些让你读起来就觉得很好笑,像是小学生的作文,让人根本就进入不了作品。这可以看成那个时代所造成的,但是也并不是所有的作品是这样的。《迎春花》的小说语言的特点就是很原生态。冯德英驾驭语言的能力很强,叙述语言很贴入人心,而人物的话语特别的符合人物的性格。像孙若西酸溜溜文绉绉的话语和江任保粗俗的话语都是非常符合人物的身份的。作为一个退伍的军人江水山的话语和他的行为都很符合他的心态。《迎春花》向来争议是他对爱情过多的描写。人类和动物最重要的区别人比动物有更高级的情感。作为文学作品他是不可能避开的。更何况作者并没有仅仅对爱情的关注,他写了很多的情:爱情,亲情,友情。有人类的地方就会有感情,有男女的地方就可能产生爱情。冯德英小说的“情”的描写不是他的缺点,反而是他高明之处。和那个时代语言贫乏,情感苍白的作品相比,《迎春花》让我们看到那个时代并不仅仅只有政治,人也不是没有感情的动物。《迎春花》里的感情写很真。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比起同时代情感的缺失,和当代的下半身写作而言,《迎春花》让我们看到普通的乡村的爱情。《迎春花》里也并不是完全写爱情的,爱情的发展也并不是完全和當时的政治脱节的,在《迎春花》里体现在曹春玲身上很明显,春玲由于儒春的不和党积极靠拢而渐渐疏远他,渐渐对有文化的孙若西有一些朦胧的好感,在前线要求新的年轻人参军的时候,春玲希望自己爱的人也去参军,当她决定去找谁就已经确定要和谁好,这时她先去找的是孙若西,当她在孙若西那里获得失望之后才转而去动员儒春去参军。这里在感情和思想的进步之中,后者还是占有很大的比重。这对于作为共产党员的春玲来说是很符合她的心理的。

当然这部小说也有他的局限性,但是我们评价一部作品不能以现在的标准去衡量。我们应该把它放在它所属的那个时代中去评价考察。在当时那种要求思想文艺作品一体化的时代氛围中,这部作品冲破了当时的历史局限,给我们塑造了很多性格丰满的人物形象和许多值得我们去关注的地方。在作品发表之初就因为很多政治的原因导致它列为禁书,后来一方面是在《苦菜花》的光环之下被掩埋,另一方面随着当代作品雨后春笋般的诞生和我们对那个时代作品的排斥导致《迎春花》被遗忘在历史的尘埃中。作为一部优秀的作品它不应该就这样被遗忘。

参考文献

[1]冯德英.《迎春花》,解放军文艺社,1979年.

[2]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3]陈思和.《当代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4]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概观》,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作者单位:西安航空学院人文学院)

猜你喜欢
迎春花故事情节
《迎春花》
迎春花开( 连载一)
迎春花
迎春花
迎春花
浅议小学语文课的儿童色彩
新疆电影《真爱》对当代人价值观的影响
漫话迎春花
普希金的南方叙事诗中戏剧性故事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