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潇雨
庄稼汉李登海很喜欢唱歌:“雁南飞,雁南飞,雁叫声声心欲碎,不等今日去,已盼春来归……”
每次踏上南下的路程,李登海都会不由得哼起这首《雁南飞》。在他心里,他与团队就像是一群南下的大雁,年复一年,却依然如故。
今年,也一如往年。五月,他们从海南完成玉米育种返回家乡莱州;九月,他们又将从莱州陆续赶赴海南。“春争日,夏争时,不拼不抢,怎么能保证一年播种四代?”李登海常说。但谁能想到这一拼一抢,就是43年。
43年里,玉米地里的事李登海不能忘,往来海南的路李登海不敢忘。
20世纪70年代末,从他所在的后邓村到海南三亚,要中转到西由镇(今三山岛镇)、掖县城(今莱州市)、潍坊、汉口、广州等近十个地方,需搭乘汽车、火车、轮渡等多种交通工具,共计历时半月有余。所以,包括登海种业副总原绍刚在内的,熟识李登海的人还会有一段关于他的可爱记忆,那就是酒过三巡后的他,爱唱的歌除了《雁南飞》之外,还有一首《三百六十五里路》。
“三百六十五里路,从故乡到异乡,从少年到白头……”
43年里,李登海用自己的双手,一步步拉近中国与世界的距离,将创新旗帜与报国梦想紧紧连在一起,但创新的脚步并未停歇,他的“三百六十五里路”还在向前延伸。
在十二万分之一的概率中寻觅奇迹
1966年,初中毕业的李登海回到家乡莱州务农,1970年进入当地农科队。1972年的春天,烟台市农科所的专家带来了这份改变李登海一生的资料:美国农民华莱士创建的先锋种子公司,创美国的玉米最高产量纪录2500斤!而彼时的山东,玉米亩产量仅为200-300斤。
“美国农民能做到的,中国农民也能做到!”李登海心中的万般不甘化成了决心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的无限斗志,正是那一年,李登海给自己定下了终身的奋斗目标:开创中国的玉米高产道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受制于气候的影响,玉米在我国北方一年只能生长一季。为了加快育种的速度,1978年秋后,李登海远赴海南,进行加代繁育。“玉米育种的成功概率只有十二万分之一,老天爷一年只给了我一次拼搏攻关的机会,我必须创造机会,和时间赛跑。”
在海南荔枝沟落笔洞育种初期,李登海与团队吃的是从家乡带的干萝卜丝,住的是黎族的茅草房。在太阳炙烤着的玉米地里,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李登海平均每天要站立8个小时以上,并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去雄、套袋、采粉、授粉……
自高产攻关田亩产超过500公斤往后的8年时间里,李登海先后引用全国100多个平展型玉米杂交种,利用120多块高产攻关田进行不同密度、不同种植方式、不同施肥方法的对比试验,终于在我国率先发现和证实了平展型玉米的高产极限,也终于发现了紧凑型玉米高产的奥秘。
1979年,李登海自主选育的紧凑型杂交玉米新品种“掖单2号”创下我国夏玉米单产776.9公斤的最高纪录,并在几年时间里大范围覆盖了北方玉米产区,直至走向全国。但无论百姓对“掖单2号”如何垂青,李登海對于玉米高产攻关的追求却不能止步,他要根据基因重组的原理,力求新的突破。
在种质资源自主创新中勇攀高峰
“勇攀高峰靠的是什么?是创新,是不断创新!”在紧凑型玉米“掖单6号”“掖单7号”突破亩产900公斤以后,如何培育能够攻克亩产1000公斤的高产品种,李登海犯了难。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经过李登海的细心观察,结合高产攻关的试验和高产玉米栽培专家、教授的意见,认为亩产超过1000公斤的高产玉米杂交种应该是紧凑型的、生育期较长的中晚熟杂交种,才能够在获取更多的光合产物的同时,具有大穗型、籽粒大、粒重高的特点,从而提高产量。
针对这些要求,1985年初,李登海萌生出了将沈阳农科所育成的“5003”和莱州市农科所育成的“8112”两个自交系再次进行杂交组配的想法。“如果将这两个自交系杂交在一起,组成选育新自交系的基本材料,从而选育出具有双亲优势的新自交系,将会是一个很好的设计方案。”李登海信心满满。
在大量的分离选择后,在历时三年共六代的选育试验后,李登海培育出了具有选育亩产1000公斤高产能力杂交种的“478”自交系,完全达到了预期的选育结果。经大量测交,于1988年育出了我国第一次亩产过1000公斤的“掖单12号”和“掖单13号”。
2004年,李登海用600多个自交系同时测交美国先锋公司杂交种“先玉335”后果断决定,将其作为分离自交系的基本材料,在我国率先开始了对国外新种质资源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推动了我国对进入中国市场的国外新种质资源的利用和创新。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质资源又是种子的‘芯片。”原绍刚这样解释道。继“478”后,李登海继续坚持自主创新,带领登海种业的育种团队成功选育了160多个经国家和省级审定推广的品种,其中由李登海亲自主持选育的紧凑型杂交玉米新品种超过140个。
在科技创新产业化中敢为人先
1985 年4 月15 日,李登海自筹资金两万元,在我国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农业产业化的科技型企业——后邓试验站,比农业部提出的育繁推一体化改革要求整整提前了十年。由于业绩突出,2005年,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上市,成为我国种业领域少数上市公司之一。如今的登海种业在新疆、甘肃、宁夏、山东等省区累计投资11亿元人民币,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基地。“登海”品牌享誉全国。
但对李登海而言,登海种业不只是一个产业化的民族种业公司,更肩负国家粮食安全重任。
而今,已经72岁的他,还是离不开玉米田。从整地起垄到播种灌溉,从除草施肥到打药治虫,从冒着高温套袋授粉到田间观察收获,都是他亲自带领科研人员干在第一线。“认识李登海先生的时间不长,也不短,但一身工作服、一双黄胶鞋,还有那部不怎么开机的2G手机始终是陪伴他的物品。”原绍刚说。
2021年5月22日,“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永远离开了他毕生热爱的土地,也许是源于老一辈农业专家之间的惺惺相惜,李登海在收到消息后久久不能平静。比起袁隆平“禾下乘凉”的梦想,李登海的梦想似乎缺少一点诗意,“我想让玉米亩产量高一点,再高一点,一亩地可以养五口人。”
“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早在1972年,李登海就带领农科队队员们反复学习毛主席语录;近五十年过去了,2021年5月24日的一场培训会上,李登海再次讲起这段话时的坚毅眼神,与当年那个心怀祖国、执着坚守的少年丝毫无异。面对未来,他豪言:“有生之年,我要争取再为国家创造社会经济效益1000亿,我有这个能力!”
(未署名图片由登海种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