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媚
【摘 要】对于小班刚入园的孩子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自理能力的培养,而幼儿园只是起到引导性作用,真正能发挥好事半功倍效果的途径是家庭和幼儿园的相互合作,以鼓励和放手为前提为孩子创造锻炼的机会。
【关键词】幼儿;自理能力;家园合作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27-0113-03
Improving Children's Self-care ability in Small Class Through Home-kindergarten Cooperation
(Nangu Primary School, Nangu Town, Minle County, Zhangye, Gansu Province,China)SHI Haimei
【Abstract】For children who have just entered the kindergarten in small classe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he cultivation of self-care ability. The kindergarten only plays a guiding role. The way to really achieve good results with half the effort is the mutual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family and the kindergarten to encourage harmony. Let go is the premise to create opportunities for children to exercise.
【Keywords】Young children; Self-care ability; Home-kindergarten cooperation
一、向家长灌输科学的育儿知识
在幼儿教育中,幼师和家长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其中重要的就是不断提升家长的科学育儿理念,这样才能在后期的教育工作中家庭和幼儿园形成有机结合,能有效地帮助孩子培养自理能力,让孩子能更健康地成长。
(一)让家长懂得适当放手
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基本都是六个大人照顾一个小孩,对于幼儿的饮食起居家长都大包大揽帮忙办理,这让很多入园的小班孩子自理能力极差,语言表达能力也很薄弱。其实孩子的学习能力是很强的,家长要懂得适当地放手,在孩子想自己动手时给孩子锻炼的机会,哪怕是搞砸了也没关系,这也是孩子探索學习的过程。让孩子逐渐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科学合理地培养孩子的优秀品质和极强的自立能力,这样对于孩子来说是终身受益的。家长要鼓励支持孩子自己动手,得到大人的赞许之后孩子就会愿意自己动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也会做得越来越好。
(二)家长要监督孩子坚持好的自理习惯
很多家长心疼孩子,将孩子从幼儿园接回家之后觉得该给孩子放松放松,很多事情依然帮孩子做了,不让孩子动手,时间久了会让孩子产生懒惰心理,形成好吃懒做的依赖心。幼儿园的教育就是为了在生活上实现孩子真正的成长进步,家长要实现进一步为孩子创造锻炼和实践的机会,不能扼杀了孩子的积极性,因此,在家庭中家长要做好监督者,适当地放手让孩子自己做事,培养孩子坚持自己动手的好习惯,从而有效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三)家长要以鼓励的心理培养孩子
在鼓励和赞同中长大的孩子自信心会更强,因此,家长要多鼓励孩子,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现在很多家长忙于工作,好不容易周末有时间大多都是简单地陪孩子逛逛游乐场,没有真正地理解孩子,在平时也比较严厉,很吝啬自己的赞扬,觉得会让孩子变得自负。其实幼儿需要的不多也很简单,只要父母多陪陪自己、多鼓励自己,幼儿就会不断努力做得更好。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多陪伴孩子,多鼓励赞扬孩子,树立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能自信地成长。
幼儿园教育中首先要做好家长的科学育儿理念灌输工作,让家长起到在家庭中引导幼儿、监督幼儿的作用,这样有利于后期教育工作的顺利展开,对幼儿的培育效果也会事半功倍,对于幼儿来说学校和家长的共同细心呵护是他们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
二、家园合作提高小班幼儿的自理能力
(一)在幼儿园通过生动有趣的游戏锻炼幼儿的自理能力
幼儿的天性就是玩,对于刚入园的小班孩子来说注定不能是填鸭式、生搬硬套的理论式教学,要结合各种主题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轻松愉快地掌握自己动手的能力,在游戏中学东西也比较快、容易记住,比如给洋娃娃扣扣子比赛游戏,就能有效的锻炼幼儿系扣子的能力;还有帮鞋子找家,可以让孩子分清左右脚慢慢实现自己能穿鞋子;帮公主扎辫子、给王子梳头发的游戏活动可以锻炼幼儿给自己整理头发,从而教育幼儿要注意自己的个人卫生,勤洗澡;还有给怪兽刷牙、看牙医等情景式教学都可以形象具体地让幼儿掌握日常知识。在这其中家长需要配合学校的是尽量给孩子选择穿带扣子的衣服和简单易穿的鞋子,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得到锻炼。通过这种游戏活动模式可以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逐渐地掌握良好的生活习惯,并锻炼自理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基础。很多孩子的良好习惯就是从幼儿园时期建立的,足以见得幼儿园小班时期的科学合理的教育十分重要,能为孩子的长远发展做铺垫。
(二)邀请家长参观教学,了解孩子成长情况
幼儿园小班的教学势必要在家园结合下共同完成,那么让家长实时地了解孩子的成长进步情况就显得很重要,为了加深相互的配合和理解,幼儿园要定期邀请家长参观学校的游戏活动,直观地观看孩子的自理能力进步,让家长对孩子每项技能的掌握情况有所了解,让家长对自己的孩子生活自理产生信心,然后在回到家后继续为孩子提供锻炼机会,鼓励孩子自主完成吃饭、穿衣、上厕所等事情,如果有进步一定要及时表扬,对做得不好的地方要包容对待,鼓励孩子继续加油下次可以做得更好,孩子就会很乐意继续努力。在幼儿园,教师要建立激励机制,比如奖励超级英雄小贴纸,每天孩子都会因为某项活动自己的表现优秀得到贴纸奖励,教师要鼓励孩子回家后给爸爸妈妈讲述自己获奖的经过和原因,增强孩子的荣誉感,有利于形成相互争优秀的良性模式,并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三)鼓励家长积极和教师建立沟通
很多家长都反映孩子在上了幼儿园之后明显自理能力、礼貌方面都进步很快,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好的习惯需要孩子坚持,也要家长和幼儿园教师监督,广大家长要建立对教师的充分理解和信任,然后主动配合教师的教育工作。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孩子在家和在学校难免有差異性,在学校处于集体的生活,孩子自然会自觉地遵守规矩,该干什么的时候不拖拉,积极表现自己,但是回到家后很多孩子觉得离开了教师的监督,同学也看不到自己就可以无所谓,再加上对父母的依赖,会形成懒惰心理,不愿再动手自理。这个时候家长就要代替教师的地位,起到以身作则的监督作用,及时发现问题,教导孩子如何正确处理,或者和教师取得沟通,借助学校的集体力量帮助孩子改掉不好的习惯。比如有的小孩回到家后彻底放松了自己,玩具不玩了就乱扔;性格上也变得任性蛮横,想要的东西就一定要,不给就乱发脾气,屡教不改。对于这些问题,家长可以及时和教师沟通,教师会细心记录在下次开展游戏活动的时候,有意地将这类问题罗列出来,给孩子们讲道理,并教导孩子应该怎么做,相信这样无形中会让有这类坏习惯的孩子改正过来。
(四)将自理能力的培养寓于游戏活动中
对于幼儿园阶段的幼儿来说,他们自理能力比较弱,是和他们年龄因素息息相关的,因为他们的年龄还比较小,所以在对他们进行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时可以从他们的年龄特点入手,找到适合幼儿认知规律以及行为习惯的方法。幼儿年纪小,喜欢玩游戏,因此将自理能力的培养寓于游戏活动中就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在游戏活动中幼儿的状态会比较轻松,在接受各种教育以及指导也会更积极,自然教育效果就会更好。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今天我当家”这一个小活动,设置一个具体的主人公,如“小熊”,幼儿作为今天家里的主人,要照顾小熊,从早上起来帮小熊穿衣服、洗脸到照顾小熊吃饭,这一套流程可以参照幼儿一天的生活作息习惯以及各种活动,让幼儿从“被照顾者”转变为“照顾者”,从而有效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像这样让幼儿进行角色转化,成为照顾别人的这一角色,他们能更清晰地看到,如果要提升自理能力都包含哪些方面,而且这种教育是潜移默化的。还可以组织幼儿进行一日生活流程接力赛,包括叠衣服、叠被子、收拾碗筷等多个环节,幼儿被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的成员轮流进行这些环节,每一个环节完成之后,将接力棒交到下一个幼儿手中,再继续完成,最终先完成所有环节的小组获胜。在良性的互相竞争中让幼儿得以自己动手,不仅能激发幼儿的动手兴趣,还能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三、强化家庭教育的监督管理使幼儿园的教育效果得到延伸
幼儿的教育离不开幼儿园和家长的监督引导,对于刚入园的小班孩子来说还属于语言能力发育上不健全时期,很多想法不能很好地表达,自理能力也需要系统地强化锻炼。近几年幼儿园的教学中创新了很多新的教学方式,教学的内容也是丰富多彩,是幼儿教育的历史性改革时期。要想进一步强化幼儿园教学的效果就要做好家庭教育的监督管理,实现幼儿园教育的延伸。家长的言行举止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幼儿的成长、学习,从幼儿步入幼儿园那一刻开始,家长就要转变观念,改掉以往的大包大揽式育儿理念,随时了解学校的教育目标和进度,在家庭有意识地建立实际的锻炼机会,比如让孩子帮妈妈洗菜、帮奶奶擦眼镜、当小区的环境小护卫等,从小培养孩子的优秀品质。现在幼儿园也会给孩子布置一些回家后的实践作业,要求家长配合完成,家长要尽好自己的责任,在进行家庭实践任务中不应付差事,以真诚的态度协助孩子完成任务,在过程中给孩子讲一些相关的知识,渐渐地孩子会喜欢上自己动手,对知识的求知欲也会增强,逐渐建立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让孩子受益终生。
总而言之,幼儿阶段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非常重要,启蒙教育的质量将极大地影响着幼儿未来的发展。通过家园合作,提高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具体开展这一项工作时,需要先向家长灌输科学的育儿知识,再通过家长和幼儿园共同努力,做好教育引导及监督工作,达到提升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目的。
注:本文为甘肃省2017年度“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家园合作提高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实践探究”(课题立项编号:GS[2017]GHB1547)的阶段性成果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杨媛媛.从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看家园合作关系的重要性[J].科普童话,2018(037).
(责任编辑 李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