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艳艳 李小杰 孟晓利 李芳
1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222000;2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胸外科/脊柱外科 222000
人工气道作为危重症患者常用治疗辅助措施,通过将导管经患者呼吸道置入气管内所建立的气体通道,进而保证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呼吸顺畅〔1〕。但是,该措施会对人体的呼吸道造成一定损伤,其呼吸道原有的对气体的加温、湿化及过滤功能均受到严重影响〔2〕,并导致患者气道的防御功能减弱,若未能对患者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患者可因黏液纤毛运转系统减缓、肺部分泌物聚集等原因导致气管阻塞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及生活质量。因此,采取有效护理措施提高该院人工气道护理质量,成为相关学者研究的重点内容〔3〕。有学者指出,进行品质管理圈活动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湿化满意程度,降低相应并发症的发生概率〔4〕。本文拟探讨品质管理圈活动对提高人工气道管理质量的影响。
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5月在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行人工气道治疗的患者100例,其中男57例,女43例;年龄19~86岁,平均(42.36±7.42)岁;患者疾病类型:神经系统疾病57例,呼吸系统疾病29例,其他14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常规组及研究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及病情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
纳入标准:①患者在该院进行气管插管治疗;②患者经气管切开治疗;③患者或家属对本次研究目的及方法均知情;④患者人工气道搭建时间≥72 h。排除标准:①患者伴有免疫功能异常者,②伴有其他原因导致的气管结构异常等疾病者,③伴有呼吸功能异常史者。
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即对患者进行常规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对其呼吸情况及其他生命体征进行观察,并遵医嘱对患者进行补液及给药等操作,同时对患者进行吸痰、口腔护理、气囊压力监测,并将患者床头抬高30°~45°,并进行主动温湿化干预〔5〕,并根据患者身体情况,指导并协助其进行翻身,以避免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对研究组患者实施品质管理圈活动干预,具体如下。
1.3.1品管圈小组的构成 由院危重症气道管理小组9名护理人员组成,其中包括护士长1名、危重症专科护士2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4名,圈组成员从事护理工作时间≥3年〔6〕。
1.3.2确定圈名及活动主题 根据圈内成员不记名投票,确定圈名为启明圈,同时,通过头脑风暴法,共提出9个护理中常见的问题,根据相关文献材料,并结合该院上级政策支持、圈能力、重要性、迫切性等因素〔7〕,采用5分制评分法,确定本次活动主题为“提高人工气道患者湿化效果及肺功能指标”。
1.3.3活动计划的制定 制定活动计划甘特图,并将活动时间定为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每月月初及月中按时召开圈内会议,对已制定的计划进行分解,并落实活动时间、任务、责任人,由圈长及辅导员对本次活动的进度进行督查。
1.3.4现状把握 回顾性分析本次研究前,即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该院进行人工气道治疗的90例患者,其中出现不良事件20例,发生率为22.22%,具体情况包括气道损伤6例、相关性肺炎5例、非计划拔管5例、堵管4例。对导致不良情况的原因进行分析,其主要原因为吸痰不及时、护理人员操作不严格、疏忽对患者的观察。
1.3.5目标设置 由柏拉图可得出改善重点比例为77.50%,圈能力为80%,现状值为22.22%,因此,根据相关公式:目标值=现状值-(现状值×圈能力×改善重点),即目标值为由目前不良情况发生率的22.22%降低至16.89%。
1.3.6原因分析 针对以往护理经验,依据80/20原则,对ICU患者湿化满意度较低、湿化干预后患者肺功能水平仍较差的原因进行分析〔8〕,通过圈员打分找出主要原因:①吸痰不彻底、不及时;②无菌操作不严格;③医护人员在操作中疏于观察;④患者镇静不到位,导致对护理措施配合程度较差。通过真因验证找要因,包括从约束不当、镇静不到位、湿化方法不当、患者躁动、风险评估不到位、吸痰负压不当、吸痰手法不正确、口腔护理不到位等。
1.3.7护理对策 根据已确定的原因,通过查找相关文献资料,运用头脑风暴法、向经验丰富的医生及护理人员请教等方式,制定护理对策,并召开圈会,以探讨护理对策的可行性及经济性,并对圈能力进行评价,最终将护理对策确定为:①对该院护理人员开展人工气道管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人工气道湿化装置及湿化液的选择、吸痰及翻身拍背等护理措施的规范操作、对人工气道患者采取有效护理的重要性及意义,培训后对参与培训的护理人员进行考核,以保证培训效果。②护理规范及制度的建立及完善,结合文献材料及该科室护理工作重点,建立人工气道患者气道湿化标准及流程〔9〕。③规范与改进湿化用具与方法;对无人工鼻使用禁忌证的患者,采用人工鼻进行气道湿化,并按时对人工鼻进行更换,频率为1次/24 h,同时,当人工鼻发生污染时及时进行更换;对存在人工鼻禁忌证的患者,采用文丘里面罩和呼吸机湿化器改造的文丘里温湿化氧疗系统进行主动温湿化。④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强化医护人员无菌操作的意识,并加强对其进行手卫生管理,在对患者进行吸痰处理的过程中应始终保持无菌操作。同时,圈长及指导员采取定期及不定期的方式督导护理工作,尤其是无菌操作情况进行检查,以确保其能够按严格遵守相应规范及制度〔10〕。⑤完善人工气道质量评估制度,每周召开圈内会议,由圈长对上周护理情况进行总结,并由圈内全员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并制定改善方案。⑥躁动患者适当镇静,维持RASS评分0~2分,避免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1)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比较两组患者意外脱管及每日吸痰次数。(3)比较两组患者的湿化效果:①湿化满意:患者气道分泌物稀薄,能够顺利通过吸痰管,且导管内无痰液结痂;②湿化不足:患者气道分泌物黏稠,且难以充分吸痰,吸痰过程中患者出现突发性呼吸困难及发绀等情况;③湿化过度:患者气道分泌物稀薄,需不断进行吸引,吸痰过程中,患者咳嗽频率提高,且出现烦躁不安、发绀等情况。(4)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表(GQOLI-74)〔11〕对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价,该量表包括躯体、社会、心理及角色4个维度,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表明其生活质量越高。
患者在治疗期间主要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呛咳、痰痂形成、肺部感染及黏膜出血,且研究组患者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研究组患者意外脱管发生率为4.00%,每日吸痰次数为(3.22±1.08)次,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湿化后肺功能水平比较
研究组患者湿化满意率为96.00%,显著优于常规组的5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湿化效果比较〔n(%)〕
干预前,两组患者各维度生活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80.26±4.23)分,显著优于常规组的(60.61±5.28)分,且其各维度评分也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及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分,
人工气道治疗能够使患者呼吸道保持通畅状态,进而为采取其他治疗提供基础条件,但由于该操作具有一定创伤性,且对患者呼吸道原有功能造成一定影响,因此,需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其进行干预。而在常规护理中,由于临床护理工作强度较大,患者病情危重且复杂,导致部分护理人员在对人工气道患者采取护理措施时出现疏忽,进而导致患者肺功能水平较低、湿化效果较差等情况,因此,本次研究中对患者实施品管圈干预。品管圈作为近些年临床常用护理干预模式,通过将工作性质、工作地点相同的人员组成小组,并使其在工作中相互配合,对患者进行协同护理,在完成日常护理的基础上,通过集思广益,及时完善或改正护理过程总存在的问题〔12〕。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在治疗期间主要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呛咳、痰痂形成、肺部感染及黏膜出血,且研究组患者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同时,研究组患者湿化满意率显著优于常规组,导致以上结果的原因包括:①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主要与湿化效果不良有关,而通过实施品管圈干预,在提出活动主题并制定护理计划后,开展有效护理措施,使湿化效果显著提高,因此能够避免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13〕。②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与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有关,因此通过强化护理人员无菌操作,并加强对患者的巡视,能够有效避免或及时发现患者出现的不良情况。③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的积极性对患者也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不但能够有效提高其护理操作的规范性,同时还能够显著改善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有助于促使患者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护理工作中,也有益于提高湿化效果〔14〕。④通过改善患者治疗环境的湿度,提高了患者呼吸气体的湿度,能够相对缓解因人工气道导致的上呼吸道功能损伤,因此也有助于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率。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意外脱管发生率和每日吸痰次数显著少于常规组,同时,研究组患者湿化满意率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每日吸痰次数的降低,主要与湿化效果的改善有关,同时,由于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进而有效避免了因不良反应对其肺功能造成的损伤〔1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且其各维度评分也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及干预前,其原因包括:①患者症状的显著改善有助于避免因疾病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②通过加强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进而使患者积极地面对疾病及生活,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高;③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降低,也有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人工气道治疗患者采取品质管理圈活动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且该模式对提高患者肺功能水平及湿化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