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婷婷(江苏省泰兴市滨江镇畜牧兽医站)
生猪养殖是我国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日常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猪产品的市场需求量持续增加,推动了我国生猪养殖业进一步发展。
生猪疾病预防与控制是生猪养殖业发展的重点,养殖人员必须加强饲养管理,落实生物安全防控体系,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防治结合”的原则,保证生猪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1.养殖环境的管理。养殖人员必须重视并做好养殖环境的管理,有效控制生猪养殖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养殖场的废物、生猪排泄物及其他污染物等,必须及时清理,采取无害化处理措施加以处理,随后二次利用或者排放。生猪养殖场必须选好场址,建设猪舍时需要充分考虑光照条件及通风条件等因素,保证生猪健康生长。生猪日常饲养过程中,需要做好饲料与饮水的管理,保证饲料配比合理以及营养全面且充足。可以根据养殖情况选择专门的预混料,以减少饲养的时间,提高生猪生长速度,保证生猪能够健康育肥。在日常饮用水中,适当添加维生素等药物,增强生猪的免疫能力与疾病抵抗能力。此外,必须做好饲料的储存管理,避免饲料因储存条件不佳而造成变质,这样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而且饲喂易导致生猪出现疾病等情况。
2.加强饲养管理。生猪养殖过程中,为保证生猪健康与养殖效益,养殖人员必须加强日常饲养管理。定期清理生猪圈舍,并且做好彻底全面的消毒工作。在养殖场进出口位置,建消毒池等设备,严禁无关人员与车辆进入。一旦发现疑似疾病,必须及时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落实生物安全防控机制,保证生猪健康生长。冬春季节做好通风保温等工作,避免因应激反应导致生猪疾病问题。此外,还应强化生猪的防疫工作,疾病治疗时避免出现滥用药与错用药等情况,养殖过程中必须慎重使用化学药物,积极配合专业兽医做好疾病治疗工作。
3.养殖模式的科学性。生猪养殖过程中,为保证养殖效益与生猪健康生长,必须结合各方面的因素选择科学的养殖模式。养殖人员必须保证养殖模式的可持续性,确保生猪养殖业能够良性发展。根据实际情况,养殖人员可选择生猪养殖和种植相结合的产业模式。种植的农作物和田间草料,可用在生猪养殖中,而生猪排泄物在通过科学处理后可用在农作物种植中。利用生态养殖模式,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以此提高生猪养殖的综合效益。
1.落实免疫接种机制。生猪养殖过程中,疫苗免疫接种是疾病防控的有效措施,为保证生猪健康生长,必须严格落实疫苗免疫接种工作,增强生猪免疫力,预防生猪疾病,保证养殖经济效益。
此外,必须采取分阶段饲养模式,保证成年猪、仔猪与母猪的分区饲养,防止混养导致疾病发生。疫苗免疫接种中,需要按照区域内流行疾病的情况选择疫苗,针对猪瘟等免疫疾病必须做好免疫和及时补免工作,保证群体免疫。
2.保证用药合理。生猪养殖过程中,针对疾病治疗必须结合临床症状等因素合理用药,严格控制药物的用量,待生猪临床症状缓解后,需要及时停止用药。保证疾病治疗用药的合理性,以此提高生猪的免疫能力。在治疗生猪疾病过程中,严禁长时间使用某种药物,根据生猪症状合理选择药物,科学控制药物的副作用,以此保护生猪机体免疫能力。
综上所述,为保证生猪养殖的综合效益,养殖人员必须综合各方面因素,科学合理地做好消毒、隔离及无害化处理等工作,保证养殖场的生猪健康,结合区域内疾病流行情况做好生猪疾病预防工作,从根本上保证生猪健康生长,促进生猪养殖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