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鼐鹏 ,赵峥,刘魁力
1.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普外二科,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2.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神经外二科,黑龙江牡丹江157000
直肠癌属于临床中一种消化道恶性肿瘤, 当前在我国具有较高的发病概率,主要好发于青壮年群体,临床尚未明确该疾病的发病机制,但许多研究指出,直肠癌的出现和饮食方式、 遗传原因以及社会环境等方面紧密相关[1]。 临床对于患有直肠癌的患者,通常以手术为主要治疗途径之一。 由于我国微创技术的飞速进步,促使临床开始广泛应用腹腔镜手术, 同时经过吻合器的不断发展及完善,促使手术保肛率获得显著上升[2-3]。但是常规治疗直肠癌患者的过程中, 临床主要采取腹腔镜直肠前切除直肠癌根治术予以治疗, 虽有一定疗效,但该手术会在治疗期间产生一系列问题,特别对于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而言, 由于内镜手术切割的操作较为复杂,导致术后肿瘤残留率较高,加之术中无法残留较多直肠,致使吻合器不能有效应用,最终难以保留患者的肛门功能,因此无法对预后质量给予有力保障[4-5]。基于此, 该院将围绕腹腔镜辅助下直肠外翻拖出式手术应用在直肠癌治疗中对并发症发生率、 肿瘤转移和复发率的影响予以探析及评价, 故选取于2019 年2月—2020 年9 月在该院接收的直肠癌患者中随机抽选出64 例作为该次的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随机选取该院接收的直肠癌患者64 例作为该次的研究对象, 参照治疗方式的差异性划分为常规组以及研究组,每组 32 例。 常规组男 19 例,女 13 例;年龄29~77 岁,平均(53.17±2.69)岁。 研究组男 18 例,女 14例;年龄 28~78 岁,平均(53.22±2.74)岁。 该次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同意批准, 且参与研究的全部患者均已获得知晓权利, 同时已于知情同意书中签字确认。 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 ①与直肠癌临床诊断标准相符合的患者;②临床资料完整者;③无精神异常或是精神病史患者。 排除标准:①具有凝血功能障碍者;②合并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者;③不配合或中途退出者。
常规组患者接受腹腔镜直肠前切除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模式:通过超声完全分离肠系膜下的动静脉,并且切断肿瘤下5 cm 位置的直肠,在下腹部的居中位置做小切口后将直肠拖出至腹外。 切断距离肿瘤10 cm 部位存有的乙状结肠并将吻合器抵钉座置入其中, 当超低位吻合术完毕后,需要将引流管在患者骶前置入,同时在腹腔镜戳孔处进行引出。
研究组患者接受腹腔镜辅助下直肠外翻拖出式手术治疗模式:为患者给予气管插管操作后做全麻处理,于肚脐上方处挑选切口并将腹腔镜置入其中, 建立二氧化碳气腹,腹内压需控制在12~15 mmHg 间,而后于左下及右下腹位置予以操作孔两个, 对患者腹腔做清洗处理,对肿瘤病灶进行检查及确定,将直肠与其系膜进行脱离后,分离断开肛尾韧带以及骶骨筋膜,切断距离肿瘤10 cm 位置的乙状结肠, 对肛门做扩肛处理并将乙状结肠以及肿瘤拖拉出肛门外, 在齿状线以及肿瘤充分暴露后, 切除距离肿瘤2 cm 处的直肠并关闭,在彻底切除直肠、乙状结肠以及肿瘤后展开清洗操作,经检查确认无残留物以后再将其放回为直肠, 于患者腹部居中切口位置将吻合器抵钉座置入其中, 最后再置入引流管。
①针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出现率予以相应对比及评价工作,其中主要选择为肠梗阻、吻合口瘘以及腹腔出血3 种并发症; ②针对两组患者的肿瘤转移率以及复发率予以相应对比及评价工作; ③针对两组患者的手术各项指标予以相应对比及评价工作, 其中主要选择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2周日排便次数、 术后6 个月内日排便次数以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
采用SPSS 26.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并发症出现率与常规组比较, 研究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研究组肿瘤转移率与常规组比较, 研究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复发率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肿瘤转移率以及复发率比较[n(%)]
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2 周日排便次数、术后6 个月内日排便次数以及住院时间与常规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比较()
表3 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比较()
组别研究组(n=32)常规组(n=32)t 值P 值手术时间(min)121.18±15.24 133.95±23.67 2.566 0.013术中出血量(mL)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d)术后2 周排便次数(次/d)190.74±48.77 225.31±47.86 2.862 0.006 2.17±0.27 3.69±0.74 10.916<0.001 5.23±1.22 9.31±2.07 9.606<0.001术后6 个月排便次数(次/d)1.76±0.25 3.98±0.81 14.814<0.001住院时间(d)10.28±2.36 15.54±2.48 8.692<0.001
结直肠癌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 其中直肠癌以及结肠癌都可统称为结直肠癌[6]。 导致结直肠癌出现的因素主要和饮食方式、大肠慢性炎症、大肠腺瘤、生活习惯以及遗传因素等方面关系紧密。 该疾病早期症状并不显著, 一些患者仅存在大便隐血以及消化不良等情况[7]。 随着疾病的不断严重化发展,将逐步显现出一些临床症状,如患者腹部出现疼痛或包块、便血以及肠梗阻等,可能会伴随或是不伴随贫血、消瘦以及发热等全身症状[8]。 由于肿瘤的逐渐转移以及浸润,可能会造成其他器官出现改变。 由于不同患者发病部位的差异性, 其症状表现以及体征变化也存在一定差异性[9]。 该疾病可能导致患者发生缺铁性贫血,继而出现乏力、疲劳以及气短等症状。 由于该类患者右半结肠拥有较为宽大的肠腔,造成肿瘤生长为一定大小后,才会发生腹部症状, 而该原因也属于患者未能获得早期诊治的原因之一[10]。 左半结肠的肠腔相较于右半结肠来讲,左半结肠的肠腔较为窄小,更容易导致部分性忽视完全肠梗阻出现[11]。 而肠阻塞将影响患者大便习惯,当患者大便出现出血症状时, 则代表肿瘤在其机体的左半结肠末端或是直肠位置, 所以该类患者确诊时间通常早于右半结肠癌患者[12]。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症状多表现为便血梗阻以及排便习惯转变等特征。 当其癌肿位置较低并且粪块比较硬时, 将在粪块摩擦之下发生出血症状,血液多以鲜红色或是暗红色等颜色为主,由于出血现象附着在粪柱的表面, 所以容易被患者当作痔疮出血。 经肿块溃疡以及病灶的一定刺激之后,将出现继发性感染,继而产生持续性排便反射,以此容易被认作为肠炎。 当患者肿瘤呈环状生长状态时,其肠腔发生变窄且粪柱出现变细以及变形等现象, 而该现象属于早期症状表现,晚期症状特征则是不全性梗阻[13]。 虽然行常规术式可对直肠癌患者病情予以一定控制作用,但如果患者为中低位直肠癌, 则会发生保肛困难以及无法完全切除病灶的问题, 导致手术疗效及预后质量难获理想效果[14]。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并发症出现率为0.00%优于常规组并发症出现率的21.88%(P<0.05); 研究组肿瘤转移率为0.00%优于常规组肿瘤转移率的18.75%(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2 周日排便次数、术后6 个月内日排便次数以及住院时间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该结论与谭成[6]的研究组肿瘤转移率2.50%(1/40),常规组肿瘤转移率 15.00%(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及研究组复发率 2.50%(1/40),常规组复发率 12.50%(5/40),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相似。
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 腹腔镜辅助下直肠外翻拖出式术式可以有效避开在患者的腹壁部位予以辅助切口, 继而明显减少患者在术后出现切口种植以及切口感染等相关并发症, 同时该术式造成的切口疼痛程度也远远低于传统术式, 继而进一步的缩小患者手术创伤[15]。 除此以外,腹腔镜辅助下直肠外翻拖出式术式能够就肿瘤下切缘的平整性给予有效保障, 其可以减少残端血供的盲区范围并降低吻合瘘出现概率[16]。由于盆腔生理解剖结构以及主操作孔所处具体部位, 腹腔镜辅助下直肠外翻拖出式术式都可以保证操作者于直视状态下, 应用直线闭合器继而完整闭合直肠残端的同时, 还可以经逐一牵引的原则下由患者肛门口至直肠残端施以全层加缝, 继而明显减少患者术后出现吻合口瘘的概率, 为手术安全性以及手术有效性给予稳定性保证[17-18]。 临床针对直肠癌患者在实施治疗工作之时,应当加以控制肿瘤的转移、有效降低术后复发风险并且保留肛门功能等确定为终极治疗目标, 但是针对于直肠癌患者给予腹腔镜辅助下直肠癌外翻拖出式术式之时, 该手术后可以保证临床疗效的同时兼顾美容微创以及无瘤的治疗原则下进行, 并且该手术不会对患者造成较大创伤, 同时接受该术式的患者恢复速度明显更佳, 经腹腔镜的辅助下可保证手术医师更加彻底地清除肿大淋巴结。 除此之外,经过直肠外翻拖出后将肿瘤切除在展开吻合操作的过程中, 可以更加彻底地切除肿瘤, 最大限度减少肿瘤细胞种植性转移现象的出现, 为患者手术质量及术后恢复均奠定了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 针对直肠癌患者应用腹腔镜辅助下直肠外翻拖出式手术治疗模式, 可明显降低患者并发症出现率以及肿瘤转移率, 并且还可对手术各项指标予以优化,同时为降低复发率风险提供诸多帮助,该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以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