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的特征及Mp1p抗原快速筛检的研究

2021-09-27 01:25:54韩静蒋忠胜王刚张鹏胡家光韦吴迪张洪何锦豪李玥琪宁传艺梁浩
微生物与感染 2021年1期
关键词:广西壮族自治区感染者抗原

韩静,蒋忠胜,王刚,张鹏,胡家光,韦吴迪,张洪,何锦豪,李玥琪,宁传艺,梁浩

1. 广西医科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广西壮族自治区 南宁 530021; 2. 广西艾滋病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广西壮族自治区 南宁 530021; 3. 柳州市人民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 柳州 545006; 4. 广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 南宁 530021; 5. 广西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 南宁 530021; 6. 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 南宁 530021

马尔尼菲篮状菌病(talaromycosis)是由马尔尼菲篮状菌(Talaromycesmarneffei,TM)引起的一种机会性、地域性流行真菌病,主要流行于亚洲热带地区,尤其是泰国、越南,以及中国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等地区。TM主要感染免疫力低下人群,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其起病隐匿,易漏诊、误诊,病原学培养确诊耗时长,而病情进展迅速且严重,是导致HIV感染者/ AIDS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广西HIV感染人口居我国第二,是HIV流行重灾区,马尔尼菲篮状菌病也继肺结核成为第二大机会性感染引发的疾病,致死率第一[2]。

Mp1p是一种分泌型甘露糖蛋白, 是TM特异的有免疫原性的表面蛋白,也是其重要的毒力因子[3],与其双相发育有密切关系[4-5]。血培养等病原学方法确诊TM感染耗时长,灵敏度不高(76%)[6-7],难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近年来,对Mp1p的研究逐步深入,发现其可作为TM感染早期诊断的靶标[8]。目前已开发出通过酶联免疫法等检测血样中的Mp1p抗原或抗体而快速辅助诊断临床TM感染的试剂盒,但尚未得到较好的应用评价。本研究收集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人民医院诊治的HIV感染者/AIDS患者合并TM感染的临床信息,对TM感染的流行病学信息进行分析,并检测收集的血浆样本以评估目前应用的TM抗原试剂盒(酶联免疫法),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以问卷调查(均取得患者知情同意)的方式收集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人民医院感染科于2018年8月—2019年6月确诊的HIV感染者/AIDS患者基本信息(包括一般基本信息、临床表现及用药情况、TM感染相关因素、抗病毒治疗等),并采集其血浆和咽拭子样本,通过查阅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血常规、肝功能及CD4+T细胞计数等)及数据。纳入患者年龄18~60岁,排除既往合并TM感染和已接受抗真菌药物治疗及有重大慢性疾病(心、肾、内分泌、代谢或自身免疫性疾病)者,共200份样本符合要求,其中合并TM感染者20例(1例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合并其他机会性病原感染者29例。

1.2 诊断标准

AIDS的诊断符合《艾滋病诊疗指南(2018版)》标准[9]。200例患者均经过初筛和确证试验,初筛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出血清HIV抗体阳性,然后经蛋白质印迹法确证为HIV感染。对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进行TM血培养,血培养阳性即诊断为TM感染。如血培养阴性,则根据AIDS合并TM临床诊断评分体系[10]进行判断:①CD4+T细胞计数≤25/μL;②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1×正常上限值(upper limits of normal,ULN)且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1;③肝、脾大;④外周或腹腔淋巴结肿大。对符合以上任一项的可疑患者,间隔2周后再次进行血培养,培养结果仍为阴性则排除TM感染。

1.3 方法

1.3.1 临床样本采集采集患者血液2~4 mL置于抗凝管中,800 g离心8 min,沉淀后取上层血浆至冷冻管中,获得样本118份(82例患者无血液样本),做好编号标记,-80 ℃保存。用咽拭子擦拭患者两腭弓、咽及扁桃处体,获得样本111份(89例患者无咽拭子样本),置于30%甘油中,做好编号标记,-80 ℃保存。

1.3.3 咽拭子样本的TM抗原检测采用TM抗原试剂盒对111份咽拭子样本进行检测,操作与结果判读同 1.3.2。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人口学特征及临床特征

整理调查问卷并分析柳州市人民医院感染科于2018年8月—2019年6月确诊的HIV感染者/AIDS患者200例,其中男性148例,女性52例(男女比为2.85∶1);柳州市160例,来宾市21例,河池市4例,桂林市3例,贺州市2例,百色市1例;汉族130例,壮族65例;81例患者常居城市,119例患者常居农村;未婚32例,已婚125例;56例于户内工作,68例为户外工作者;HIV感染临床分期为Ⅰ期39例(25.8%),Ⅱ期5例(3.4%),Ⅲ期41例(27.2%),Ⅳ期66例(43.7%)(见表1)。20例合并TM感染的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例;中位年龄为43岁,其中20~50岁14例;15例来自柳州市,2例来自河池市,2例来自来宾市;15例居住于农村,13例从事户外工作,11例既居住农村又从事户外工作;食用过竹鼠者4例,1例接触过竹鼠。不同CD4+T细胞计数范围的患者TM感染率不同,CD4+T细胞≤50/μL者16例,感染率为29%,50/μL200/μL 的无TM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合并TM感染者的症状以发热(14例,70%)、消瘦(6例,30%)、乏力(6例,30%)、脾大(5例,25%)、咳嗽(5例,25%)、淋巴结肿大(5例,25%)为主,其次有咳痰、皮疹、肝大等症状,详见表2。

表1 患者的人口学特征

表2 患者的临床症状

2.2 实验室检查指标

实验室检查指标主要包括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小板(platelet,PLT)、白蛋白(albumin,ALB)、AST、ALT、AST/ALT、CD4+T细胞等。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HIV-1感染者,20例HIV-1合并TM感染者的CD4+T细胞、淋巴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白蛋白水平等明显下降,AST、AST/ALT和D-二聚体等上升(P<0.001)(见表3)。

表3 患者的实验室指标特征及TM感染差异分析

2.3 TM抗原试剂盒检测血浆和咽拭子样本

采用TM抗原试剂盒检测118份血浆样本,均获得有效结果。20例临床确诊的HIV-1合并TM感染者中,15例有血浆样本,其中3例采用试剂盒未测出TM抗原。118份血浆样本中,15份TM结果呈阳性,其中3份与临床诊断不符。此外,有21例患者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其中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10例,真菌感染6例,革兰阳性杆菌/球菌感染1例,奇异变形杆菌、沙门菌、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各1例,肺炎克雷伯菌+白假丝酵母菌感染1例,除1例TM检测阳性,其余均为阴性。以血培养结果为金标准,TM抗原试剂盒检测血浆样本的灵敏度为80.0%,特异度为97.1%,假阴性率为20.0%,假阳性率为2.9%,阳性预测值为80.0%,阴性预测值为97.1%(见表4)。TM检测阳性组A值高于检测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图1A)。根据患者真实发病情况和预测概率,评估TM抗原试剂盒检测个体是否合并感染TM的准确性。结果显示,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885(见图1B)。

图1 TM抗原试剂盒检测血浆/咽拭子样本的A值散点图和ROC曲线分析

采用TM抗原试剂盒检测111例咽拭子样本,均获得有效结果。20例临床确诊HIV-1合并TM感染者中,12例有咽拭子样本,其中7例未测出TM抗原。111例咽拭子样本中,5例TM结果呈阳性,均与临床诊断相符。此外,有23例患者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其中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11例,真菌感染6例,革兰阳性杆菌/球菌感染1例,奇异变形杆菌、沙门菌、肺炎克雷伯菌各1例,肺炎克雷伯菌+白假丝酵母菌感染、结核分枝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各1例,TM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以血培养结果为金标准,TM抗原试剂盒检测咽拭子样本的灵敏度为41.7%,特异度为100%,假阴性率为58.3%,假阳性率为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93.4%(见表4)。TM检测阳性组A值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图1C),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708(见图1D)。

采用 Cohen’s Kappa系数判断血培养与抗原试剂盒检测118份血浆样本中TM的一致性。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均检出12例感染TM,100例未检出,同时3例血培养为阳性但试剂盒检测为阴性,3例试剂盒检测为阳性但血培养为阴性。两种方法之间 Cohen’s Kappa 系数为0.771,95%CI为0.595~0.947(P<0.001),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同样,分析两种方法检测111例咽拭子样本中TM的一致性。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均检出5例感染TM,99例未检出,同时7例血培养为阳性但试剂盒检测为阴性,无试剂盒检测为阳性但血培养为阴性的标本。两种方法之间 Cohen’s Kappa系数为0.560,95%CI为0.278~0.842(P<0.001),具有中等一致性。

3 讨论

在中国99%的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患者来自南方,广西壮族自治区占43%,广东省占41%,且其中88%为HIV感染者/AIDS患者[1]。在广西HIV感染者/AIDS患者中,TM感染的患病率为16.1%,仅次于肺炎、肺结核和口腔念珠菌病,且病死率高达17.5%[11]。本研究中,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TM总体感染率为10%,符合广西壮族自治区HIV-1感染人群中TM感染率为9%~18%的报道[11-12],以中青年男性居多,且多居住于农村并从事户外工作。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理位置属于亚热带地区,气候湿润,适宜TM生长,而HIV感染者/AIDS患者免疫力低下,长期暴露于外界环境中更增加了TM感染的风险。本研究分析临床实验室指标,发现合并TM感染的HIV感染者/AIDS患者中AST、AST/ALT指标值均升高(P<0.001),表明TM感染者的肝脏损伤更严重。也有研究对TM感染者的临床诊断与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TM感染可对肝脏造成损伤[10,13]。本研究收集的20例TM感染者的临床症状有发热、消瘦、咳嗽等,但均不具有特异性;出现脐凹样皮疹被认为是马尔尼菲青霉病最具特征性的表现[14],但HIV感染者/AIDS患者合并TM感染者中出现脐凹样皮疹的仅为少数。尽管血培养的TM检出率相较于痰液、粪便、胸腔积液等标本培养的高,但其培养阳性率仅为76%[6-7]。因此,缺乏典型临床症状使得TM感染发病隐匿[15],而迅速发展的病情导致未经治疗的患者病死率高达 80%~100%,治疗后病死率仍达30%[1,11,16]。只有早诊断、早治疗才能降低合并TM感染的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病死率,但临床上广泛应用的血培养或其他标本培养无法达到早诊断的目的,因此新型、经济、高效的TM早期诊断技术对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研究人员致力于开发TM感染快速诊断技术,新的检测方法层出不穷,例如β-D-葡聚糖测定、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GM)试验、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核酸,以及免疫扩散、乳胶凝集、斑点印迹酶联免疫分析等一系列免疫方法,但效果差强人意[14,17-19]。中国香港大学微生物系在1998年发现了一种可编码TM酵母、菌丝、孢子细胞壁中甘露糖蛋白的基因,将其命名为mp1,其编码蛋白Mp1p可被分泌表达,具有强抗原性且含量丰富[20]。Mp1p作为一种具有高度抗原性的细胞壁甘露糖蛋白[21],可引发感染者的抗体反应[22]。早期有研究者通过毕赤酵母系统表达重组Mp1p,建立了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Mp1p[23],并据此在后续研究中建立了一种检测Mp1p特异性抗体的双抗原夹心ELISA,但灵敏度仅为12.5%[24]。还有研究者开发出可直接检测患者体液中Mp1p蛋白的抗体组合,灵敏度为75%,但检出率仍有待提高[23]。本研究评价的试剂盒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标本中的Mp1p抗原,结果显示特异度高达97.1%,灵敏度可达80%,但假阴性率偏高,可能导致漏诊。有研究表明,Mp1p抗原在免疫系统较好的宿主中可被有效清除,抗体检测在免疫力强或体液免疫系统较好的患者中可能更敏感,而抗原检测倾向于对免疫系统受损严重的患者敏感[25]。也有研究认为,与抗原检测方法相比,抗体检测方法阳性率低,主要原因可能是TM急性感染早期血中以抗原为主,抗体尚未产生,而感染后期抗原逐渐降低至阴性[24]。因此,抗原、抗体同时检测能有效提高灵敏度。此外,咽拭子样本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种呼吸道疾病的检测,但检测咽拭子样本中TM的试剂盒还未见发布。本研究采集TM感染者的咽拭子样本,试剂盒检测TM的特异度高达100%,但灵敏度远远不足,可能与咽拭子采样不精确、样本含量低等导致样本中所含Mp1p抗原量更少有关,所以在抗原、抗体联合检测的基础上须进一步提高检出率,而将咽拭子作为TM检测样本或许是未来早期、快速、便捷诊断的发展方向。

本研究通过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HIV感染者/AIDS患者合并TM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补充了TM感染的临床流行病学数据。TM抗原试剂盒检测血浆样本的特异度高,灵敏度良好,假阳性率低。但本研究样本局限于HIV感染者/AIDS患者,未能纳入非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TM感染者,因此对TM抗原试剂盒的评价不够全面,须进一步研究。本研究还发现,HIV感染者/AIDS患者CD4+T细胞计数越低,TM感染率越高。当CD4+T细胞≤50/μL时,TM感染率高达29%,远高于总体感染率。因此,建议临床上对CD4+T细胞计数低的AIDS患者及时进行Mp1p抗原及抗体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从而降低TM感染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猜你喜欢
广西壮族自治区感染者抗原
重视肝功能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
肝博士(2024年1期)2024-03-12 08:38:08
知信行模式在HIV感染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中指办领导听取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工作汇报
广西地方志(2021年6期)2021-02-25 06:33:50
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
梅毒螺旋体TpN17抗原的表达及纯化
结核分枝杆菌抗原Lppx和MT0322人T细胞抗原表位的多态性研究
APOBEC-3F和APOBEC-3G与乙肝核心抗原的相互作用研究
HIV感染者48例内镜检查特征分析
西南军医(2015年1期)2015-01-22 09:08:19
盐酸克伦特罗人工抗原的制备与鉴定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危朝安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视察工作
图书馆界(2013年3期)2013-03-11 18:5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