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璇
江苏省江阴市中医院妇产科,江苏江阴214400
临床上,子宫内膜息肉属于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因子宫内膜局部过度增生引发,表现为突出于子宫腔内的多个或单个光滑肿物,可导致不孕、不规则阴道流血[1]。该疾病的高发人群包括从育龄期开始到绝经后的女性,临床尚未完全明确该疾病的具体发病原因,通常认为和内分泌紊乱存在密切相关性[2-3]。宫腔镜是现阶段临床诊断该疾病的金标准,临床治疗该疾病的首选方式为宫腔镜下息肉摘除术,但息肉具有较高复发率[4-5]。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属于一种含药宫内节育器,是生育期女性用来避孕的重要方式之一[6]。该系统主要以聚乙烯为T型支架,纵管储存左炔诺孕酮[7-8]。研究显示,该系统能对子宫内膜增生进行有效抑制,进而对子宫内膜息肉复发进行抑制[9]。鉴于此,该研究主要针对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术后采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的效果进行探究,并将2019年1月—2020年10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65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视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将在该院接受治疗的65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视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均行宫腔镜下息肉摘除术;②不存在手术禁忌证;③临床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④自愿接受1年以上随访。排除标准:①中途退出;②存在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等器质性疾病;③存在血液疾病病史;④入组半年内采用激素进行治疗;⑤恶性肿瘤;⑥存在血液、心脏疾病;⑦严重肝肾功能障碍。以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33例,年龄27~53岁,平均(38.96±2.06)岁;病程1~5年,平均(3.09±0.19)年。对照组32例,年龄28~52岁,平均(38.91±2.03)岁;病程2~4年,平均(3.02±0.16)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两组患者均在月经干净5 d之后行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同时配合超声对双侧输卵管开口、宫腔以及宫颈管进行仔细探查,对子宫内膜厚度、颜色以及血管进行仔细观察,以息肉数目、大小以及部位为依据,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对切除深度进行合理控制,使其到达子宫内膜基底层、功能层以及下方肌肉层2 mm的位置,并采用合适力度将积血腔、肌壁内膜团清除干净,手术完成后切除组织行病理检查,将恶变排除,并对子宫出血情况进行仔细观察,如果有出血情况出现,那么对宫腔行水囊压迫止血操作,同时合理选择抗菌药物行抗感染治疗。对照组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给予患者炔诺酮(国药准字H31021769;规格:0.625 mg×100片)口服,服药从月经周期开始第5天开始,晚饭后服用1片/d,连续服用22 d,等到月经来之后的第5天继续服用炔诺酮,一直按照以上方式往复用药。观察组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便放置1枚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 (国药准字J20090144;规格:52 mg/个)。
对比两组手术前、手术后3个月、6个月以及12个月的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采用月经失血图评分法进行测量)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复发率。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予以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比两组术前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以及术后12个月时的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均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以及术后12个月时的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均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与月经量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endometrial thickness and menstrual volu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atients(±s)
表1 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与月经量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endometrial thickness and menstrual volu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atients(±s)
?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12%,与对照组的9.3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2,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atients
两组患者均接受12个月随访,均未出现失访患者,观察组疾病复发率为3.03%,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1,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疾病复发率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disease recurrence rat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atients
子宫内膜息肉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可在子宫壁的任何角度与部位生长,主要由包含厚壁血管的内膜间质、内膜腺体组成[10]。近年来,随着我国医学技术水平提高,子宫内膜息肉检出率明显提高,但术后依旧具有较高疾病复发率。临床已有研究显示,相较于正常内膜,子宫内膜息肉的组织雌激素受体更高,孕激素受体更低,故子宫内膜息肉出现的重要因素之一为局部孕激素作用缺乏[11]。孕激素可避免雌激素对子宫内膜进行刺激,防止内膜生长过度,对内膜转化进行促进,为了降低宫腔镜术后子宫内膜息肉复发,术后采用孕激素治疗为重要途径之一。该研究中,观察组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以及术后12个月时的子宫内膜厚度分别为(7.15±1.08)mm、(6.15±0.48)mm、(5.12±0.18)mm,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以及术后12个月时的月经量分别为(85.12±3.18)mL、(62.15±2.08)mL、(52.15±1.03)mL,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12%,与对照组的9.3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疾病复发率为3.03%,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提示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术后采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的效果理想,利于降低疾病复发率,且安全性高。刘琛姝等[12]学者也经研究发现,观察组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以及术后12个月时的子宫内膜厚度分别为(7.9±1.8)mm、(5.8±1.5)mm、(3.1±1.7)mm,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以及术后12个月时的月经量分别为(96±50)mL、(72±25)mL、(64±18)mL,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与对照组的3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疾病复发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30.0%(P<0.05),这与该研究结果高度一致,究其原因,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属于一种新型高效宫内节育系统,在宫腔镜术后放置该系统可缓慢释放低剂量左炔诺孕酮,使得子宫内膜表面的左炔诺孕酮浓度较高,对子宫内膜间质蜕膜化、腺体萎缩进行促进,预防子宫内膜增生。与此同时,该药物不会影响正常生理功能与体内糖脂代谢,除了具有避孕效果之外,还可用于月经过多、子宫内膜息肉术后以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各种疾病治疗,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术后采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的效果理想,利于降低疾病复发率,且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