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冰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浙江 绍兴 312000)
在互联网的大众化和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已经逐渐成为新常态下创新驱动发展的基本教学模式。教育领域在新技术的不断冲击之下不断革新,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地融合,混合式教学模式也被广泛地使用。混合式教学是一种传统学习方式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融合,更好地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符合建构主义所倡导的学习理念,也是学习者有意义的建构过程。[1]
基于PBL的跨文化交际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和以“学生为中心”为目的实践教改,使学生更多地汲取跨文化交际的语言知识,线上线下交互地调动学生的参与度,提高自我学习能力。基于问题式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贯穿于跨文化交际课程,启发学生去思考解决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问题,深度融合线下课堂教学活动和网络在线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开展深度学习,并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基于问题导向的混合式教学应用于跨文化交际课程,可以从定义、必要性和实施手段三个方面进行阐释。
“混合式教学”是斯密斯•J与艾勒特•马西埃将E-learning纯技术与传统学习理念深度结合后提出的一种高效教学模式。何克抗最早正式倡导混合式教学模式,结合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教学的优势,既发挥教师引领、开发、监督教学过程的主要作用,又充分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与创造性。[2-3]
混合式教学模式催生了各类在线教学平台,云班课和优慕课是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教学改革所运用的在线教学平台。云班课作为智能教学助学,教师通过云班课App组建班级,开展课堂签到等线上活动。学生登录在线教学平台查看教师发布的课程任务,借助移动终端随时随地进行移动学习。优慕课是另一款在线课程学习平台,教师进行课程建造,学生可以利用丰富的线上教学资源随时随地学习。引进混合式教学模式,线上线下教学活动结合,可以有效突破跨文化交际课程信息量大而课时有限、输入输出难以兼顾的窘境。
问题导向式教学法即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是“基于问题式学习”的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在辅导教师的参与下,以小组讨论为形式,围绕者某一问题进行研究的学习过程。Graaff和Kolmos(2003)将PBL学习原理归纳为三个方面:认知学习、合作学习及学习内容。PBL教学法源自20世纪50年代美国西余大学医学院(Western Reserse University),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引入医学教育领域,这在PBL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这种教学模式20世纪80年代已在西方高等教育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是西方主流教学模式之一。近年来,我国学者开始研究PBL教学理论,并在高等教育领域开展PBL教学实践,尤其在医学化学教学改革中,逐渐推广到其他学科的课程教学。[4]
PBL Problem Design Model包含3C和3R,3C分别是:Context(情境)、Content(内容)、Connection(联系);而3R分别是:Researching(探究)、Reflecting(反思)、Reasoning(推理),如图1所示。在基于问题学习的模式下,教师对教学内容(content)进行合理的课程设计,营造有趣的教学情境(context),使学生置身于学习情境。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发现问题,联系(connection)个人经验和知识理解探究问题(researching),分组探讨问题,寻找合适的方案去解决问题,让学生参与客观评价(reflecting and reasoning)。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与其他教学模式相比,被视为能够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的最具创新性的教学模式。[5]它把学生置于具体问题的情境中,通过自主与合作学习,对问题进行分析、推理、综合探究,使学生批判思维能力不断得到发展。
图1 The 2nd Generation 3C3R PBL Problem Design Model
跨文化语言教学包含了四类文化教学活动,分别是“文化学习、文化对比、文化探索和文化间第三者身份的定位”[6],在“做中学,学中做”中,深刻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增强跨文化交际敏感度,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教师教学层面,问题导向教学法巧妙设计课堂导入和问题情境,凸显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参与度。在学生学习层面,首先,PBL以问题导向教学法使学生的学习具有主动性、探索性;其次,学生学习具有问题性和参与性,培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的能力;最后,培养团队合作和组织协调能力,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PBL问题导向教学法实施过程中,教师以章、节为单位,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设计问题,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协调统一起来,这是PBL教学的关键环节之一。问题设计既要符合实验理念,又要切合生活实际,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课堂上,学生进行随机分组,讨论课程设计和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然后教师再进行归纳总结学生讨论后的思想结构及知识体系,从而更好地解决学生存在分歧的问题。学生在学习情境中发现问题,通过文献搜索等渠道自主学习,参与小组讨论,团队协作解决问题。
在现代信息技术方面,Sercu指出,“外语教师应能够利用那些可以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知识、态度、能力和意识的信息技术”[7]。跨文化语言教学内容丰富,不只是传授国外文化知识和文化维度理论,也不只是培养学生得体举止和跨文化意识;而是通过不断强调对不同国家的文化所特有的历史、文学、艺术、习俗的深刻理解和情感,包括对一些重大事件的仔细分析、文化模拟等,培养学生获取理解文化的个体性和普遍性的综合能力。
跨文化交际课程是大学英语的拓展课,课程目标是让学习者去体会、感知、理解他文化,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课程教学内容涵盖面广,知识量大,一周2课时。混合式教学可以提供丰富的线上学习资源,如视频、影片,用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示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进行有效沟通。
PBL导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应用,顺应了“互联网+”教育的发展趋势,培养了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是注重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还要了解国外的社会与文化,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意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然而,近年来各校大学英语学时锐减,大班上课,教师在有限的课时里注重语言知识的讲解;教师布置作业,课后学生完成作业,沿用传统教学模式,无法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涉及文化交际的扩展知识点,需要学生大量实践和获得及时指导的吸收内化环节在课堂教学流程中出现了缺失。靠每课时的文化导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实在不够。混合式教学的一大优势在于它既能利用技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也能创建真实的学习环境。[8]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有效的提问,通过问题把课时教学内容中重要的知识点、能力发展点挖掘出来,结合对学生的学情分析形成问题集合,录制教学课件视频,上传到教学资源平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入学习平台开展自主学习,培养高阶思维能力。
本研究采用定量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对跨文化交际课程混合式教学的认识进行分析。问卷调查的对象是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所采用的问卷是使用陈桂琴的“非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问卷”,在问卷星创建问卷调查中,将问卷链接或者问卷二维码转发给学生,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回收1050份问卷。部分问卷由于参与者从1到10题答案相同,类似于这样的问卷,被认定为失效问卷。除去50份失效问卷,实际有效问卷是1000份用于数据处理,采用频率分析的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在1000位问卷参与者中,男生占48%,女生占52%,学生分布在不同的年级,但是大四学生占样本总体的64%。70%的学生认为中国人需要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视野。
基于问题导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课前导学、课中研学、课后反思。
基于问题导向学习,问题主线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课前导学,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课中研学,小组合作分析问题,相互协作解决问题;课后反思,学生通过线上测验评估学习效果。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思考课程中所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课前的导学阶段,教师可以针对学习者学情、学习环境的特点,根据教学目标设计课前学习活动要素、教学内容和在线教学资源,设计过程中导入驱动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习积极性。这种课前环节学习是知识内化的开始,其作用本质是预习新课,让学生提前进入跨文化交际语境,目的是发现问题,激发学生对问题探究的兴趣。课前,教师在线上发布教学内容,呈现问题情境,学生自主学习,观看课程章节微课,完成优慕课平台学习任务;教师查看优慕课平台统计,掌握学生学习进度,获取学情。
在课中研学阶段,在线上导学的基础上,开展课堂教学,围绕一节课的总目标设定若干小的学习任务和目标,并转化为一系列的问题串,包括基本问题(应知应会)、重点问题(阅读中找答案)、综合问题(思考找答案)、实践问题(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扩展问题(启发思考答案)。以“5W+1H”提问方式呈现,引发学生思考,小组成员协同合作解决问题。针对一系列围绕核心知识点的问题串,进入课堂讨论模式:小组讨论,分析问题;教师答疑解惑,讲解学生线上学习过程所遇到的难点和重点。在此过程中,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观看教学视频、播放音频、组织与文化相关的情景模拟、设计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跨文化情境交际演练等思辨活动,给学生提供展示英语语言学习、文化知识积累成果的机会和交流互动平台,让学生一起探讨、补充对西方文化的深层了解及使用目标语进行有效交流的经验和体会等。课堂提问成为教师与学生围绕课程内容互动的主要方式。教师创设问题情境、问题组合,使学生产生明显的意识倾向和情感共鸣。
以跨文化交际教程第三章: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为例。此单元学习目标是掌握交际能力的概念及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问题串可以是:什么是交际能力?什么是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什么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你怎么理解的?按照班级学生人数组建小组,问题串分配给每个小组,鼓励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添加到已知的问题串上。随后,小组讨论,学生探究问题,师生讨论,分析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课后反思阶段,延伸课堂的教学活动,学生可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单元作业练习,在线讨论、线上测验、学习反思等。教师可以在蓝墨云、优慕课网络教学平台上批改学生作业,通过跟踪统计和各种测试手段、信息反馈等方式,监控、了解学生自主学习的进展和效果,促使学生养成自觉构建学习过程的好习惯。为了巩固单元知识点,采用多样化的作业,如思维导图、问题解决的路径图或流程图,学习反思,上传到网络平台,学生互评小组作业,分享知识点。教师跟踪学生 的学习过程、学习效果、情感态度,使学生成为评价的参与者,实现评估价值多元性、结果相对性和评价过程性。
在协作学习中,采用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课堂参与度、任务完成情况和小组合作情况等进行及时真实的反馈,以评促学,以评促教。
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线上教学平台和传统课堂的优势,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搭建虚拟的学习平台,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更多机会接触文化、跨文化交际概念、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文化冲突和跨文化适应性等。教师的教学行为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教师的跨文化敏感度和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某种程度上也能够影响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9]教师的角色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教师需具备高水平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能力及信息技术能力。
文化导人中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其实线上线下的双向参与就是一种渗透。课堂内的文化导人还可适当与课堂外的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组织学生观看录像、与学生进行文化交流等,使他们有机会在社会实践中积极参与,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潜移默化地加深他们对异文化的印象,加快他们对异文化的感知与掌握。
总之,基于PBL的教学理念跨文化交际课程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将把学生带入跨文化交际语境,用问题引领学生深度思考,利用线上线下平台构建学习共同体,从而保障双向沟通渠道的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