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类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

2021-09-26 17:14李延冰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1年20期
关键词:教育理念教育改革人才培养

李延冰

摘要: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类本科专业已经成为全国高等学校规模最大的工科类专业,为我国信息化建设培养了大批量人才,然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模式仍然存在一定的桎梏。当前,新一代人工智能正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方兴未艾,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能,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的计算机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文章结合教学实际浅谈一下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应对策略。

关键词:教育改革;教育理念;课程体系;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1)20-0229-02

1 引言

计算机类专业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在多学科交叉背景下掌握较为扎实的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掌握较为系统、深入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提倡学生发现自己的能力兴趣,鼓励创新、敢于探索,培养出具备良好科学素养和人文知识背景,具备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当前,我国计算机类专业教育规模逐年扩大,课程体系框架、课程内容日益完善,同时形成了一批精品课程和优秀教材,人才培养质量取得了一系列突破,为社会输送了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优秀人才,计算机学科在国际计算机学术领域的影响力不断提升,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同时也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1]。尽管我国计算机类专业的教育规模如此庞大,培养体系也在逐步形成规范,但各个高校培养出学生的质量仍然参差不齐,存在很大差距,这些差距与学生的视野、知识面、自主学习能力,学校师资力量、软硬件水平、培养方式、教学模式、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安排都存在着很大的关联[2]。如何正确引导,改善课程体系,健全学科设置、培养体制,提高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培养质量,培养出具备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值得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

2 当前计算机类专业存在的问题

2.1 学生盲目报考,缺乏了解

学生们在高三的高强度学习和压力下,几乎没有时间去了解本科专业,高中教师、学生家长也缺乏对学生的引导,导致学生一心只读圣贤书,没有及时关注了解专业信息,部分学生甚至高考完不知道211/985、双一流高校,脑海里只有一本、二本的分数线,没有去了解本专业的意识。其次有一部分学生盲目跟风,看到其他人报考了自己就报考了,或者听说本专业比较热门,毕业后薪酬高,容易就业就报考了,自己对本专业基本没有了解,不知道本科专业学习的内容,不知道需要培养自己的那些能力。最后,有一部分学生虽然了解了本专业,但了解不够透彻、深入,仅仅凭借自己一时的热情,没有考虑这个专业是否适合自己,比如仅仅看了专业的名字,本科阶段具体学习的内容、毕业后就业的领域都不清楚就选择了报考。这就导致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仍然延续传统学习方式,不知道自己以后努力的方向,不清楚自己本科阶段该做什么,没有清晰的规划,没有侧重点,甚至有些学生大二、大三了发现本专业不适合自己才匆匆忙忙地去换专业。

2.2 学习缺乏主动性,完全依赖课堂

从小学到高中国内以应试教育为主,学生们一直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在教师的严格要求和指导下学习,教师是课堂的核心,知识获取是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课堂下练习为辅,这样的模式下导致学生进入大学后自主学习能力不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学生在大学阶段依然严重依赖教师及课堂,缺乏自主学习能力,面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欠缺不能有效利用图书馆书籍、互联网等主动地去弥补,比如计算机类专业的编程课,由于教学课时有限,教师们通常只能讲授基本的语法附加基本的实践,然而编程能力需要大量的实践仅仅依赖课堂是远远不够的,同学们完全可以在网络找到提升课程及实践项目去加强,然而大部分同学没有这样,自主学习能力的缺失是学生实践能力差的主要原因。二是在大学之前学生们都被教师及家长严格管理、指导,进入大学后脱离束缚进入较为自由的空间,缺乏自主学习及自控能力导致很多学生完全陷入迷茫状态,不知道应该做什么,不知道该如何学习,终日沉迷游戏、网络,进而产生大学无用论等厌学悲观情绪。三是学生们缺乏清晰的人生规划,不知道自己以后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部分学生虽然有自己的规划但是却不知道该做哪些事情去充实自己,进而完成自己的人生规划。

2.3 知识面窄,对专业认识不足

在当前多学科交叉背景下,计算机领域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知识背景,具备工程意识、创新意识和管理意识,能够从事有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研究、应用开发。由于接触的太少,知识面窄,很多学生对计算机类专业认识不足,过于教条,认为计算机类专业就是编程,忽视了数学以及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等学习和能力培养,这些都不利于学生以后的深造及成长。

2.4 高校培养方式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在不同的学校都不一样,但基本都包含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大学物理等前期基础课程以及计算机导论、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编译原理、计算机原理、数据库原理等主干课程。这些课程是具备体系的,并不是孤立的,国内部分高校的课程体系存在很大问题,课程设置不合理,比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这些基础数学课应该放到大一、大二去设立,有助于衔接、理解算法分析與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等课程,然而部分高校仅仅为了完成课程培养,将其放到大三、大四去学习,这样就很不合理,甚至让很多学生不理解计算机类专业为何要学数学。其次,部分高校硬件设施存在很大缺陷,甚至还在利用淘汰的旧电脑,打开就蓝屏。教材选择不合理,部分高校选择陈旧的教材,比如谭浩强的C语言教材,与目前的计算机技术严重脱节,而且存在很多错误,国内很多教材只是公式的堆积,枯燥晦涩,缺乏知识引导。部分高校教师知识陈旧,无法反映技术发展的最新方向和趋势,授课能力缺乏,不能做到深入浅出,讲课枯燥,照本宣科念PPT,没有自己的见解,部分教师教学生C编程还在利用TC2.0,数据结构等课程干巴的讲理论,没有与实训相结合,导致培养出的学生就业还要到培训机构二次培训就业。最后,计算机类专业要求培养的学生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实训体系需要配合大学四年的学习进行,需要考虑到行业的岗位技能需求、专业知识体系给学生一系列循序渐进的实训项目,然而大部分高校仅仅是常年不变的几个课程设计,也缺乏具备工程实践能力的教师,很难满足实践能力培养的需求。

猜你喜欢
教育理念教育改革人才培养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新形势下数据库原理的双语教学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
动物医学专业面向官方兽医与执业兽医教育改革的探讨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