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批注式”阅读,有效提升初中生鉴赏能力

2021-09-26 14:19陈海燕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1年8期
关键词:情意思辨性初中语文

“批注”是一种有效的语文阅读方法。“批注式”阅读能直入文本,往往彰显着读者的独特眼光、独特见解、独特情怀。如金圣叹评点《水浒传》、毛宗岗父子评点《三国演义》、脂砚斋评点《石头记》等。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应当将“批注”纳入其中,让学生主动地撰写批注,从而让学生与文本进行积极的对话,促使学生对文本展开深度思考、探究,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力。

一、在“感知性批注”中保持原初生态

阅读首先是一种感知性的活动。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从而丧失自我的判断。感知式批注,就是要学生超越先入为主的偏见、成见,而从文本本身出发,面向文本本身,尊重自我的阅读的原初感知、感受与体验。作为教师,要将文本原汁原味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展开解读,而不是给学生灌输一些定论。如此,学生的头脑不会受到相关解读经验的污染。这是一种原生态的感知,是一种原汁原味的阅读。在这样的阅读状态下,学生会纵横驰骋、浮想联翩,进而会产生一定的阅读感想,从而会让学生自然地记录下自己的阅读感想,这就是批注。

初中语文“批注式”阅读的形式是丰富的、多样化的,有“眉批”“旁批”“尾批”“总批”等。同时,批注的符号、对象也是多样化的,比如“双横线”表示重要的句子,“曲线”表示优美的句子等。显然,批注是学生自我阅读感悟、思想和情感的真实的、真切的表达。感知性批注,就是要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内容的整体感知,引导学生疏通字词、初识人物、概括情节等。比如学生在学习统编版八年级上册《周亚夫军细柳》时,对于文中的这样一句——“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中的“辔”的含义不理解,因而就随手在“辔”字旁标注了一个小小的问号。这样的一种一边感知文本一边作出相应的批注的方式,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原生态。教师的语文教学要围绕学生的批注、聚焦学生的批注。比如在上述学生对《周亚夫军细柳》文中的“辔”作的随文批注中,笔者让学生围绕着自我的批注,用查字典的方式理解这个“字”在本文中的含义。在语文教学中,只有当教师找到学生批注点,围绕着学生的批注展开语文教学,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语文学习效能。

感知性阅读是学生对文本的初次照面,因而感知性批注具有真实性、真切性的特征。通过感知性批注,让学生逐步抵达文本的深层。在批注中,学生对课文的脉络、层次进行深度了解,进而能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等。同时,通过感知性的批注,师生、生生之间能展开深度的关于文本的对话、交流与研讨。因而,感知性阅读能让学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二、在“情意性批注”中彰显自我真情

批注往往是读者情绪、情感的自然流露。在语文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会与文本产生一种心灵的共振、共鸣等。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与文本展开积极的对话,并且能以一種“融入”的姿态,参与到文本的创造之中。比如脂砚斋的批注,就构成了完整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换言之,高质量的批注往往能丰富文本、建构文本、创造文本。在“情意性批注”下,学生的语文学习不再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的,而是深度沉入语文文本。

比如教学统编版八年级上册《背影》,学生在阅读之中尤其感动于父爱,对描写父亲穿铁道、爬月台帮助自己买橘子那一段文字纷纷做了批注。这是一种情感性、情意性的批注。在批注中,许多学生想到了自己的父亲,想到了自己的父亲对自己的付出,诸如“父亲起早给我做早饭”的场景,“我生病了父亲喂我吃”的场景等,因而“情动于中而发于外”。在情意性批注中,学生对文本展开了更为深度的阅读。根据课文中写的三次见到父亲的背影进行批注,从而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把握课文的叙事层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然领会课文语言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对《背影》这一篇文章的叙事时间、叙事空间和叙事动机等有了深度的把握。比如有学生在阅读中撰写的批注认为,《背影》这一文章写作背景可能就是朱自清北京大学毕业之后在浙江、江苏、上海等地辗转教书、为生计而四处奔波时写下的,而促成朱自清先生写作《背影》的直接原因可能就是文章中父亲所说的“我身体平安,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情意性批注不仅能增进学生的认知、感受,而且能让学生的情感、情意等得到培养,进而能有效地提高阅读效果。

阅读的过程是学生将书面文字转化为内在意识的过程。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深化学生的阅读感受,丰盈学生的阅读个性化体验。在情意性批注阅读过程中,要强化学生的阅读主体性作用,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思辨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审美能力。情意性批注,要让学生彼此之间进行分享,进而产生主体间思与思的碰撞、情与情的交融。情意性批注阅读能丰盈学生的情感,润泽学生的生命。

三、在“思辨性批注”中发展学生思维

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总会产生这样、那样的思考。“思辨性批注”阅读就是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分析、推理、判断的思维活动”。思辨性批注,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舒展自我思维,对文本提出一些质疑、批判、反思等。对于“思辨性批注”,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两个方面的要求:其一是引导学生着眼于思辨的角度,其二是引导学生着眼于思辨的方式。

比如学生阅读统编版七年级上册《朝花夕拾》中的相关篇章,对相关的文字、句子等作了思辨性的批注。以《朝花夕拾》中的《狗·猫·鼠》的阅读批注为例,学生在文本的第一自然段中的“毫不介意”“有点担心”“危险已极”等词语下方用“着重号”批注,“随着时间的推移,鲁迅先生的心情发生了改变”;在“搔着痒处的时候少,碰着痛处的时候多”这一句旁批注“鲁迅的文字非常犀利,是匕首、是投枪”;在第二自然段中“这些既然都错,则绅士口头的二二得七,三三见千等等,自然就不错了”旁批注,鲁迅是用反讽等写作手法来讽刺那些所谓的“正人君子”,讽刺那个颠倒的社会;在“凡捕食雀、鼠,总不肯一口咬死,定要尽情玩弄,放走,又捉住,捉住,又放走,……可是有这么一副媚态!”旁批注“猫与人们的幸灾乐祸心理完全相同”“猫对弱者尽情折磨,猫对强者一副媚态”,等等。正是在思辨性批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对鲁迅先生文章的写作旨趣就有了深刻的理解。在学生思辨性批注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批注进行有效的引导,让学生的思辨合情、合理。

在思辨性批注过程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批注积极性,发掘学生批注的创造性,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批注习惯。思辨性批注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体、主人,促进学生对语文学习进一步提升,促进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生成。在思辨性批注的过程中,张扬学生的个性,让学生体会文本的精彩。

四、在“评价式批注”中体现阅读情怀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往往会对阅读的相关内容、文本的写作方法、形式等进行积极的评价,并会展开彼此间的积极交流。学生的语文学习不是被动的接受文本,而是主动地建构文本、创造文本。“评价式批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阅读情怀。通过评价式批注,促进学生对文本情感、思想等的内化,从而让文本对话向情感更深处迈进、漫溯。

比如在学生学习统编版八年级上册的文言文《愚公移山》这一篇文本时,学生不仅对文言文中的相关字词解释进行批注,而且对文言文中的主人公——“愚公”展开积极的评价。诸如“愚公是对自然的抗争,在生活中少不了愚公移山精神”、“记得毛主席写过‘愚公移山的一篇现代文,说明人定胜天”、“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认为愚公还可以转换视角,不移山而搬家”等等。学生的批注反映了学生的思维动态、内心想法,同时也给了我们一个看待问题的多重视角。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评价式批注不能仅仅局限于对文本内容的了解,而应当对文本内容、思想、精神等进行积极的思考。在《愚公移山》的批注中,我们能看出学生能结合文本的思想内涵等,表达自身的感悟。这样的一种评价式阅读,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文本蕴含的思想、情感等进行积极的对话。评价式的批注,促进了学生的语文阅读感悟,让学生对语文文本的阅读更高效。

初中语文“批注式阅读”主张学生的主观内心、意识等要远远大于文本的客观意义。批注式阅读注重学生的个体阅读体验。初中语文批注式阅读让学生从“我注六经”走向“六经注我”。批注式阅读,是提升学生语文阅读素养的重要载体、媒介、方式和路径,能实现学生与文本的深度对话,同时批注式阅读能促进学生彼此之间的深度交流、研讨,它让学生的阅读更富有个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陈海燕,江苏省如皋市搬经镇初级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情意思辨性初中语文
山高路远情意长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文字让情意轻舞飞扬
悖离核心素养涵育的非思辨性写作
李忠宪:“绿叶”对“根”的情意
平生情意,悉数与君
高考作文突出思辨性是正确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