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秋味”的内涵探究《故都的秋》

2021-09-26 01:15白记营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1年8期
关键词:故都的秋秋蝉北国

白记营

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总有一种让人难以释怀的疑惑。他在第一段的结尾中写道:“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作者开门见山点出秋味,似乎是直奔主题,直白得不能再直白了,但细读后却又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而我的疑惑正在于,他口口声声宣扬的“故都的秋味”究竟指什么?

通读整篇文章,郁达夫在行文中并没有明确点明这一点儿,但浓浓的秋味似乎又在字里行间飘散出来,一切尽在不言之中,于无意中营造了言犹尽而意无穷的至高境界。学生在研读这篇散文的过程中,可能会读出一点儿模模糊糊的感觉,但这种感觉又仿佛隔着一层纱,好像看懂了却又始终说不大明白。纵览中国知网上有关《故都的秋》的相关论文,发现不少作者,对故都的秋味,要么避而不谈,要么语焉不详,要么偷换概念。避而不谈者,一则可能觉得这个问题过于简单,无须阐释;二则可能觉得这个问题不太重要,不用深入;三则可能觉得这个问题太过模糊,不如放过。语焉不详者,也许注意到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但思考得不够深刻,解读得不够到位,比如陈日亮老师,他对秋味的解读就语焉不详且十分浅显,他说:“所以然何?就因为他的写秋,不只重在描状秋景秋物,而是刻意传染秋色秋味,摹写秋的深邃意境,尤其是笔墨里融进了太多只属于他个人的独特的审美感受。故都的秋,与其说是故都北平所独有,不如说是专属于郁达夫,只是郁达夫的秋。因此,我们当尽可能从中读出一个现代名士式的‘秋士,领略一番他是如何品出秋的独特的意境和趣味。”[1]他把秋味的权利归属于郁达夫这个现代名士式的“秋士”,在内涵的阐释上也仅仅指出是“秋的独特的意境和趣味”,并没有内涵清晰的确指性,由此可见,解读过于浅显而不深入。

紧接着,他又指出:“我想,在这里,和品读《荷塘月色》一样,也要从中读出个‘人来,或者换一种说法,必须能够想象出一个中国文人,为何要急匆匆地从老远的南方跑到北方,一早就坐到院子里,独得其乐似的,满怀兴味地品尝秋味的姿态和情趣。”[2]陈日亮老师仍旧把品尝秋味与郁达夫的文人身份结合起来,言外之意,好像这故都的秋味离开了郁达夫就不能称之为秋味一般。当然,这种理解无可非议,但是不是过于片面了?按照西方“接受美学”的原理,一部文学作品具有鲜活的生命,至少要经过两个阶段的升化,一个阶段是作者创作的过程,经过作者艺术化的构思创作,文学作品具有了最原始的鲜活生命,可一旦完成,作者便自觉退场,把下一个阶段的权利让渡给了读者。读者在解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以个人学识、阅历、智慧、能力、方式,结合知人论世的规律,进行第二次创作,从此时此刻起,文学作品便具有了开放式的鲜活生命。我们在解读故都的秋味时,本就是沿着郁达夫行文的思维流程,揣摩着他的情感变化,一步步接近秋味的内涵和鲜活的秋味生命力。陈日亮老师跳过对秋味内涵的挖掘,却再次把它简单归结为“姿态和情趣”,难免有遗珠之憾。

偷换概念者,把秋味等同于北国之秋的特点,依据就是《故都的秋》开篇的第二句话:“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些人认为秋味就是清、静、悲凉,完全是混淆概念,解读浅表化。

毫无疑问,这里的“秋味”在词性上是名词,在《新华字典》中对“味”基本义的解释主要包括六个方面,但结合本文中“秋味”的词性,解释得通的只有以下三种:1.物质所具有的能使舌头得到某种味觉的特性。2.物质所具有的能使鼻子得到某种嗅觉的特性。3.意味,趣味。换而言之,本文的“秋味”在内涵上可以有以下四种解释:1.秋的味道。2.秋的滋味。3.秋的气味。4.秋的趣味。

我们先从秋的味道谈起,文本中隐约表现秋的味道的文字有两处,第一处在第三自然段,只有简洁的半句话“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这俨俨的浓茶便象征了北国的秋的味道,“浓”便意味着苦,苦后便是甘,苦尽甘来,符合中国人的生存哲学。先苦涩后甘甜,便是北国的秋的味道。从生活层面来解读,大清早喝浓茶的也只有故都的平民阶层了,这便带有浓厚的市井味道,市井的烟火气大概也是北国之秋的独特味道。简而言之,北国之秋的味道便是最司空见惯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市井味道。第二处文字是在倒数第二段,是作者在把南国的秋与北国的秋进行比较的过程中不经意间表露出来的。“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作者用形象的比喻,把北国的秋比作白干、馍馍、大蟹、骆驼,除了骆驼是行走沙漠的运载工具外,其它三样都与吃喝有关,自然与味道有着莫大的联系。当然,骆驼肉也可以吃,但这只是北方吃食上的一个特例,算不得上主体,况且作者也没有把它归结到吃喝上,姑且不论。白干的味道清香浓烈,恰如秋之意蕴;馍馍的味道厚重耐饥,正如秋之隽永;大蟹味道浓厚醇美,可比秋之爽气。这三种味道与故都的生活习性息息相关,自然也有浓厚的市井气,代表着故都最纯正的烟火味。“把故都的秋味的醇浓、饱实、鲜酽、壮阔鲜明地印在作者乃至读者的脑海里,读者也会深深地感受到作者对北平秋味的欣赏、热爱、赞美之情。”结合这两处文字,我们可以概括出故都的秋味的第一个内涵便是具有最纯正市井气的烟火味道。

对于秋的味道,我们更多着眼于饮食的地域特征,在与南北方饮食的客观对比中融入主观的体味,由此感受出北方也就是故都的秋的独特味道。有人会把秋的味道和秋的滋味等同起来,认为两者是一回事,而我的看法卻不同。与秋的味道相比,秋的滋味,重心应该放在人的主观感触上,这需要用心体味才能切实感受出来。比如在上文中我们提到有人把北国的秋的特点清、静、悲凉当成故都的秋味,这是偷换概念。但并不是说在清、静、悲凉中就没有故都的秋味。首要的问题就是,我们要明白清、静、悲凉三个词的内涵是什么?所谓的清,无非指北国的秋的凄清或冷清,这是北国的秋所特有的肃杀特性所营造的氛围,是作者借助外界的空旷和刺骨的寒风强化内心感受而来,只能算秋的特点而不能算作秋的滋味。所谓的静,更多的是指北国的秋的静谧,这种静谧更像古典诗歌中的意境,通过外在的意象来营造。而故都之秋的典型意象,在郁达夫的笔下,无非是破屋、青天、驯鸽、槐树、牵牛花、秋草、落蕊、秋蝉、秋雨、枣树等,除了驯鸽、秋蝉、秋雨能发出声响外,其它的意象都是静谧的客观物象,而作者的心境就在这些北国之秋特有的意象中感受到了独属于他的静谧,这虽然也是作者的主观感受,但却只能算秋的特点而不是秋的滋味。所谓的悲凉,毫无疑问就是作者面对北国之秋的一种主观感受,这种主观感受既有北国之秋外在景象的刺激,又有作者内心秋士情怀的使然。因此,悲凉可以算得上作者对北国之秋滋味的切实感受。当然,这种悲凉之外却是作者对北国之秋的深沉眷恋,透着浓浓的情怀,这种挥之不去的情怀便是秋之滋味。

这种秋之滋味的感触并不明显,需要仔细揣摩,用心感受方可体会。而文中有一处文字对这种秋的滋味的描摹可谓入木三分,就是对“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雨后话凉场面的细致刻画,两句独具京味儿的互答,透出一种自在的恬淡与闲适。这种恬淡与闲适是我们结合作者对秋雨这个意象的渲染,外加北平独有的场景与对话而感受出来的,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概括出秋味的第二个内涵便是具有浓浓情怀的恬淡闲适。

秋的气味,在作者的笔下并没直接写出,但我们可以从文字背后读出北国之秋独有的气味来,第一处就是写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这浓茶散发出的茶香味与北国之秋特有的清新气味形成了强烈对比,在清新的空气夹杂着淡淡的茶香味,这是一种惬意的享受,也是北国之秋特有的气味。第二处就是在写都市闲人雨后话凉时,写出了北国之秋的清新凉爽,这既是一种独特的感受,又是一种用心体会之后的秋味。如果把这一点体会概括出来的话,就是秋味的第三个内涵——淡淡的清新气味。

秋之趣味,是文人雅士对秋这个季节特有的挚爱与趣味。郁达夫作为一个深受传统文化熏陶的现代文人,他的骨血中是无法摆脱秋之趣味的,特别是他挚爱的北国之秋,更不会熟视无睹,无动于衷。相反,他把对北国之秋的眷恋投注在对秋的趣味的描摹上,刻画得活灵活现,生动有趣。

具体而言,表现在对北国之秋色彩的描绘、声音的记录、意境的刻画、闲笔的运用上。对色彩的描绘归纳起来是两类,一种是冷色调,一种是暖色调。能直接表现北国之秋冷色调的词汇有:碧绿、青天、蓝色、白色、淡绿。与之相关并能产生北国之秋冷色调的词汇有:柳影、落蕊、芦花、秋蝉。能直接表现北国之秋暖色调的词汇有:红色、紫黑色、淡红色、微黄。与之相关并能产生北国之秋暖色调的词汇有:柿子、葡萄、枣子、佳日。冷色调与北国之秋的肃杀、萧瑟、深沉、幽远相照应,暖色调体现了作者对北国之秋的眷恋、感触、深味、品尝。冷暖色调的结合,让我们读出了颓废与昂扬交织在一起的别样的北国之秋,也读出了作者消极与积极的情绪碰撞迭加的纠结与斗争。

对声音的记录归纳起来也是两类,一是总结性的概括,二是描摹性的阐释。前者集中在“西山的虫唱”和“潭柘寺的钟声”上,这是作者写自己在南方时,每到秋天,就会想起的且念念不忘的北国之秋的声响。这种北国之秋特有的两种声响给我们留下无限的遐想,在萧瑟凄凉的西山秋景中,虫唱的声响是对生命即将陨落的不屈颂歌,也体现出即使是自然界中最卑微的生命,在走向穷途之际,也会唱出生命昂扬蓬勃的悲壮来。而潭柘寺的钟声在深秋的晨曦微光与薄暮浓黑中响起,它撞出了深秋的幽远与悲凉。后者重点写了“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都市闲人在雨后用缓慢悠闲的声调来话凉对话。写驯鸽的飞声而不写其叫声,自有作者的深意,大概是想告诉我们,养鸽驯鸽是北平市民的一种常态,而这种常态恰好能代表北国之秋的趣味。对于秋蝉的叫声,作者用了三个词来描摹:残声、啼唱、嘶叫。这三个词能巧妙地把北国之秋的声响与作者内心的情感结合起来,体现了北国之秋在作者这个现代文人心中的趣味。至于都市闲人雨后话凉的对话,具有浓郁的京味儿和特有的人情味,也正好体现了北国之秋的恬淡与闲适。

意境的刻画正是这篇散文特有的趣味。意境一词本是古典诗歌所特有,但郁达夫是一个浸润了深厚传统文化的现代文人,他把古典诗歌的意境巧妙地运用到这篇散文中,运用之妙,超凡脱俗。他特意选取了北国之秋特有的意象,在他如椽之笔的层层铺排下,刻画出“秋院蓝朵图”“秋槐落蕊图”“秋蝉悲鸣图”“秋雨话凉图”“秋枣奇景图”五幅画面,营造了恬淡、落寞、深沉、闲适、昂扬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复杂难言的情感,既有对北国之秋悲凉的感伤,又有对北国之秋落寞的眷恋。也从生活的层面告知我们,这北国之秋就如人的生命一般,青春之时的昂扬蓬勃是一种热情澎湃的美,垂暮之年时的悲凉陨落也是一种恬淡闲适的美。总而言之,故都的秋是一首深沉而又昂扬的古诗,是一幅落寞而又鲜活的国画,是一支苍凉而又奋进的山歌,是一杯苦涩而又清香的绿茶。

闲笔是一种艺术创作的手法,表面上游离于作品内核之外,其实与作品的主旨藕断丝连,浑然一体。郁达夫在第三自然段写到“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十分的秋意”。从写作的手法与语言内部的逻辑角度上讲,这句话的表意十分清晰,整个段落的内容也已经非常完整了,根本不需要再增添什么内容。但郁达夫却在这里宕开一笔,写了如下一段话:“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作者以难得的雅趣,浓墨重彩地写出了牵牛花在自己眼中的观赏之美,这种观赏之美透着文人雅士的志趣,与北国之秋的趣味遥想呼应,妙不可言。如果再仔細品味的话,你会发现,作者的笔墨似乎又不是在写牵牛花,分明是为秋的趣味画一幅意境深远的国画,让人沉浸其中,不能自拔。

如果把色彩的描绘、声音的记录、意境的刻画、闲笔的运用四个方面结合起来,我们自然而然就能得到秋味的第四个内涵,那就是文人的雅致、深味、感触、眷恋投注于北国之秋之后的情感渲染。

故都的秋味是多重内涵的集合,也是作者隐秘情感的外化,更是这篇散文的魅力所在。当我们越过故都之秋的篱笆,一步步走近文字背后的郁达夫时,我们才发现,原来作者笔下的故都之秋充满着无穷的韵味:静而不寂,清而不寡,淡而有味,悲而不伤。

参考文献:

[1]陈日亮.《故都的秋》的秋味品读[J].中学语文教学,2010(10):40-42.

[2]袁海东.意味隽永的故都的秋味[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5(7):53-54.

[此文为江苏省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成果。课题名称: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编号:19B9J2SZ78)]

猜你喜欢
故都的秋秋蝉北国
村口那座山
秋蝉礼赞
白桦生北国
蚂蚁和秋蝉
我不想让离别拧出泪水
让人痴迷的瑰丽世界
秋蝉
由《故都的秋》谈高中散文教学思路
以《故都的秋》为例谈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学习
谁的雪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