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孔锐常常透过医生的视角关怀个体生命,呈现对当代社会较独特的审视角度,许多故事蕴含强烈的伦理意味,体现作者对伦理问题的关注。而作者对伦理的书写与对伦理困境的呈现,显示作者悲悯的人文情怀和深刻的人性关怀,构成孔锐与众不同的独到之处。
关键词:孔锐 伦理书写 伦理困境 人性关怀
孔锐虽为口腔科医生,却在业余从事散文、小说等文体的创作,其作品充满人间温情与生命关怀,并持续挖掘日常生活中平凡的人和事里蕴含的深意。
一、伦理的关注
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认为,文学在本质上是伦理的艺术a,其产生“最初是为了伦理和道德的目的”b。孔锐的许多作品侧重描写普通人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伦理问题,并常在作品中发表个人观点,赋予其一定的道德审视、伦理思辨和伦理教诲色彩。对伦理的广泛关注已构成孔锐作品的一个鲜明特点。
从家庭伦理来看,孔锐笔下的家庭大多温馨和睦,如散文集《你是爬上我额头的藤蔓:窗内窗外都有阳光》(以下简称《藤蔓》)中,作者通过小小的汤圆表现母爱的恒久,通过对父亲的自行车和高考前夜的回忆展现父爱的深沉。即使家庭中存在冲突,亦大多被爱与体谅化解。如《藤蔓》中姐姐为衣服裁剪的样式与母亲产生冲突,“我”因悉心种的蔷薇被公公拔除与之发生争执;小说《老马》中李兰英与老公家人相处时产生摩擦。孔锐作品中呈现的家庭关系是层次丰富的,不仅有亲子关系、手足关系,也有姑嫂关系,媳妇与公婆、女婿与岳父母、祖辈与孙辈的关系,还有祖辈的婚姻关系,跨国恋、婚外恋和老夫少妻的婚恋关系,作者以家庭伦理为窗口,展现繁复纷呈、五味杂陈的烟火人间。
从社会伦理来看,《牙医门诊日记》(以下简称《日记》)通过小小的牙科诊室透视人生百态,记录下医患关系、弱势群体的社会关怀等系列令人反思的社会问题;《藤蔓》则将观察视角从广度上拓展到外部世界,无论是对童年生活的回忆,还是对当下日常的记录,作者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和思考都进一步拓宽,她持续关注医患关系问题,也反映底层劳动者生存困境与道德规约的冲突,书写普通人诚信、节俭、谦让的传统美德;在《老马》中,作者探究生活真相的视线从深度上开掘进生命的长河,她对时代、社会和人性的认识也继续深化,小说呈现普通人如何在时代大潮的起伏中面对种种人性考验和伦理选择,也展现资本主义消费浪潮和功利主义价值观如何将人异化、扭曲等时代问题。
孔锐不仅关注家庭、社会中的伦理,也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即生态伦理,并常将自然物拟人化,赋予自然物以生命的灵动,通过与自然的对话显示她对人类回归自然与自然本性的向往,同时她也探问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等生命伦理问题。如《藤蔓》的第三辑“宋夹城随笔”,作者通过对在时间上代表历史记忆的“古城”和在空间上代表大自然之沧海一粟的“残荷”“飞鸟”等描写,突显个体生命在宇宙时空中的渺小和短暂。然而她并未止步于此,而是通过与历史和自然的对话,肯定个体生命的价值,通过对残荷向死而生、落花尽情绽放、落叶从容凋零的描写,展示个体生命的坚强与壮美、面对死亡的从容与接纳。
二、伦理困境的呈现
文学伦理学批评专家聂珍钊指出:“善恶是人类伦理的基础。”c他认为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在于人的伦理意识以及在面对伦理问题时进行的善恶选择。孔锐作品中的伦理书写展现人们在现代社会面临诸多伦理选择时遭遇的困境与两难,一定程度上真实地反映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与精神危机。孔锐的作品也探析造成这些伦理困境的原因,比较突出的一个因素是时代发展带来的观念革新。无论在家庭还是社会中,由于时代的变化,生长于不同时代的人们在传统与现代观念的冲突中常常陷入伦理困境。如《裁缝进门》《蔷薇》《父亲认错》表现年轻人追求自由、平等的理念与传统的孝伦理产生冲突,由此造成两代人之间的感情隔阂。面对这样的伦理困境,“我”作为晚辈最终做出妥协退让、包容长辈、呵护亲情的伦理选择,而一些长辈也努力跟紧时代步伐、积极转变旧观念、放下家长身架,由此显现出人们用爱和体谅靠近彼此、破除困境的诚挚努力。
孔锐作品中还自觉和不自觉地投射出社会伦理对女性生存造成困扰的问题。如《藤蔓》中推崇的“鸡腿文化”,在宣扬传统的谦让美德之余,也不自觉地暴露了社会对于女性母亲身份应具备牺牲奉献精神的道德绑架,另一篇写产妇叫喊的羞耻感的文章,也不自觉地呈现了社会对女性母亲身份应具备坚强忍耐精神的道德绑架;此外,《嫂子哭嫁》通过对旧时乡村哭嫁风俗的描写展现了女性所处的弱势地位和女性自由意志不被尊重的困境,新娘们无论是否发自真心都要被迫当众“表演”哭泣,哭相和哭品还要被众人观摩、评点;《老马》也反映了数位女性在婚戀关系中被动和弱势的处境,女性的命运常常被男性的态度所左右,作品呈现了现实生活中一部分女性面临的生存、尊严与欲望满足的困境。
还有更让人为难的处境,孔锐在《日记》中通过孕妇和哺乳期母亲看牙病的故事展现人们在母亲和婴孩两个生命中难以抉择的伦理两难,另有几篇描写医生面临临床禁忌症患者,在是否该给予治疗的选择中为难。显示医生在面对生命救治与个人职业风险的冲突时陷入伦理两难;在《老马》中,主人公老马数次经历生死,生命的轻易摧折和无常逝去常令他困惑不解,他一次次陷入痛苦的沉思——生命到底是虚无的还是值得追求的?
基于此,孔锐构造出一个充斥诸多伦理困境与伦理两难的世界,而其伦理选择问题大多是现代人生活中所要真实面对的生存困境和精神危机的写照,这些具有“出场符号”意味的角色的命运遭际都蕴含着作者所寄寓的深刻人文关怀。d
三、伦理选择时的人性关怀
从伦理的维度讨论文学人物形象,其核心问题是人的本质即人性的问题。e孔锐对伦理的关注、对伦理困境的呈现,都是在挖掘人性和呈现真实的人性。孔锐在刻画人物时不回避人性的真实,如实呈现人性的弱点和内在冲突,而最后都会回到善与美的层面,其作品有着积极乐观的精神内核,显示出作者悲悯的人文情怀和深刻的人性关怀。如《日记》描写医患间相互理解、相互关怀的许多温情故事,记录经历病患和其他人生不幸的人如何从脆弱、绝望、抑郁转为坚强、勇敢、乐观地与苦难作斗争的许多励志故事。《一把青菜》中的骗子和《那年,丢了我的嫁妆》中的小偷都让人厌恶不起来,读者跟随作者的视线看到更多的是底层劳动者和穷苦岁月里的百姓在艰难生活中的无奈选择和护犊爱家的深情。在《老马》中,作者细腻地刻画来了老马经历过几段感情后面对妻子李兰英时的复杂心理,尤其是需要他为妻子捐肾时他内心的纠结与摇摆,面对他不曾爱过的女人、母亲的压力和无辜懂事的孩子,老马历经内心斗争后艰难地做出捐肾的决定,在这一刻,人性的自私、冷漠与软弱最终让位给道德、良善与温情。
孔锐笔下的人物真实鲜活,且具有一种耐人咀嚼的文化意象属性。f他们虽没有十全十美的道德品行和无懈可击的个性人格,却呈现出复杂的人性本然样貌,如《藤蔓》中以狭隘之心恶意揣测他人的“我”、爱哭的父亲、抱有极端爱情观的好友老赵,《老马》中风流任性的老马。也许作者正是希望人们在人生旅程中不断感悟和成长,最终克服自我的人性弱点而完成人性的超越,共同构造一个光明世界,因此以其真诚的笔触记录人物的本来样貌,而她笔下的一个个小人物也正以其不完美、真实的内心挣扎和经历矛盾痛苦后做出的向善的选择,展现出更丰富的人格魅力,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无论是呈现人性弱点,还是人性亮点,抑或是人性的救赎与超越,孔锐最后都回到善与美的主题,正如她散文集标题中所写的“窗内窗外都有阳光”,她愿意让人们看到真相,更愿意让人们怀揣光明与希望,无疑映照出作者悲悯的人文情怀和深刻的人性关怀。
a 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基本理论与术语》,《外国文学研究》2010年第1期,第12页。
b 聂珍钊:《关于文学伦理学批评》,《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第1期,第8页。
c 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伦理选择与斯芬克斯因子》,《外国文学研究》2011年第6期,第4页。
d 罗小凤:《从“诗”到“出场符号”——论21世纪诗歌符号学转向的一个面向》,《江苏社会科学》2019年第5期,第209页。
e 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与人性概念的辨析》,《名作欣赏》2020年第7期,第6页。
f 简圣宇:《论叶朗的现代意象美学建构》,《学习与探索》2020年第12期,第171页。
作 者: 蔡蓓,扬州大学文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编 辑: 赵红玉 E-mail: zhaohongyu6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