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丽梅
长春市口腔医院正畸科,吉林长春 130042
口腔正畸学是口腔医学的一个分支,是近些年发展较快的一个学科,同时也是社会需求较高的一门学科。口腔正畸学包括的内容比较广泛,涉及到生物力学、生物学、颅面部生长发育学、形态学、心理学及美学等多个学科[1-6],因此在国内外的口腔医学教育体系中,都会将口腔正畸学作为本科阶段完成后的继续教育学习内容[7-12],甚至在研究生毕业后还需要继续学习。在临床工作中,口腔正畸学主要以基础知识学习为主,护理人员熟悉相关理论知识、方法及基础技能,为今后口腔正畸学的继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口腔正畸学的理论知识比较抽象,很多护理人员表示在接受过程中难度较大,并且基础知识的不牢固直接影响护理人员进入临床后的实践能力[13-20]。因此为了护理人员能够更好地完成临床工作,很多学者建议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改进,进一步提升本科教学质量。提出可在口腔正畸学实践教学中可采用递进式教学模式,分析2019年3月—2020年9月该院12名正畸科在职护理人员教学情况,并作为研究对象。共计纳入,现报道如下。
回顾性分析该院12名正畸科在职护理人员教学情况,以时间段分组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名。两组中均为女性,年龄22~50岁,平均(36.2±1.5)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次临床研究报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人员同意配合参加该次临床研究,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对照组护理人员采取传统一对一带教,在第1周到第11周之间在护士长参与临床护理患者过程中进行教学,护理人员在护士长临床护理过程中进行自我学习,护士长对护理人员进行简单训练和指导,第12周对护理人员进行教学评估。
研究组护理人员生采取递进式教学模式,教学任务仍然按照12周进行计划,每周均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并且以递进形式进行教学,具体教学内容如下。第1周:指导护理人员进行口腔正畸模型的演示系统学习,并对正畸模型进行分类、鉴别和总结。第2周:护士长在参与临床工作室时让护理人员进行观摩,并进行指导;第3周:护士长和护理人员之间进行医患模拟训练;第4~6周:护理人员协助护士长完成护理工作;第7~11周:护士长参与临床工作时,指导护理人员独立参与临床护理工作,尤其是复杂病例的护理,护理完毕后对当日护理典型病例进行讨论,同时对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参与情况进行评价、分析和指导;第12周:由护士长对护理人员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从第4周开始,每周均开展2~4次的病例分析,病例由简单病例逐渐过渡到复杂病例,病例选择参考教学大纲以及考试标准进行选择。学习开始前,由护士长选择病例分配,并一起讨论病例,护理人员在学习期间需要根据病例情况进行资料和文献查询,并进行集中讨论,护士长对护理人员提供的资料进行统一梳理、分析,并进行总结。第七周开始指导护理人员进行独立参与临床护理工作,每周上交一份独立参与护理的病例分析,护士长根据病例分析情况对护理人员进行指导,并针对护理人员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并且指导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时解决问题,以获得更丰富的临床经验。
对两组护理人员的基础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临床护理能力进行对比和分析。基础理论知识以问卷形式进行考核,卷面共计包括基础题40道,护理病理分析题包括3道,共计100分。临床综合能力评价:包括临床护理操作能力和实践技能,每项满分均为100分。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人员的基础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临床护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基础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及临床护理能力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基础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及临床护理能力评分对比[(±s),分]
组别基础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临床护理能力研究组(n=6)对照组(n=6)t值P值98.9±6.5 92.1±3.4 2.270 0.046 96.6±6.2 85.3±8.7 2.590 0.026 96.3±13.5 80.7±3.5 2.739 0.020
口腔正畸学是口腔学中难度较高的一个分支,教学中的难点主要在于口腔正畸学涉及到的知识面广,且技术流派和矫治器流派较多,在操作和治疗上没有固定的方式,更偏向于灵活运用。例如不同原因、不同机制导致的畸形,其临床表现可能相同,而在治疗上,个体差异的存在也导致治疗方案的差异。对于临床护理人员来讲,在还没有正式进入临床护理学习过程时,对于口腔正畸学多涉及到的治疗方法及相关研究并没有感性的认识,而对于细节上的认知更少[21-25]。
口腔正畸在口腔医学中是一个广泛概念,是指针对口腔颌面部和牙齿畸形的矫正方式的统称。既包括牙齿修补、种植义齿、配戴矫治器等牙齿矫正技术,同时还包括牙截骨、拔牙等外科手术。因患者的年龄、口腔情况、矫治方式不一样,口腔正畸的效果及持续时间也存在显著差异。根据选择口腔正畸发生,在实施过程中力求使牙颌系统协调平衡、牙齿完整美观,从而达到美化面容及矫正畸形的目的。目前,口腔矫正过程护理配合方法主要有:①折叠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使用的护理配合:很多患者处于爱美心理或者是因为工作等原因,对形象要求较高,所以最适合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护理过程中可由护士操作,这些人可以自行摘戴。不过,这种方式只适合轻度的个别牙的扭转或是牙列拥挤。②折叠多曲方丝弓牙齿矫正使用的护理配合。在相当长的过程中,开合及有严重骨性不调的错合患者可能被认为是正畸治疗的难点。一般的情况下,由于没有可靠的正畸方法来治疗这些“疑难”患者,大多数人更倾向于采用正颌外科手术。自多曲方丝弓技术(MEAW)投入使用以来,相对正颌外科治疗而言,采用正畸手段治疗与护理配合的适应证范围得到广泛扩大,许多过去正畸手段不能解决的疑难患者因这一优秀技术的出现而获得有效的治疗。③折叠功能性牙齿矫使用的护理配合。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刚刚换完牙和替牙期还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的儿童,目的是利用功能矫治器能够矫正骨性错颌畸形。护理过程中对于那些替牙期、乳牙期侧貌不佳的儿童错颌病例,例如下颌后缩,前牙反颌等患者,选择功能矫治器可以调整理想的护理效果。④折叠滑动直丝弓牙齿矫正使用的护理配合。MBT直丝弓正畸技术效果非常理想,护理过程中要注意稳定持久美观的特点,正畸过程护理比一般正畸疗程缩短近1/3,复诊时间缩短1/2,这种方法矫治护理力量比较柔和,护理过程中有效降低了矫治过程中的欠舒服的感觉。⑤折叠活动矫治器使用的护理配合。护理配合应用替牙期或者处于乳牙的爱美者,这种是效果比较好的牙齿矫正方法,护理过程中操作非常简单易行。也可用来配合固定矫治器进行矫治,患者可以自己摘戴,比较方便。⑥折叠正颌外科牙齿矫正使用的护理配合。对于那些患有严重的牙颌面畸形,如下颌前突,上颌后缩等病例,一般的正畸方法移动牙齿的缝隙是有限的,并不能保证治疗的效果。而正颌外科可以较大范围内搬动牙和骨头,所以效果更好。⑦折叠活动性牙齿矫正的护理配合。通常情况下用于替牙期或者乳牙的比较简单护理配合固定矫治器进行矫治和错颌畸形的矫正。护理过程中可由护士操作,患者自己可以摘戴。⑧折叠舌侧矫治的护理配合。随着人们对口腔正畸效果的逐步重视,接受正畸治疗的病例将会越来越多,特别是值得注意的成人正畸比例目前在不断增加。给患者讲解舌侧矫治技术具有“隐形”、矫治过程中不影响美观等优点,并且能够满足这些特殊患者的需要,同时还有助于正畸的效果。⑨折叠无托槽隐形矫治牙齿矫正的护理配合。目前,护理过程中注意观察计算机设计数据。根据每个病例的颌面形态,开展个性化护理配合的方案,应用计算机三维图像技术仿真设计牙齿移动后生产的每一副矫治器。这种矫治器改变传统正畸过程中“钢丝铁牙”的情况,可以在没有钢丝、没有托槽的情况下完成矫治工作。⑩折叠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牙齿矫正的护理配合。这种护理配合是将微型钛螺钉种植体植入牙槽骨做牙齿移动的支抗物品,护理过程具有操作简单、应用便捷、可即刻加力、患者感觉舒适的良好特点,这种护理配合使矫正畸形牙齿的速度快,效果理想,有助于常规方法得不到满意效果的疑难病例获得理想效果。因此,对于护理人员而言,口腔正畸专业知识,矫治专业技术、矫治器以及多种多样的牙颌畸形都是相对比较抽象的认知,学习起来难度特别大。而以上提出的问题则是口腔正畸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如何在有效的时间内让护理人员更多地了解口腔正畸学的相关知识,并应用于临床护理中是教学中的重点。现阶段对于护理人员的教学多以传统教学为主,但是在研究中发现,传统教学存在一定的弊端,例如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临床操作技能较差以及临床护理能力较弱,因此,更多学者主张通过改变教学方式来改善传统教学的弊端。递进式教学法来源于建构主义理念的基础理论,初衷是将问题设置在受教育者的最近在发展问题上需求[26-28]。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指导老师通过设立一系列有关问题,循序渐进形成一个螺旋上升的问题链,为受教育者搭建问题台阶,由浅入深让受教育者逐层解答,最终达到问题的消化理解并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方法[29-33]。教学中课题问题之间具有紧密的关联性,每一个问题提出必须要具有一定的驱动性与层次性,同时还要有激发性与逻辑性,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要充分展现有意义的学习过程,还要有助于积极渗透科学思想方法实现,从而促进受教育者认知完善,并发展受教育者思维,增强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4-36]。在该研究中应用的是递进式教学模式,在此种模式中涉及到的形式有医患模拟训练、口腔正畸模型系统以及真实案例学习等。通过医患模拟训练能够让护理人员真实地了解临床护理中出现的问题,并且在模拟中涉及到大量的基础知识,护理人员通过这种形式灵活的掌握基础知识,避免传统带教中单纯说教形式的枯燥[37-38]。通过此种形式,还进一步提升了护理人员的综合思维能力及独立决策能力,同时也提升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能力,进一步为临床护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口腔正畸模型系统来了解更多的畸形案例,并掌握各种畸形的矫正方法,并了解更多、更新的模型特点。通过真实案例的学习,护理人员能够将基础理论知识更好地融入到临床护理中,并进一步提升护理过程中的逻辑性和系统性。递进式的教学方式,通过各个层级有计划、渐进式学习,充分地发挥护理人员的内在学习潜力,在学习中产生一种相互学习、相互进步的学习气氛,进一步提升学习的积极性,突破了口腔正畸学难学、难懂的窘境。在该研究中也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护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基础理论知识为(98.9±6.5)分,对照组为(92.1±3.4)分,与任丽萍等[39]观察组患者的基础理论知识为(97.3±7.1)分,对照组为(89.8±2.9)分研究结果一致,该结果再次证实了该方法的良好应用性。
综上所述,递进式教学模式在口腔正畸学实践教学中不仅提升护理人员的理论基础知识成绩,同时也提升临床护理综合能力,整体提升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