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上山下乡”与“地方性话语”的呈现
——以西线工作室在贵州的乡土实践为例

2021-09-25 07:35田雨薇
华中建筑 2021年9期
关键词:上山下乡乡土贵州

田雨薇

肖 晶

1 “上山下乡”——由事件引发的贵州乡土实践概念

“上山下乡”运动是中国近代以来,大量城市人口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进入农村。从城乡关系与人口迁移角度看,上山下乡过程中一个基本的事实就是大量城市人口迁移到农村[1]。一是由于经济驱动,城市就业困难,社会上出现大量待业青年,这是早期上山下乡的根本原因;二是由于政治驱动,上山下乡作为一项政治运动,从主动自愿转变为强制的上山下乡。人们走进乡村,在乡村劳动,体验与城市截然不同的乡村生活,这是大多数人最贴近乡村真实的一个时期,也是一段历时较长的乡村建设时期。

贵州本土建筑师魏浩波将在贵州的乡土实践活动很形象地形容为建筑师的“上山下乡”,“上山”是受制于地理的形态学结果,“下乡”是基于普适社会对于乡土的态度[2]。“上山”这个词很适合于在贵州进行建筑活动的描述,“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许多村落乃至城市都建于半山之上或山峰之间。贵州的地貌特征最典型的为大山上面叠小山,因此走到哪里说都是爬山并不为过。另一方面,贵州是全国多民族聚居地区之一,拥有许多风貌习俗各不相同的村落,截至2016年12月,贵州共有546个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数量位居全国第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村落也逐步走上转型的道路,因此也有许多建筑师“下乡”进入贵州乡村,介入乡村的保护与发展。

20世纪以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带来的乡村问题大量暴露,愈演愈烈的乡建大潮袭来,对于当代建筑师来说,是一场全国范围内的建筑界的“上山下乡”,建筑师们就如20世纪“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不仅仅是在专业领域内为乡村建设助力,这种建设是多方面的,涉及到社会、经济、文化的方方面面。魏浩波与谢劲松主持下的西线工作室长期驻扎于贵州,致力于贵州地方性建筑的研究实践,总结出一套“地缘秩序+共同体模型+氛围制造+复合建造”的工作模式,即首先依据场地秩序控制空间秩序,分析与研究得出的同构原型融入新建筑之中并与原型组成共同体模型,通过材料、色彩、感知等手段进行空间氛围的营造,最后利用模件化、工匠体系等传统建造手段与特殊手段处理材料、新材料的加入等现代建造手段相融合进行复合建造。

2 西线工作室在贵州的地方性建筑话语的呈现

西线工作室的乡土实践分为“上山下乡”、“空间控制”与“氛围制造”三个系列,但其大多是以“上山下乡”为基础,以“空间控制”与“氛围制造”为手段展开的一系列地方性建筑实践活动。通过对西线工作室多年来在贵州本土进行一系列乡土实践的分析与研究,总结出以下西线工作室在贵州的地方性建筑实践策略。

2.1 借路径设计激发身体的记忆

由于贵州独特的地形地貌——大山叠小山,使得人们可以拥有丰富的登山体验,一步一景,登顶一座山发现山顶还有山。在登山过程中,登山者会有仰望、回望、远眺、左顾右盼、曲折上行、步伐不均匀和一脚深一脚浅的各种动作,这都是有异于平地活动的身体体验,也造就了人的视线的不定性。西线工作室意图将这种“上山”体验融入到建筑设计中,以激发在贵州乡土活动中的身体记忆,引发有序规划垂直空间与设计特定视点的地方性建筑实践策略。

在贵州赤水竹海国家森林公园入口的设计中,建筑师在两侧竹林相夹的水面之上设计蜿蜒曲折的游走路径,并且该路径不平行于水面,时而上升时而又下落的起伏路径,带动身体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并且创造出合乎于山地运动特点的身体体验。通过对路径的规划,可以限定观看者从哪个视点来观察这座建筑,进而将建筑最美的一面展示给观看者,也避免观看者不止是以人的高度来观看,而是可以在不同标高处观赏建筑(图1~2)。

图1 赤水竹海国家森林公园入口立面图

图2 赤水竹海国家深林公园入口实景图

西线工作室在贵州省会贵阳周边设计的住宅项目——梦溪笔谈之竹溪居则是现代建筑加入山地行走体验最明显的例证。笔者依稀记得第一次远距离观察竹溪居,坐落于半山之上,面对一处湿地公园,背靠青山,位于周边区域最高之处,景观条件极佳,白色的体量也是十分夺人眼球,令人心生向往,希望深入其中一探究竟(图3)。竹溪居原型源于对山地人行走状态的观察,“走走停停”是山地行走的特征:走时,身体在忽上忽下的运动;停时,身体放松,思想流淌。这种立体的行走方式自然带来了山地居住的动态特征[3]。坐落于陡峭半山之上的白色盒子乍一看与六甲山住宅十分相似,但却是截然不同的空间处理方式,如集合住宅般的外部形式实际上却是对于联排别墅设计的一种全新探索。竹溪居意在运用天井、廊道、楼梯、庭院等创造优质宁静的内向性空间,并且通过这些空间元素唤起使用者在山地中的行走体验。通过多重分岔的路径系统,增加了使用者运动路径的复杂性与活动方式的丰富性,但是这样多的交通空间对于设计者来说,也正是交流空间,并不是对空间的浪费。

图3 竹溪居施工实景图

2.2 以知觉调查与材料营造空间氛围

对于特定的空间氛围的营造,西线工作室采用两种方式:一是“下乡”,走进乡村,在人们的生活记忆与原有的空间中进行知觉调查,即对所见所闻所感进行记录,搜寻“关键词”来辅助营造空间氛围,以贴近当地的乡土真实;二是利用材料的物理特性与化学特性,以及材料在贵州气候条件下所产生的特殊视觉效果与情感体验来营造诗意的空间氛围。

在贵州赤水丙安古镇红一军团纪念馆的设计中,西线工作室的工作重点就是对空间氛围的有效把握,主要通过对材料的组织来实现(图4)。这种具有纪念性历史性的建筑尤其对气氛的营造要求甚高,通过制造令人印象深刻的空间氛围让每一位参观者都能够进入历史宏大背景之中,同时可以产生极大的情感共鸣。整个室内都是运用了竖向的木条进行围合,给人以一种或远或近,或明或暗的纠缠体验,旧的、新的木材交错,暗示着历史的更迭、时间的流转、英雄的逝去给人们带来的沉重而又悲壮的情感体验。木材本身拥有的气味与触感也令人联想到“自然”、“古朴”、“历史”、“乡土”等“关键词”,也许这就是材料营造氛围的魅力所在。

图4 丙安古镇红一军团纪念馆内部实景图

在西线工作室较为早期的作品——摆陇苗寨民俗综合体的设计中,尤为体现了知觉调查的“关键词”对于制造空间氛围的重要性。摆陇苗寨是一个神秘的具有古老历史与传统的少数民族村寨,这里有对原始的自然崇拜——七姊妹(寨内的七棵大树);有远古的神化传说——九陇护村(九陇控制村落的生长脉络)。设计者最初通过身体的感知与记忆搜寻关于空间的“关键词”——“石头的记忆”、“九陇的传说”、“七姊妹”、“听雨”、“乡里乡亲的互话”、“老树”、“朝露的返潮”,这些关于日常生活的记忆是设计者在建筑中最想寻回的场景与片断。于是乎有了摆陇苗寨民俗综合体最初的空间原型——六个“容器”(图5),这六个“容器”分别对应着“日常生活”、“听雨”、“九陇的传说”、“老房子”、“表演”、“光”的记忆片断来营造特定的空间氛围,并且每一个角落都能够唤起人们关于乡土记忆的思绪。

图5 摆陇苗寨民俗综合体的六个“容器”

在西线工作室大部分乡土实践作品中可以发现:在大多数的建筑作品中都使用了红、黄、蓝三种彩色玻璃,咋一看令人不由得联想起蒙德里安的三原色作品,但这其实是针对贵州的地方性气候条件下对光线的处理方式:贵州“天无三日晴”,全年持续的阴雨天气,造成了一种雾蒙蒙的水汽氤氲之感,进入室内的光线因此也是混沌朦胧的,通过这种彩色玻璃在不同光线与空气条件下产生的不同氛围唤起身体的敏感,同时产生一种神秘魔幻的视觉效果。光色的构思则源于披着五彩衣的花苗少女们羞涩的“色彩好比溜溜山歌”的形象比喻(图6)[4]。

图6 中国丹霞世界遗产地佛光岩入口空间

2.3 由血缘+地缘关系引发的空间秩序

贵州大多以同宗同族的村落为主,其中不乏有按照长幼尊卑或亲近血缘影响下的乡村空间秩序,因此血缘关系对乡村的空间影响不可忽视。例如贵州黔东南州的西江千户苗寨,整个寨子依山而建,面对一处“坝子”(山间的小盆地),而整个寨中地位最高的苗王则住在寨子的最高处;同样是贵州黔东南州的肇兴侗寨,血缘关系较为亲密的村民民居按组团分布,并且每个组团都有一座鼓楼,村民则围绕着中心鼓楼而居。贵州在喀斯特地貌的影响下,地形复杂,面对这样的自然地质条件,地缘关系对村落的选址与布局影响较大,有按照等高线平行排布的方式,有在山头转山排布的方式,也有沿着山脚排布的方式等。

魏浩波通过多年来“下乡”总结的经验,对贵州乡土社会的理解为:贵州乡土社会的地方性一方面反映出聚落格局与发展受制于特殊的地缘条件;另一方面表现为因生活空间的限制而产生较为孤立的以聚落为边界的社会圈子——封闭的地缘条件+孤立的社会圈子共同打造出“乡里乡亲”般的公共生活模型[5]。因此,血缘关系与地缘关系是控制贵州当地乡土空间的重要因素,两种关系相互影响交叠,产生了具备不同特征的乡土空间。而地缘关系作为一种必然存在的现实条件,在西线工作室的大多数作品中,可以发现由地缘关系决定着空间的秩序。

在贵安新区车田村文化中心的设计中,设计者主要是通过把握村落的空间格局来进行对建筑主要空间的秩序控制(图7)。文化中心的选址位于较为平坦的三岔河畔,魏浩波将“空旷”作为场地的特有属性,并且希望将其保留,因此整个建筑被压缩至场地最南端的一角,其余大部分的用地作为暗含一些纪念性、仪式性的同时,又包含日常生活的村民活动空间。通过对车田村的地缘关系进行分析,大多数的民居都是沿着等高线平行排列,设计者将这一特征作为文化中心的主要空间秩序,依据场地本身具有的由南向北的退台关系将主要空间置入于场地之中。文化中心主要为三个相互平行的横向体量,竖向由连廊连接,依用地边界线,整个建筑在平面上呈梯形排布,其中包含两个内庭院,且建筑的开窗方式使用平行的落地条窗也是对平行秩序的呼应与补充。北侧的室外部分,设计者利用矮石墙、阶梯,地面铺装的方式将平行秩序继续延伸并利用戏台、水车、水渠等唤起人们生活的记忆片断。

图7 车田村文化中心总平面图

贵安新区大学城消防应急救援中心是西线工作室少有的大型公共建筑作品(图8),对于这种更加“城市化”的建筑类型,西线工作室同样也是从乡土实践工作中对地缘关系的研究提出适合的设计方案。早在摆陇苗寨民俗综合体的设计中,设计者就发现了单元—单元组—单元群的村落发展模式,并将其用于消防应急救援中心的设计中,提出了“专业共同体工作模型”。建筑同样采用平行于等高线沿山势向上延伸的姿态,三组平行体量由连廊相联系,中部形成小庭院或夹院。整个建筑呈现出一个巨大的坡面以补足山体开挖造成的缺失形态,消防训练塔高出坡面,形成一种具有精神性、标志性的场所特质,同时也可以削减巨大的坡面体量。

图8 贵安新区大学城消防应急救援中心实景图

结语

西线工作室通过对贵州特殊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乡土社会、身体体验等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将其运用于游走路径的设计、空间氛围的营造、空间秩序的控制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贵州地方性建筑话语。西线工作室在贵州的乡土实践是有特殊代表性的且针对一个地区的工作模式,这在全国都比较少见。在当下建筑学界的“上山下乡”运动中,西线工作室从贵州乡村的血缘+地缘关系入手,通过氛围营造与复合建造等手段致力于将建筑融于乡村与环境,并成为共同体的一部分,这不仅仅是基于历史文化下表层的地方性建筑实践,更是涉及到人的感知体验、日常生活、乡土社会的方方面面深层次的建筑探索,让人们能够产生强烈的地方归属感,回到真实的乡土世界。

资料来源:

图1:https://www. archdaily. cn/cn/797634/zhuhai-guo-jia-sen-lin-gong-yuan-ru-kou-xixian-gong-zuo-shi?ad_medium=gallery;

图2:https://www. archdaily. cn/cn/797634/zhuhai-guo-jia-sen-lin-gong-yuan-ru-kou-xixian-gong-zuo-shi?ad_medium=gallery;

图3:魏浩波,魏皓严,冯果川,刘艺,朱晔. 十一谈 贵阳花溪梦溪笔谈之竹溪居[J]. 建筑师,2006(04):208-217.;

图4:http://www. zshid. com/?c=building&a=view&id=819;

图5:基于身体的建造——中国·贵州·贵阳·花溪石板镇摆陇苗寨民俗综合体[J]. 建筑技艺,2013(4):66-73;

图6:魏浩波. 红场——中国丹霞世界遗产地赤水佛光岩入口空间设计[J]. 城市建筑,2012(06):99-105;

图7:魏浩波. 贵州贵安新区车田村文化中心[J]. 城市建筑,2015(22):92-99;

图8:https://www. gooood. cn/firestation-bywest-line-studio. htm。

猜你喜欢
上山下乡乡土贵州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齐”心“鲁”力,助力“多彩”贵州
乡土中国
贵州,有多美
上山下乡
解读“万马如龙出贵州”
互联网时代的“上山下乡”
游蓟县梨木台
——纪念上山下乡48周年
读《乡土中国》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