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内镜精细筛查消化道肿瘤高危人群的价值分析

2021-09-25 01:32:04江南芳李蜀豫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21年23期
关键词:消化道医务人员筛查

江南芳,李蜀豫(通讯作者)

(江汉大学附属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湖北 武汉 430000)

肿瘤在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病症,这种病情的发生与患者的个体状况和外界因素的刺激有极为密切的关联,在近年来的临床研究中发现生物因素和遗传因素等多方面的因素,都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病情变化,是导致患者局部组织出现增生的一个主要原因[1]。近年来肿瘤的临床发病率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而恶性肿瘤已经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并且这种疾病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公共卫生问题[2]。在临床各种肿瘤疾病的发生中,消化道肿瘤高危人群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这种病情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和发病率,对其进行早期诊断,不仅能够为患者的临床病情明确提供有效的诊断依据,还能够使患者的生存率得到提升[3]。随着近年来内窥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优化无痛消化道内镜,在临床上的应用逐渐趋于广泛,而为了使医务人员了解患者,通过内镜精细化筛查的效果,需要由相关工作人员对这种诊断方式的准确率进行分析,这样才能有助于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4]。本次研究中将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我院中95名消化道肿瘤高危人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分析将无痛内镜精细筛查应用于消化道肿瘤高危人群诊断中的效果,并分析其临床可应用价值,获得了一定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我院95名消化道肿瘤高危人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入院后采用无痛内镜精细筛查的方式确认患者的消化道病变状况,并根据患者的个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患者对实验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研究对象具有相关的高危因素;患者认知功能正常;患者不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或器质性疾病;患者知晓自身资料被调取可能性。排除标准:患者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无法接受后续调查随访;患者缺乏良好实验配合度;患者家属反对患者接受试验。

1.2 方法

本次研究中医务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检查前,需要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并且为患者简单介绍检查的整个过程,使患者对于无痛内镜精细化筛查有基础的了解,对患者检查前一天,需要告知患者食用易消化的食物,并且要求患者在晚9点以后禁食,患者进行检查前4 h需要完全禁饮禁食。患者进行无痛胃镜检查前5~10 min,需要口服利多卡因胶浆10 g。同时麻醉医师为患者缓缓注射丙泊酚1.5 mg/kg,在患者进入睡眠状态后,对患者进行无痛胃镜检查。无痛胃镜检查完成后,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无痛肠镜检查,在对患者进行肠镜操作时,医务人员需要尽可能保持动作轻柔,避免对患者的胃肠道造成损伤。所有受检者在手术中以及手术后均接受常规吸氧,并且由医务人员对患者的心率和血压值等多方面指标进行监测,检查完成后等待患者的麻醉意识消失,并且意识恢复后方可离开,由医务人员对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和诊断状况进行判断。

1.3 观察指标

医务人员根据患者具体的高危因素判断患者可能为何种肿瘤疾病,并针对患者的肿瘤特征做出相应的病情判断。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1.0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接受筛查的95名人员中,检测出阳性患者36名,检出率为37.89%,以低级别上皮病变为主(占63.89%)。检出者均接受活检以及病理诊断确诊,诊断准确率为100%,而在实验结果中发现低级别上皮瘤变患者23名、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10名、黏膜内癌患者1名和浸润癌患者2名,本次并未出现误诊或者漏诊的情况,与病例诊断确诊的存合率为100%,见表1。

表1 患者的阳性诊断对比(n=95)

3.讨论

消化道肿瘤主要是指原发于患者消化道部位的一种良性和恶性肿瘤,这类疾病占据全球肿瘤发病率的第2位,而目前我国消化道肿瘤发病率占所有成人肿瘤发病率的一半以上,对我国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关于消化道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需要医务人员选择一种合适的方式对其进行诊断和处理,这样能够有助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而作为临床上对治疗工作起到重要作用的医疗技术手段,内镜联合病理学检查已经受到了相关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5]。

传统的内镜技术应用于患者的诊断中[6],主要是将一个带有摄像头的软管由患者的嘴口腔或肛门伸入患者胃部和直肠来对患者的胃和直肠状况进行观察,虽然这种方式能够对患者消化道的癌症发展状况进行有效的确认,但患者在接受诊断时保持全程清醒的状态,患者很容易出现喉咙疼痛难忍的情况,并且软管的宽度和长度并不能够一直对患者的肠道进行探查,所以在临床上对消化道早期癌症进行诊断的能力较为有限,并且患者在临床上对于这种诊断方式的总体依从性较低。除此之外,大多数消化道肿瘤病情在早期并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导致诊断难度大大增加,也导致误诊率和漏诊率明显提升。

无痛内镜筛查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技术[7],其中包含放大内镜和染色内镜等多方面的内镜类型,这些不同的内镜在实际检查诊断时各自有不同的作用,不仅能够有助于提高消化道早期癌症的诊断准确率,还能够将消化道中存在的细微病变进行有机的呈现。据不完全调查显示,现阶段对消化道早癌患者进行诊断时,最有效并且最准确的诊断方式为无痛内镜精细筛查技术。这种筛查技术能够满足患者早期的病情诊断,并且在临床上的检出率较高,能够在第一时间将患者的肿瘤组织取出,能够有效地抑制患者的病情,并且这种检测方式还能够减轻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出现的不适感和疼痛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愈后恢复和生活质量,一般情况下来说这种筛查方式的手段较多,例如染色检查等配合方式,这些检查方式都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研究中[8]。除此之外,无痛内镜的合理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胃肠道检查的适应证,即使是普通的健康体检项目,也可以将这种检查方式应用于其中,而且在检查过程中医务人员只需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宣教,这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诊断依从性,对于患者的病情明确来说有良好的效果。除此之外,通过临床检查发现,胃癌患者在发病时临床表征并不明显,并且患者的胃底黏膜下层较薄,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血管以及纤维化表现。早期食管癌患者在发病时,病变组织大部分分布在患者的机体消化道黏膜的下层部位,并且患者的发病类型以内壁生长或者混合生长为主,除此之外,浸润程度也会与患者的病情恶化程度有较为密切的关联,医务人员只需要在内镜中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即可获得良好的诊断效果。

综上所述,在对消化道肿瘤高危人群进行筛查时,将无痛内镜精细筛查方式应用于其中,能够做到早发现和早治疗,并且还能有助于缓解患者在检查时出现的不适感,使患者的临床早期治疗效果得到保障。

猜你喜欢
消化道医务人员筛查
点赞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体检
公民与法治(2022年1期)2022-07-26 05:57:48
驴常见消化道疾病的特点及治疗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NRS2002和MNA-SF在COPD合并营养不良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云南医药(2020年5期)2020-10-27 01:38:08
浅议医疗纠纷中对医务人员的法律保护
医学与法学(2020年3期)2020-09-18 09:21:28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智力筛查,靠不靠谱?
幸福(2019年12期)2019-05-16 02:27:40
猪的消化道营养
Dieulafoy病变致消化道大出血的急救及护理
天津护理(2015年4期)2015-11-10 06:11:29
让真诚关怀为医务人员减压
中国卫生(2014年5期)2014-11-10 02: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