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芪地黄汤应用于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便秘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1-09-25 01:32:04张良梅
医药前沿 2021年23期
关键词:黄汤参芪血糖

张良梅

(南京市溧水区中医院内分泌科 江苏 南京 211200)

糖尿病属于内分泌疾病的一种,是慢性代谢性终身疾病,导致糖尿病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糖代谢紊乱、胰岛素分泌不足所致,具有病程时间长、迁延难愈等特点[1]。糖尿病虽然不会立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但是随着病情的发展会逐渐导致各类并发症产生,增加致死风险。从目前收治病例上看,许多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在治疗期间都出现了便秘症状,对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临床上经常采用单纯西药进行治疗,但是作用效果并不显著,不仅仅药物剂量较大,还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2]。为此,我们将参芪地黄汤应用于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针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治疗的60例气阴两虚型糖尿病便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达法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接受参芪地黄汤治疗。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45~72岁、平均(59.6±4.7)岁,病程2~15年、平均(7.3±1.2)年。观察组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42~78岁、平均(58.1±4.2)岁,病程3~16年、平均(7.8±1.3)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本次研究入选60例患者均满足《糖尿病防治专家共识》中与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相关诊断标准;(2)所选患者空腹血糖水平>7.0 mmol/L,进食后2 h血糖水平>11.1 mmol/L;(3)所有患者均出现心悸不宁、尿频尿多、咽干口燥、气短懒言、神疲乏力等;(4)本次研究入选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并签署相关协议。排除标准:(1)对本次研究所用药物禁忌证患者;(2)存在心肺功能不全患者;(3)存在血液系统疾病、自身免疫疾病患者;(4)妊娠期、哺乳期患者;(5)治疗依从性较差患者;(6)临床资料不完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选用门冬胰岛素皮下泵持续注射,使用剂量0.4~0.8 U/(kg·d),初次使用剂量为基础量50%,剩余50%作为早中晚3餐餐前泵入。持续治疗14 d。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芪地黄汤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如下:参芪地黄汤,该药方中包括:生黄芪30 g、丹参30 g、党参30 g、芡实20 g、金樱子20 g、茯苓20 g、生山药12 g、牛膝12 g、生地黄12 g、川芎12 g、当归12 g、泽泻12 g、山萸肉12 g、牡丹皮10 g。煎煮1剂/d,取300 mL汤汁分为早晚2次服用。持续治疗14 d。

1.3 观察指标

(1)临床治疗效果:若患者血糖水平降低程度超过50%,便秘症状完全消失,则为疗效显著;若患者血糖水平降低程度超过20%,便秘症状有所好转,则为治疗有效;若患者血糖水平降低程度不超过20%,便秘症状无任何改善迹象,则为治疗无效。总有效率=(显著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监测并记录两组患者空腹血糖、进食后2 h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3)利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中医证候积分相关指标进行评估,常见症状包括便秘、低血糖、口渴、浑身乏力等,分数为0~10分,分数越高,则说明症状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展开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n(%)]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有效治疗率93.3%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2.2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水平、进食后2 h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血糖达标剂量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改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对比(±s)

组别 例数 空腹血糖/(mmol·L-1)进食后2 h血糖水平/(mmol·L-1)血糖达标时间/d血糖达标剂量/IU观察组30 6.0±0.5 7.1±1.3 3.3±1.1 22.9±3.2对照组30 7.4±0.5 7.9±0.8 5.8±1.5 29.4±2.8 t 10.8443 2.8705 7.3614 8.3728 P<0.05 <0.05 <0.05 <0.05

2.3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对比

治疗后,两组便秘、低血糖、口渴、浑身乏力等中医证候积分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对比(±s,分)

表3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对比(±s,分)

组别 例数 便秘 低血糖 口渴 浑身乏力观察组30 治疗前7.3±1.5 7.8±1.1 7.5±1.4 7.4±1.2治疗后5.1±0.5 4.5±1.6 5.2±0.8 4.1±1.2 t 7.6210 9.3090 7.8127 10.6507 P<0.05 <0.05 <0.05 <0.05对照组30 治疗前7.5±1.8 7.7±1.2 7.4±1.3 7.5±1.3治疗后6.8±0.3 6.9±0.9 6.5±0.7 6.2±0.9 t 2.1010 2.9211 3.3386 4.5033 P<0.05 <0.05 <0.05 <0.05

3.讨论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为持续性高血糖,患者糖耐量不断降低,还会出现体重降低、多饮多食多尿等症状[3]。在中医领域中,将糖尿病划分为“消渴症”的一种,病机为气阴两虚,进而许多2型糖尿病患者会产生便秘症状,临床上经常采用胰岛素进行治疗,但是作用效果并不显著,容易导致血糖反复升高[4-5]。为此,我们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芪地黄汤进行治疗,该药方中的茯苓、泽泻具有疏泄肝火、养阴益气的作用;山茱萸能够补益肝肾;黄芪可以健脾补肺、增强脾运化;山药则能够补肾涩精;牡丹皮可以消退虚热,将这些药材结合起来能够充分发挥出补益元气、滋阴清热、活血化瘀的作用,帮助2型糖尿病患者改善便秘症状,加强血压水平的控制效果,减少其他并发症产生[6]。

本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有效治疗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水平、进食后2 h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血糖达标剂量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改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便秘、低血糖、口渴、浑身乏力等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证明了参芪地黄汤在糖尿病便秘患者中的良好疗效,能够改善便秘症状。

综上所述,治疗气阴两虚2型糖尿病便秘采用参芪地黄汤治疗的作用效果十分显著,能够促进血糖水平降低,促进临床症状改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药物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黄汤参芪血糖
当归六黄汤治疗假体周围骨折术后低热疑似感染1例
基层中医药(2022年1期)2022-07-22 07:22:16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保健医苑(2022年6期)2022-07-08 01:26:34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当归六黄汤 传承七百年
特别健康(2018年2期)2018-06-29 06:13:54
UPLC-Q-TOFMS/MS法分析参芪降糖颗粒化学成分
中成药(2017年10期)2017-11-16 00:50:14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妈妈宝宝(2017年3期)2017-02-21 01:22:30
猪的血糖与健康
参芪苓口服液的薄层色谱鉴别
参芪养髓方治疗多发性硬化39例
中医研究(2014年4期)2014-03-11 20:28:38
三黄汤合当归六黄汤加味治疗糖尿病合并肺炎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