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吉华
今年,我多次参加了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上海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执法检查。通过执法检查,并结合二十多年的科创服务工作经历,我发现有一些问题较为普遍: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人员的行政工作负担较大,在技术转移转化的实操环节有确权、确价、税收等诸多堵点;高校科技成果与产业发展的融合度不足;技术要素市场高质量技术服务业的发展不足。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需要构建更加完善的技术要素市场的市场化配置。首先要落实国家关于公共财政支持的科技成果信息申报和披露的规定,增强财政科技投入效果的透明度,提高成果利用率,形成财政资金支持的科技成果进场免责机制,缓解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人员的行政工作负担,落實激励政策,减免成果转化中的繁琐手续,提高成果转化效率。
其次要通过功能型平台的渠道布局、成果的市场推广、需求的深度挖掘、政策的支持等手段,提高高校科技成果与产业的融合度,解决研究成果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等问题。
还要促进上海技术交易市场的高标准发展,通过推动财政资金支持的成果进场,一方面,促进高质量技术服务业的发展,带动技术评估评价、技术信息服务、知识产权机构、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发展,形成高质量、国际化、专业化的技术服务业态;另一方面,通过助力技术交易服务质量的提升,吸引更多的买方、卖方和人才的进入,提升供需双方资源匹配效率,提高技术交易的数量和质量,形成技术交易良性业态,完善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最终通过技术交易赋能产业发展。 (作者系市人大代表,上海技术交易所发起人、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总裁、上海杨浦科技创业中心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