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风云 水延山安

2021-09-24 00:59
延安文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延安

康 龙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说起延安,人们都会脱口而出贺敬之《回延安》中这一经典的诗句。不仅仅这一诗句,还有《延安颂》《我要去延安》等一首首经典歌曲,不断唱响大江南北,让延安更加深入地扎根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更加让延安为人们所魂牵梦绕。

延安之所以为延安,有着一个凄美的传说。延安古称肤施,源于佛教。相传佛祖释迦牟尼的曾孙尸毗,选中延安城东北的太和山修炼。一天,尸毗看见一只老鹰在追捕一只小白鸽,出于怜悯,他把白鸽揣进袈裟。饿鹰不甘心地在尸毗头上盘旋,发出凄厉的叫声。尸毗就在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喂食饿鹰。为纪念尸毗割肤饲鹰的自我牺牲精神,人们把山下的这座城市命名为肤施。后来,人们取水延山安之意,把肤施改称为延安。

抗战时期,延安地区运输队伍。

1965年,延安风貌。

延安位于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属内陆干旱气候,四季鲜明,平均海拔1000 米左右,辖1 市2 区10 县,总人口228 万,土地总面积3.7 万平方公里。延安南端有挺拔高耸的黄龙山,将毗邻的关中沃野切割为另外一个世界;西部有绵延千里的子午岭,将陇东与陕北本为一体的黄土高原截为两块;北部是突兀隆起的白于山,阻挡住了毛乌素沙尘的南侵;而东部则是纵贯秦晋的黄河大峡谷和滔滔黄河激流,是万里黄河风光最为瑰奇壮观的一个段落——壶口瀑布。从高空俯瞰,延安俨然一个欲盈未丰的半月形盆地。在毛泽东的诗中,延安的地理极富诗意: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延安的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土地面积广阔,黄土覆盖厚度50-150 米,土层深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地理条件完全符合世界粮农组织关于苹果生长的“七项指标”要求,是世界最佳苹果优生区。目前,全市苹果种植面积达400 万亩,产量370 万吨,面积居全国地级市之首,产量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全国的九分之一。延安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已探明石油储量14 亿吨,煤炭110 亿吨,天然气2万亿立方米,紫砂陶土5000 多万吨,页岩气、岩盐储量十分可观,是国家规划建设的陕北高端能化基地和鄂尔多斯盆地整体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重要的能源接续地。

曾经有一位学者这样说:“作为一名中国人,一辈子,有两个地方一定要去,一个是首都北京,国之心脏,另一个是圣地延安,民之魂魄。”延安无疑是古老而厚重的,它是我们不能忘却的精神故土,是我们魂牵梦绕的精神家园。延安是中华民族圣地。五千多年前,“人文初祖”轩辕黄帝在这里点燃了中华远古文明的圣火,照亮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征程。轩辕黄帝陵寝就位于黄陵桥山之巅,被誉为“天下第一陵”,是海内外华夏儿女寻根祭祖的民族圣地、全球华人共同的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指出,陕西是民族之根,延安是民族之魂,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

延安,不仅是民族圣地,也是中国革命圣地。1935年9月,毛泽东带领中央红军长征途中从报纸上了解到“陕北有根据地”,便决定把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定在陕北。这就是“一张报纸定去向”。从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到1947年3月18日党中央撤离延安、转战陕北,再到1948年3月中共中央东渡黄河,党中央、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在陕北生活战斗了13 个春秋,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党内的指导地位,培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延安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目前有445 处革命旧址,保留文物6.2 万件,延安宝塔也成为中国革命的精神标识。习近平总书记在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插队生活工作了7年,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当然,延安也是一个有灵性的地方。生活在黄土地上的人们,以信天游歌唱,以鼓叙事,以剪纸抒情,以唢呐释怀,在窑洞里生息,没有哪个地方的人比延安人的生活更具艺术色彩。延安是中国原生态文化保持最好的地方。剪纸、农民画、布堆画、秧歌、腰鼓、信天游、唢呐等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扬。这也形成了地地道道、风格独特的黄土风情文化。大家熟知的青年歌手王二妮就是从延安走出去的,在她的带动下,一大批陕北歌手走出黄土地,走向全国,刮起了一股强劲的“西北风”。

延安人民曾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牺牲和“伟大贡献”。毛泽东主席在1949年10月26日给延安人民复电并指出,“继续团结一致,迅速恢复战争创伤,发展经济和文化建设”。但受困于黄土高原恶劣的自然环境,新中国成立初期,延安的经济发展只能依靠粮食、蔬菜、烤烟、林果等农业产品以及一些初级的工业产品,人民生活水平较低,贫困落后的局面难以改善。进入新世纪后,延安已不再只是一个单纯的政治符号,而向新的经济符号转变,进而抒写出自己的华彩篇章。经过70 多年的艰苦奋斗,延安已经从当初的积贫积弱,到现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期间,延安历经40 多年改革开放的洗礼,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昂首进入新时代,迈上了新征程;尤其是2015年以来,延安人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回延重要讲话精神,紧扣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要求,充分发挥“两个明显优势”,积极破解“一个明显制约”,大力实施“高端能化强市、特色产业富民、文化旅游带动、生态环境提升、城乡一体发展”战略,坚持用延安精神建设延安、发展延安,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2019年5月7日,延安历史性地告别绝对贫困,实现整体脱贫,老区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延安从1999年起掀起了一场退耕还林的绿色革命,山川大地实现了由黄到绿的历史性转变,累计实施退耕还林1077.5 万亩,森林覆盖率53.07%,植被覆盖度81.3%。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39 天,大气指标进入国家达标城市行列,荣获“中国美丽山水城市”“中国十佳绿色城市”称号。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在延安这块古老厚重又充满神奇的土地上,延安人民扭出了以红黄绿为主色调的新时代大秧歌,为世人所啧啧称道。这就是延安,一个传统的面孔里写着丰富时代表情的延安,一个你可能来不及完全了解的日新月异的延安。在历史与当下构成的时空里,人们可以触碰到延安自强不息的发展气质、坚强隐忍的发展品格。

1970年代,延河边的女学生。

“对照过去认不出了你,母亲延安换新衣。”诗人贺敬之的这句耳熟能详的激情诗句,描述了延安的过去与延安的当下,告知我们,唯有深入其中,亲身体验,才能感知那永不褪色的延安魅力!

如今,行走在延安这块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大地上,只见延河绕城而过,两岸绿树成荫,宝塔山巍然屹立,山体郁郁葱葱,随处可见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一座座地标性建筑拔地而起,一批批小镇、街区、公园、绿地、广场相继建成,老城变了容颜,新城蓬勃生长,两城发展日新月异,交相辉映,互为一体,以全新的面貌展示出圣地新的风采,一个充满健康生机、全国人民心目中的美丽延安正款款而来。

影像记录时代,镜头见证变迁。面对延安百年风云,面对延安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扑面而来的新时代,延安的摄影家们有遗憾,有幸运,当然更有探求。遗憾的是,因为历史的原因,未能用相机记录延安红色十三年的激情岁月;幸运的是,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通过自身的努力,捕捉了不少反映延安发展变化以及延安人的生活的点点滴滴,使之成为历史档案,激励后人不断前行;在探求中,一大批摄影人肩负起新时代的使命和责任,践行“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文艺界核心价值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继承传统,锐意创新,精益求精,用镜头为延安人民写真,为延安新时代造像,努力创作出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

百年风云激荡,百年披荆斩棘,百年砥砺前行,百年铸就辉煌。与时代同行,延安人民矢志不渝,艰苦奋斗,终于脱胎换骨,华丽嬗变,从贫穷落后走向富裕文明,群众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与改革共振,延安人民勇毅笃行,开拓创新,以水滴石穿的韧劲,逢山开路的闯劲,不断追赶超越,迈上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延安摄影人定会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用自己手中的镜头,将一个历史与现代交融的美丽多姿的新延安精彩地呈现出来,让世人刮目相看!

猜你喜欢
延安
延安 延安
向往延安
梦延安
到延安去
1940年代 奔向延安
从延安整风运动说起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向往延安
延安情
延安 独具特色的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