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悦,孟 薇
2010年我国《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7~18岁的青少年肥胖检出率持续增长,视力不良检出率持续上升,19~22岁的学生除坐位体前屈外指标外,耐力、力量、爆发力等身体素质水平全面下降。体质健康水平是学生全面发展的短板,也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多年来,我国在不同时期相继出台了体质健康促进政策及指导文件等,整体上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有所改善,但未能达到较为理想效果。那么,1998~2020年学生体质研究经历了哪些阶段?学生体质研究所产生的高产关键字(词)有哪些?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政策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等?给予以上问题本文将利用CitespaceV(Citespace5.5.R2.64-bit)可视化分析软件对学生体质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判断未来研究趋势,为进一步研究学生体质发展提供借鉴。
以CSSCI(1998~2020)刊载的990篇学生体质相关论文为研究对象。
1.2.1 文献资料法
文献数据从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获取(CNKI)。检索条件:字段=学生体质;年份=1998~2020(在CNKI数据库中,1998年以前的数据缺失),检索到学生体质相关的研究文献990篇,下载时间2020年2月14日。
1.2.2 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采用陈超美博士研究开发的CitespaceV软件,对文献的发文数量、高产作者、研究热点等指标进行可视化分析。
研究文献的数量年度变化为某研究领域对研究进度上提供相应的参考,其意义主要评价所研究的阶段性、趋势等。
上述统计看出(图1),在CSSCI期刊中,学生体质研究的论文数量整体呈跳跃式升降。尤其在2007~2017年发文数量基本保持平稳,原因:2007~2017年是我国体质健康政策设计颁布与协同创新的阶段。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呈下降趋势,为此国家以及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在十年期间,关于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相关政策指导以及文件88项[1]。2007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简称中央7号文件)指明了我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方向,对促进体质健康提出科学的建议,为学校体育工作带来新的挑战。2012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发办[2012]53号)(简称国发办53号文件),指出要进一步推动学校体育改革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2]。2016年9月,国家体育总局印发《青少年体育“十三五”规划》,同年10月,国务院颁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为学校体育发展提供指导性原则,为新时期青少年体育发展提出新要求。说明政策的颁布与实施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起积极促进作用,但仍要针对学生身体发育等特点,利用科学化训练方法,将竞技体育、民族传统体育融入校园体育。
图1 学生体质年度发文量
表1来看,学生体质研究排名前二十的研究机构主要来自高等院校,分别是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等。综合类大学、体育学院所占比例较大。
表1 1998~2020年学生体质研究排名前二十的科研机构
学生体质研究机构图谱中,节点之间的连线代表合作关系。图2看出,我国学生体质研究合作程度较低,但研究团队也逐渐形成。如:国家体育总局科学研究所的江崇民、蔡睿等团队,华东师范大学的尹小俭、吉首大学的张天成等成员对学生体质健康进行研究[3]。由此看出,研究机构相对孤立,尚未形成研究机构的合作网络体系。
图2 学生体质研究机构
通过检索显示:1998~2020年共1056位作者在CSSCI发过论文。关于学生体质研究领域高产作者分析,根据计算公式=0.749*(Nmax)^(1/2),其中Nmax是1998~2020年最高产作者发文量,即作者发文量大于或等于N,此为高产作者[4]。根据公式得出N=3.9,即在1998~2020年之间至少发表4篇论文才算是学生体质研究领域的高产作者。表2显示:在1998~2020年共有31位高产作者,占总人数的2.94%,说明在学生体质研究领域有一大批高端科研工作者。高产作者有:季浏、张天成、毛振明、刘海元、刘阳、王建、戴建松、张强峰、唐炎、周建伟、江崇民等,他们是学生体质研究领域的“领军人”。
表2 1998~2020年学生体质研究高产作者统计表
CitespaceV利用统计学的相关原理在规定的时间段分析某些词频出现的频度,将不同的关键词出现的频度高低通过聚类的形式进行展现,得出都关键词在某研究领域的热点。图3中圆环大小和关键词出现的频率成正相关,是学生体质领域研究的关键点,两个圆环之间的连线表示节点之间的联系,连线越粗表示联系越紧密。
图3 学生体质研究关键词
根据表3“学生体质”研究领域关键词共现的起止时间,将学生体质研究分为两个阶段:1)以“体质”为主题的研究阶段,突现关键词有“身体素质、大学生、体育教学”(1998~2006)。199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显示,部分学生身体素质呈下降趋势。为此颁发了《关于印发<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教育部直属高校学校实施<国家学生体质与锻炼标准>的通知》等政策文件。余岚博士(2013)从体育选项推荐、个性化教学、运动处方教学的方式组成大学生个性化体质健康促进计划的实施[5]。孙蔚等(2007)研究发现影响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持续发展的大多数因素是体育教学[6]。此阶段可以看出,主要研究对象以大学生为主,对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加大体育教学的改革力度,为学校体育研究奠定基础。2)以“青少年”为主题的研究阶段,突现关键词有“体育管理、学校体育、体育教育”(2012~2020)。学校体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是改善学生体质的基石,2019年2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以下简称《现代化2035》),《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增强综合素质,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全面强化学校体育工作[7]。1979~2017年,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文件有286件,说明国家一直在持续关注青少年体质健康,研究范畴紧扣国家政策进行开展。虽然,学生体质水平有上升趋势,但学校体育仍是中国教育发展的短板,学生体质问题依旧是新时代社会与教育的“痛点”[8]。柳鸣毅等(2018)运用公共政策分析法对系统分析我国青少年体育核心政策,指明了青少年体育事业发展的方向[9]。胡小清等(2018)从学校体育管理体制、体质健康促进政策、课程评价等方面对美国中小学体育的教育发展进行梳理,结合我国体育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建议[10]。柳鸣毅等(2018)研究梳理我国青少年体育的后备人才、组织建设等,宏观层面上分析青少年体育发展目标、政策、治理内容和方法等[11]。
表3 1998~2020年学生体质不同时间节点突现关键词
综上可以看出,学生体质研究的研究对象从“大学生”转向“青少年”,研究内容始终围绕学校体育进行研究,但政策理论性研究较多,应针对青少年群体采取科学化指导和训练等,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为了解学生体质研究的前沿,利用CitespaceV的时间区域视图进行分析,有助于把握在不同时间段某一知识领域的演进过程,能够直观了解不同时间段研究热点随时间的变化出现的动态分布。
图4看出,学生体质的研究主要核心是学校体育,以学生体质健康为研究对象,重点加强对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研究。研究内容包含体质健康监管部门、体质监测评价标准、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意义等。自1993年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等政策法规的颁布,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体质健康促进政策,为我国的学校体育和体质健康工作提供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12]。此外,我国学者对体质健康促进政策进行系统研究,李冲,史曙生(2019)指出,尊重学生的生命本质特征、保障体质健康意识,加强政策保障,发挥社会舆论作用[13]。张强峰等(2018)在研究中对学生体质健康促进体系的所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需要加强“内立”“动员”“协同发展”等[14]。岳建军等(2020)结合国际行动框架,建议调整治理格局,引入综合评价等[15]。
图4 学生体质研究动态趋势分布
通过上述来看,关于学生体质政策的制订和不断完善,是国家政府部门持续关注以及学校、社会、家庭深切配合,学生体质才有所改善,希望下一步体质健康促进更多关注干预性实证研究。
1998~2020年学生体质研究文献数量呈跳跃式升降;核心研究机构主要包括高等师范综合院校和体育学院,两个主要的校际合作高校分别是北京体育大学和上海体育学院;核心关键词依次是“体质”“学校体育”“青少年”。共现网络重要节点有:体质健康、身体素质、体育教学、体育管理、体育教育;“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是学生体质研究的前沿。
3.2.1 高校体育学院是研究学生体质健康的主要机构,但只有部分研究机构和科研人员建立合作圈,研究的地域性较为局限,不利于学生体质研究的高质量发展。建议跨学科、多领域合作,促进研究方法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3.2.2 学生体质研究除了重点关注学校体育外,建议关注干预类实证研究,注重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协同发展。
3.2.3 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政策体系不断优化和完善,政策的执行研究较多,但缺少“相对评价”。建议构建体质健康网络评价体系,帮助我国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