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小学
六年级 颜睿馨
指导教师 吕 锟
作文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老朋友了,可这个“朋友”对同学们来说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欢喜的相见恨晚,拿起笔来文思泉涌;愁的如坐针毡,半天也写不出几个字来。最初接触作文,我对这个朋友也很不待见,但通过这些年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摸索,我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练笔方法,也算真正和作文交上了朋友。你一定想问这个过程是怎样的?且听我慢慢道来。
刚开始学习写作时,我常常因为没有合适的素材而苦恼。在妈妈的建议下,我学着积累素材,把平日里遇到的有趣的人、好玩儿的事、心情的起伏变化都记录下来。
翻出心爱的笔记本,我开始认真思索记录方法。先是根据平时的写作主题,把素材分为人、事、景、物分别记录。整理到笔记本上后,我会在每个素材旁边写上自己提取的“关键词”。同一个素材从不同角度看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也就是写作中的“立意”。比如放风筝,不仅可以从“坚持不懈终能成功”的角度写,还可以顺着“线拉得太松或太紧都不容易升空,要收放自如”这个思路下笔。
从那时起,记录、积累写作素材成为我每天的必修课。小舅结婚时的趣事、令人捧腹的打槐花事件、游泳池边难忘的一幕……这些有意思的经历被我一一记录在笔记本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成了我写作的源泉。
上三年级时,吕老师传授给我一个有效的写作工具——思维导图。思维导图不仅可以清晰梳理出作文脉络,还能在写作时帮我快速厘清思路,搭建起文章框架。
确定作文主题后,我首先会用思维导图表现出文章的主体框架,简写事件的起因、经过、结尾;在下一级分支中补充每一部分的具体内容,如时间、地点、具体过程等;最后标明每一部分采用哪种写作方法。
记得一次习作测试,要求以一幅小女孩看向窗外的画为主题编写一个故事。这该如何下笔呀?我的脑海中放电影似的闪过笔记本中记录过的素材,忽然,“世界的模样,取决于你凝视它的目光”这句话闪现出来。对,就从这里着手!
确定好主题,我迅速画出思维导图。以秋日的下午,妹妹趴在窗台看风景开篇,主体内容以妹妹眼中美丽的秋日、姐姐满眼叶落花谢、爸爸看到爬山虎枝条乱成一团作为对比,最后妈妈总结“同样的风景,由于每个人心情不同,感受也会不同”。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我很快完成了作文,还取得了高分。
除了积累素材、画思维导图外,反复修改也是让我提升写作水平的重要方法。常言道:“文章不厌百回改,反复推敲佳句来。”每次完成作文后,我都会通读三遍。第一遍确认文章中心和题目要求一致,做到紧扣主题;第二遍看文章结构是否符合画出的思维导图,做到详略得当;第三遍润色语言,修正错别字,修改不恰当的修辞、不通顺的语句。
我听取吕老师的建议,及时将修改后的作文保存在电脑中,并常常向杂志、报纸投稿。就这样,我的习作先后发表在《小学生作文》和《今晚报》上。这给予我极大的鼓励,增强了我写作的信心。
几年练笔时光,让我找到了和作文这个“朋友”的相处之道。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更好地沟通,在写作的旅途中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