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翻转课堂的探索

2021-09-23 23:41路阳
学习与科普 2021年21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翻转课堂课堂教学

路阳

摘要:当前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动力,用内在学习动机激发内在潜力,是初中历史教师必须要实现的教学目标之一。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恰好能够满足初中历史教学的需求,除了在学生学习形式的转变上有积极效果,还能使“教”“学”流程发生重组。为此,本文重点探究初中历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旨在推动初中历史教学模式的改革。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翻转课堂

一、课下知识传授阶段

1. 充分备课

备课是决定教学好坏的重要因素,是教师绝不能忽视的一个教学环节,所以想要实现翻转课堂的构建,在之前教师必须要做足备课,确保教学环节的流畅性,从而促进翻转课堂的高效开展。以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学为例,首先,教师要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明确教学的主要目标,并依据教学目标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不光是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整理,还需要对教学视频、导学案、时间安排等内容进行充分考量和设计。可以设计以下几个目标:准确阅读“中国原始人遗址的分布图”;了解原始人类进化的过程;通过教材、史料收获相应的知识内容,通过以上三个目标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其次,教师在设计教学视频时,要密切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学习水平,并且要对视频的时间进行严格把控,不能过长,可以将视频分为5分组左右的小段内容;也不能过短,要尽量确保一个知识点的完成性。同时,视频还要兼具主题突出、内容通俗易懂等特点。本节内容可以将视频分为以下两个部分:第一段介绍原始人类的主要遗址,作为翻转课堂的重要教学内容;第二段为北京人演进过程的视频,讲述北京人的特征。之后,教师将制作好的视频上传到网络平台上,并要求学生对视频内容进行查看,促使学生对本节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有初步认识和记忆。为了确保学生能够认真观看视频,教师需要设计与视频相关的测试题目:原始人类遗址一共有多少个?都分布在哪些区域;从北京人的外部特征来看,其明明更像猿类,为什么却要称之为“人”,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以此完成整个备课过程。

2. 自学过程

在没有教师监督的课下学习环境下,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对课下学习效果有直接影响,所以学生要主动利用课下时间,对教师提前上传到网络平台的视频进行观看和学习,同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视频的进度进行合理的调整。另外,在看完视频之后,如有疑问,要及时进行记录和整理,也可以同其他学生进行线上沟通,通过合作共同解决相应的问题。最后再根据教材内容,完成教师提前上传好的测试题目,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前置学习。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升,有利于初中历史实现新课标对课堂教学形式的要求,让学生获得自主思考、学习、总结的机会,从而提高学生的内在能力。

二、课上知识传授过程

1. 小组合作学习

通过前面充分的课前学习,学生对原始人类的遗址,以及北京人的演进过程、特征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也在测试题的驱动下,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充分的预习。所以在课堂知识传授的过程中,更多的是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疑惑,确保学生无问题遗留,这样对今后历史知识的学习非常有利。因此,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通过网络平台的交流功能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先自主解决问题,这样有助于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具体的探究内容如下:第一,假如你是北京人,你的一天应该如何度过呢?该探究任务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北京人生活特点和进化过程的基础之上,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的想象,这对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有一定的提升作用。第二,自行搜寻远古人类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合处理,谈一谈当时人类的生活习性等等,以此锻炼学生收集历史信息和整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以上两个探究任务进行知识的传授,比教师直接列出记忆知識点,更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掌握,从而促进教与学的双向进步。

2. 展示探究成果

为了进一步地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主动性,在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结束后,教师都需要选取一部分学生和小组的探究成果进行展示。首先,教师要对小组的探究成果进行肯定,明确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使用的探究方法,这样能够让学生对自身的优点和值得保留的学习方式有所认识和体会,能让学生将长处继续延续。其次,教师要善于利用展示成果阶段,对学生进行有效地引导。可以利用PPT为学生出示问题:有人说北京人更像猿人,但是为什么要称之为北京人?通过本节知识内容的学习你有什么看法,学生可以持有不同的观点,表明自己的看法。这样能够加深学生对远古人类特征的把握,还能帮助学生掌握评价历史事件的基本方法,对学生历史素养的提升有促进价值。

3. 及时反馈评价

在翻转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合作探究的过程进行定性评价。并且教师也能通过课堂评价收获教学反馈信息,对教学的状态和了解有所把握,进而实现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进一步调整。因此,教师要及时组织反馈评价,充分掌握课堂教学的动态信息。首先,通过学生完成预习测试题的情况,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进行评价,这样教师能够对学生的实际学情进行区分,有利于今后分层教学的开展。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课堂参与小组讨论的积极程度、配合程度、贡献程度等多个指标,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这对学生今后的参与积极性有显著的提升效果。

结论:

翻转课堂的实现能够促使初中历史教学形式发生变革,让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形式发生转变。但是翻转课堂对教师的要求也比较高,不仅需要教师拥有高度的育人责任感,还要能够准确地对其进行构造。为此,本文从翻转课堂实施的可行性,以及具体的构建策略方面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初中历史翻转课堂的实现提供一定依据。

参考文献:

[1]李茶. 浅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 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7):176.

[2]赵羽. 微视频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 教育界,2020,(24):79-80.

[3]韩玥. 初中历史翻转课堂中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运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20.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翻转课堂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